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范阳卢氏先祖。

河北二十四名将排名(河北历史名人十七)(1)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卢植身长八尺二寸,声如洪钟。性格刚毅,有高尚品德,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不喜欢做辞赋,能饮酒一石。他年少时,拜大儒马融为师,并引荐郑玄为同门。卢植博古通今,喜欢钻研儒学经典而不局限于前人界定的章句。卢植学成之后,返回家乡涿县教学,门下弟子有刘备、公孙瓒等。

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窦皇后之父窦武因为援立汉灵帝刘宏即位有功,被拜为大将军,开始掌控朝政,当时窦武想要为其族人封爵,卢植以布衣身份上书给窦武,劝阻窦武封爵,而窦武不听。州郡屡次征辟卢植,他都不答应。

熹平四年(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但卢植因身体健康原因而辞职。

一年多后,卢植又被召回朝廷担任议郎,与马日磾、蔡邕、杨彪、韩说等人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东观汉记》的工作。但汉灵帝认为写书不是紧要的工作,便又拜他为侍中、尚书。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二月,冀州钜鹿郡人张角发动起义,史称“黄巾之乱”,天下有八州响应,朝野震动。汉灵帝便拜卢植为北中郎将,命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其副手,率领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卢植连战连胜,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而汉灵帝派小黄门左丰到卢植军中检查工作,有人劝卢植向左丰行贿,卢植拒绝。左丰没讨到半点好处,于是怀恨在心。

六月,左丰返回雒阳后,向汉灵帝进谗言说:“臣看广宗县城很容易攻破,卢植却按兵不动,难道他是想等老天来诛杀张角吗?”汉灵帝大怒,下诏免除卢植的职务,并用囚车押送回雒阳,判处无期徒刑(减死罪一等)。朝廷又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在冀州平定黄巾军,但董卓被打得大败而归。

八月,由左中郎将皇甫嵩统率的军队,已平定兖州东郡黄巾军,朝廷则改派皇甫嵩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皇甫嵩不负众望,最终凯旋而归。皇甫嵩返回雒阳后,上书给汉灵帝,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卢植官复原职,仍任尚书。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刘宏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何进听信袁绍等人的建议,意图铲除宦官,甚至征召并州牧董卓进京,卢植知道董卓必为后患,竭力劝阻,而何进却听不进去。

八月,“十常侍”发动政变,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掌控朝政。董卓意欲废黜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讨,当时无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蔡邕为其求情,而议郎彭伯也赶紧出来劝阻董卓说:“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士人之望!如今若杀他,天下人都会震惊失望。”董卓于是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已。

不久,卢植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涿县。等董卓批准后,卢植便走小路离开雒阳,董卓果然派人追杀也来不及。卢植便隐居在幽州上谷郡,不问世事。

初平三年(192年),卢植逝世。临终前,他让儿子挖土穴薄葬,不用棺木,仅留贴身单衣而已。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