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3月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1)

语文试题

姓名: 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卷I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卷II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Ⅰ(每小题3分 共30分)

一、(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勋(xūn) 殷红(yīn) 萦带(yínɡ) 锲而不舍(qì)

B.污秽(huì) 秩序(zhì) 咀嚼(jué) 妇孺皆知(rú)

C.镐头(gǎo) 浊流(zhuó) 军帖(tiē) 气冲斗牛 (dòu)

D.呜咽(yàn) 薪金 (xīng) 懊悔(ào) 酣然入梦 (hān)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楷 悠然 屏嶂 锋芒必露

B. 骨碌 狂澜 婉转 坚持不懈

C. 深霄 气氛 钥匙 马革裹尸

D. 咳嗽 迭起 峭壁 目不窥园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起初,他对奶奶的病不以为然,后来,他失去了奶奶。

B.今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发生,印江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防欺凌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他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

C.岸上四周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一丛的倒影到水中来,覆盖了半湖

秋水。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皿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 B.③②⑤①④ C.③①⑤②④ D.④⑤①③②

7.下列各项中,对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来结束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C.《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权谓吕蒙曰 谓:对...说。

B.当涂掌事 当涂:当权。

C.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 。

D. 见往事耳 往事: 过去的事。

9.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自以为/大有所益

D.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B.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但起初吕蒙“以军中多务”为理由加以推辞。

C.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现鲁肃敬才爱才,和吕蒙情投意合,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卷Ⅱ(共120分)

一、(24分)

11.把卷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分)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3)《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4)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抒发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6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一下“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感。(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4.名著阅读(6分,每空2分)

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在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 》。他最大的梦想是

, 他买的第二辆车因 而被卖掉。

二、36分

(一)阅读《老山界》节选,完成15—18题(18分)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③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④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⑤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⑥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⑦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

⑨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回头看队伍,没有团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中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

16.选文第一段中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红军战士却沉浸在如此壮美的夜景之中,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红军哪些精神和品质?(4分)

17.赏析选文第一段中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8.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所写的情况似乎不像纪律严明的红军战士之所为。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不要钱。”我答道。

“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

19.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4分)

20.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6分)

21.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4分)

22.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4分)

三、作文(60分)

23.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

请以“《这样的人让我 》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1-10 BDACA CCAAC

11. (1)只应当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读书人分别多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12. (1)杨花榆荚无才思

(2)关山度若飞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 (1)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漫漫长路,思念袭上心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2)怀乡思亲的凄苦之情。

14. 《骆驼祥子》 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给虎妞办丧事

15. 睡觉难 吃饭难 走路难 出境难

16. 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不怕苦、不怕累、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17.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具体描写耳朵听到不可捉摸的声响,突出夜晚的静。

18. “抢”在这里是“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形象地表现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吃饭的动人场面。

19. “我”送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并不收费,使他感受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暖。

20. 作者对老太太的外貌,神态做了细致描写,写老太太穿戴过时花哨,以及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老太太热爱生活,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恋,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21. 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22. (1)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

(2)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儿,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自己也觉得开心。(有相应的关键词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