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在我们人生成长的道路上都难免会遇到挫折,而有的人抵抗挫折的能力强,便能很快地摆脱挫折带给自己的不良情绪来迎接新的生活,而有的人则会一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不能自拔,就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那么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你知道如何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1)

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不能实现个人的动机,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往往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失意受挫的情绪。可是,这种情绪反应的强弱,与个人的抱负水准和容忍耐力直接相关。抱负水准是指个人自己设计的预期目标的标准。一个人的自我估计、期望水平恰当与否,往往是造成受挫反应的重要因素。例如两个人同时参加高考,一个人填报名牌大学,另一个人填报大专班,结果两人都被录取到普通的本科院校,前者会感到遭受挫折,后者却觉得十分满意。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2)

容忍耐力来源于个人的意志和意念。面对半杯水,乐观主义者会说杯里还有半杯水,悲观主义者则会说杯里已经失去了半杯水。前者强调的是成就和希望,后者强调的是缺陷和失落,两者对挫折的体验自然大不相同。总而言之,失意受挫的情绪反应虽因外界不幸而起,却受个人内在的意念所制约。因此,心病还须心药治。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3)

人生未必尽如意。并非所有的愿望都能够实现,也并非所有的愿望都不能修改或放弃。如果你设计的目标与社会的要求相矛盾,或者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实现,那么在碰壁之后,你大可不必自己给自己出难题,造成心理上的苦闷和创伤。你完全可以修改或者重新确立新的合理的目标,从另外一条道路上前进。这不是畏难而退,而是使你的自我估计和期望目标更切合实际,“条条道路通罗马”,你从理想的浮云跌落到地上之后,兴许还能重新找到一条现实的成功之路呢!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4)

增强容忍耐力与进行有益的自我防卫,是消除失意绝望情绪的最好办法。古人云:“人不经忧患、穷困、顿挫、折屈,则心不平,气不易,察理不尽,处事多率。至遇橫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当非常之谤而不辩,则可以任大事矣。”因此,你无须抱怨命运多舛,而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将身陷逆境,视为修心忍性之地;将失败挫折,作为考验磨练之时。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5)

为了帮助朋友们解决遇到挫折不懂怎么办的问题,小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些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

(1)正视。要培养坦率地正视现实、面对现实的态度,把挫折当作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自古英雄多磨难”,挫折和失败往往是成才者的摇篮。培根说过:“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挫折和逆境是到达成功的一条通路。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6)

(2)升华。遭到挫折后,将不良的情绪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从另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使情绪稳定下来,并努力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导向更崇高的方向,将挫折变成动力。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量子理论的时候,妻子去世,两个女儿又先后死于难产,一个儿子死于战争。普朗克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转移自己内心的巨大悲痛,终于发现了基本量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7)

(3)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取新的胜利。这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高考落第是升学动机的挫折,但不少有志青年走自学成才之路,结果无论是学问还是实惠都比“科班”出身的强得多。在经济发展的一些地区,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已经不是就学而是经商,这未必不是对进不了大学的补偿。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8)

(4)渲泄。将落难受挫而产生的郁闷和颓废情绪发泄出来,有助于恢复平静的心境。心中有烦恼,可以向至亲好友倾诉,也可以到空旷无人处悲歌呼号。与人闹矛盾,可以冷静下来之后消除误会,解决纠纷。此外,健康的业余爱好,积极的体育活动,甚至痛痛快快地睡上一大觉,都是平抑心绪的办法。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9)

(5)期望。期望是不幸者的第二灵魂。要向前看,而不再向后看。向往美好的未来,是落难者最好的自我安慰。

(6)自足。古人云:“知足常乐。”这是正确的经验之谈。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可能,正确抉择主导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对难以得到的东西不必奢望,对已经得到的东西要感到满足,对失去的东西也毋须在意,这样就可以减去不少烦恼。

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情绪(当遇到挫折的时候)(10)

面对挫折,要抬起头来,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永远甩在身后。你说对吗?如果大家在应对挫折方面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