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讲“道可道,非常道”,“道”有怎样的内涵呢?《玄珠录》认为“可道”与“常道”都统一于道,两者之间互相转化

道可道非常道你知道吗(道可道非常道)(1)

王玄览道长:“道常四是,一常二非,平之则堕一,不平不见一,道则平与不平俱是道”。

“道常四是”,有关道的言说通常体现为四种状态:有、是无、是有无、是非有无,如果认为“道”是不变化的平,则会偏重于“一”而忽略道生万物的“多”,但是如果认为“道”是“不平”,则看不到万物实是“道一”,无论是平还是不平都是“道”

。王玄览道长通过将“道”分为“可道”与“常道”来进行阐教。

“道能遍物,即物是道。物即生灭,道亦生灭。为物是可,道皆是物。为道是常,物皆非常。”

“道”周遍万物,万物禀“道”生,自然万事万物都蕴藏有“道”;但由“道”生成的万物,因为有生成便会有消灭,万物消灭的时候,其所蕴含的“道”也消灭了,而这种变是不符合道不生不灭、恒常不动的特性,所以王玄览道长提出了“可道”与“常道”的概念分判。万物生成时所禀的“道”,和万物消灭时所消逝的“道”都是“可道”,“常道”是不会消灭、永恒实有的“道”。

存在于万物的“道”是“可道”,是变化的、无常的、是能够感应到万物的;“常道”不随万物生灭变化,“常道”是永恒的、不变的,是和“可道”相对应的。

“道”分为“可道”与“常道”,是为了让众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道”、为众生修道提供途径。但也并不是说“道”分为二,因为“可道”与“常道”相因生灭,两者都是统一于道的。

可道”与“常道”因为自身侧重面不同,所以各自相对应的功能不尽相同。“可道”与万物相对应,所以“可道”能够化生万物;“常道”与天地相对应的,所以“常道”可以化生天地。“可道”与“常道”都统一于“道”,所以两者之间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不但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但常道常,亦是可道常。皆是相因生,其生无所生;亦是相因灭,其灭无所灭。”

常道本不可,可道则无常,不可生天地,可道生万物。

无论是“可道”还是“常道”,都统一于“道”,都有“道”的特征。王玄览道长指出不但“可道”是会变化的,“常道”也具有生灭变化的可能性,当“常道”变动不居,发生生灭变化时,“常道”转化为“可道”时,“常道”灭,“可道”生;如果“可道”众生认识到万事万物为假缘,不执著于万物的生灭变化,追求常道,“可道”变为“常道”时,“可道”灭,“常道”生。“可道”中育有转化为“常道”的可能性,“常道”中蕴含着向“可道”转化的可能,两者互相关联,相因生灭。

为了论述道与万物的关系,也为了使众生可以通过修习得道,王玄览道长将“道”分为“可道”与“常道”,化生万物的“可道”,表明万物中含有道的特性,且其同时蕴含着万物生灭变化,是可以言说出来为众生所理解的、可修习的;化生天地的“常道”,是无生灭变化,不可言说的,是众生修道所要达到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