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道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有时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也层出不穷。因此消费者在购车时越来越看重厂商能够提供的安全驾驶功能,例如主动刹车,行车车道保持,紧急避让,自适应巡航等等,汽车再也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交通工具,更是拥有自主“思考”的大脑,帮助我们更稳定更安全的行驶在道路之上。

主动安全辅助配置有必要吗(主动安全配置是什么)(1)

汽车碰撞


这么便捷安全的智能驾驶技术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汽车的智能化才刚刚开始显现雏形。1984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制定了 ALV战略计划使汽车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世界各大高校陆续加入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工作中。1986年,第一辆依靠计算机驾驶的 NavLab 智能车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问世,解决 ALV 系统复杂的感知和集成问题。1998 年, ARGO 智能车(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研制)并进行了长达 2000 公里的测试。

DARPA 在04至07年间举办了三场无人驾驶车挑战赛,实现了汽车利用人工识别系统通过恶劣的沙漠路况进入赛道,验证人工系统的极限环境下的可行性。该比赛吸引了以谷歌为代表的研发团队,并于 2009年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技术。2013 年老牌传统汽车制造厂商奥迪、福特、沃尔沃、日产、宝马等也纷纷布局无人驾驶车辆研究。2015 年特斯拉推出了 Autopilot 系统,首次商用辅助驾驶技术。这么看最早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的特斯拉在当时肯定也是像苹果发布Iphone4一样让人惊叹。

主动安全辅助配置有必要吗(主动安全配置是什么)(2)

计算机控制汽车进化之路


智能驾驶是依靠什么进行辅助操作的呢?

其实智能辅助驾驶目前经过长时间发展,目前广泛被接受的是有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简称SAE确定的六阶段分级法:目前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等级主要是level2-2.5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有些最高可配备到level3级。

L2级自动系统可以完成一些驾驶任务,但驾驶员需要监控驾驶环境,并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目前绝大多数车企都实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比如ACC自适应巡航、转向灯实现自动变道等。

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驾驶员将不再需要手脚袖手旁观,机器可以独立完成几乎所有的驾驶操作,但驾驶员仍然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以应对人工智能无法应对的可能情况。

汽车安全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GPS等外部传感器令车辆具备环境感应能力,就像是获得了眼睛一样,创建和维护其周围环境的地图。

主动安全辅助配置有必要吗(主动安全配置是什么)(3)

主动安全辅助配置有必要吗(主动安全配置是什么)(4)

特斯拉驾驶台

这些传感器也是有其不同的分工,雷达是监测附近车辆的位置信息,激光雷达经过光的反射以此来测量距离,识别道路划线的边缘进行车道标记;

摄像头用来探测路标,交通信号灯,以及识别路上的行人等等功能。

至此在行驶中传感器获得的各种信息传递给行车电脑,处理后向汽车的执行器(油门,方向盘)发送指令控制车辆的姿态。

所以说了这么多,你知道选车时该不该关注主动安全的配置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