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25岁青年摄影师鹿道森死亡事件引起了全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他在遗书中说到自己“留守儿童”和“校园霸凌经历者”的经历,格外让人心疼。
昨天我们发表了一篇文章:25岁青年鹿道森确认身亡:他的长篇遗书看哭全网父母后,也有不少读者给我们私信留言:
孩子在学校被霸凌,被同学欺负,根本不知道还手,家长该怎么办?该不该亲自去报仇?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几天前看到的一则新闻:
广东佛山,放学后的校门口,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紧紧卡住一个小男孩的脖子,把男孩按倒在地上,大声呵斥:你想死吗!
小男孩整个脸部涨得通红,想呼救却喊不出来,好在学校的老师和保安上前阻止,把男孩解救了出来。
原来,这名男子的女儿和这个小男孩是同班同学,由于女儿受了欺负,男子前来替女儿“报仇”。
该男子还将伤害小男孩的视频发到家长群中,并配文称:老师家长不教育他,我来给他个深刻教训。
幸好,这个家长虽然行为和言语有些过激,但也只是想吓吓他,也没打算将小男孩怎么样。
男孩就此确实收敛了很多,这个爸爸这次的出手教训,看起来也似乎很奏效。
我当然理解父母对于孩子被欺凌的愤怒。
可是,当大多数人都在以“正义”的名义,对无论力气还是心智都比我们更弱的孩子下手,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欺凌?
01
还记得几年前的这个新闻吗?
女儿在学校与男同学发生冲突,眼睛受了轻伤,父亲第二天带着水果刀,直接捅死了那个男同学!
现场真的太惨,我根本不敢去直视那张图。
无论过程中到底还有什么其他过结,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成年人,杀死了一个手无寸铁的孩子。
一个才10岁的孩子!
后面曝出的现场图,我们可以看到杀完人后,这个父亲坐在血泊里,没有要逃。
他还在抽烟。
那一刻,他到底在想什么?谁也不得而知。
最可怕的是,哪怕是在这样极端的新闻下面,依然有网友这样评论:
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当然会有别人来教育。
言下之意:熊孩子该杀。
这样的评论太可怖了,然而却又很熟悉。
网络上曾经有一张广为流传的动图:一辆公交车上,一个成年男子把熊孩子狠狠暴打了一顿,用力地往孩子头上踹和踢打。
发后,网友们一片叫好声。
他们说:
虽然这个男的不对,但是看得我特别爽。
熊孩子该打。
打得好!
小男孩,真扛揍……
我忍不住想,那些为“孩子报仇”的家长们,是否也曾经在网络上留下过这样充满戾气的声音?
你们到底是在保护孩子,还是在发泄愤怒?
02
有数据显示,当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负,60%的家长主张教孩子“打回去”。
更有为数众多的父母,恨不得亲手教训对方熊孩子,或者已经动了手。
很多媒体也都在反复探讨这个问题:孩子被欺负,到底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总之,所有的声音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孩子被欺负这件事,似乎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忍受,要么打回去。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从小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长大的。
一开始,他在学校被欺负了,还会去跟爸妈说。爸妈也会安慰两下他。多说几次后,爸妈变得很愤怒,批评他:
怪了,别人都不会被欺负,却只有你被欺负,是不是你有问题?
有本事,你也打别人啊?就知道哭!
他始终没能打回去。
他只是带着满腔的挫败和屈辱,学会了忍,忍,忍。
成家立业后,他始终对于早年的遭遇耿耿于怀。
他曾信誓旦旦地说: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孩子受同样的苦。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咬牙切齿,言语中含一股怨气。
那个怨气,不是针对眼前事,而是针对自己过往的不公平待遇。
甚至,那怨气很大一部分并非来自于被同学的欺负,而是来自父母的不理解,不接纳,以及变相的指责。
因为当父母恨铁不成钢地说:
你为什么就不能打回去?
潜台词其实是:
你怎么这么怂?!
这不是在教方法,这是在诋毁一个本已经很委屈、很受伤的小孩。
这是在原有伤口上再踹一脚的雪上加霜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是替女儿报仇锁喉男同学的父亲,还是那个捅死10岁男孩的父亲,他们当时一定被一种强大的愤怒挟裹着。
那个愤怒一定勾起了他的过往经历才会有那么大的戾气。
那个时候,他已然不是一个具有掌控力的成年人,他变成了一个受伤的孩子,一头野兽。
《乌合之众》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在面对孩子被欺负的时候,如果做家长的反应过度,那么这个时候,最需要照顾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过往的那些隐秘情绪。
若自己的情绪都没有处理好,你是无法真正客观地看到孩子当下的处境的,更难为孩子提供真正符合他情境的帮助、支持。
03
其实很多时候,“打回去”这个解决办法很难奏效。
处理情绪是第一步,采取行动是第二步。
如果遇到抢劫、强奸之类的恶性事件,打回去的确是个很有效的方法。但是,校园欺凌,却跟我们日常理解的街头遇到的恶意欺凌不一样。
首先,因为很多父母倾向于把孩子之间的正常冲突,理解为欺凌。
什么是欺凌?是没有任何目的,长期的,一个人或者一伙人反复欺负一个孩子,以他的痛苦为乐趣,而不是出于争执。
孩子之间因为具体的事情发生冲突、争吵,甚至打架受伤,这叫冲突。
它不是校园暴力。
其次,绝大多数的欺凌,“打回去”是很难实施的。
有些欺凌,的确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的伤痕去做判断。
但更多时候,我们做不到。
比如,一个妈妈说,她9岁的儿子近来突然很抵触上学。为什么?因为他的课本,文具经常会被同学恶意损坏。
他不知道究竟是谁在恶作剧。你让他打回去?打谁呢?
再比如,一个小女孩是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安安静静从不惹事。某一次,她不小心弄坏了同班女生的心爱之物,于是那个女生悄悄发起全班所有女生孤立她。
这样的欺凌,并没有严重到对你的身体造成侵害。这个时候,你怎么打回去?打遍全班女生吗?
绝大部分的校园欺凌,都是非常隐蔽的。
比如,非常常见的人际关系霸凌,比如排挤、污蔑、造谣。这些都是孩子们难以在第一时间就去描述清楚并求助的。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依然只会教孩子“打回去”,孩子只能感受到挫败,无助,甚至开始自责。
我并非说,打回去是个不该用的方法。
如果你坚持用,并且觉得好用,那么我祝福你。
我只是反对把它变成解决欺凌的唯一方法,变成我们去指导孩子的唯一角度。
这个世上,任何问题都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认为一个育儿招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要么就是无知,要么就是智力上太过懒惰。
说到底,校园霸凌,从来不是简单的力量对抗。
除了在第一时间尽可能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去处理问题,我们还需要更多地从关系的层面去思考这一社会问题。
04
看过一部关于校园霸凌的电影,名字叫做《悲伤逆流成河》。电影中的女主角经受的,其实就是一种不信任、被孤立的欺凌。
这样的欺凌,表面上甚至了无痕迹,却可以杀人于无形。
可如果你看过完整的故事,会发现,这个女孩在人际关系上的困境,不是后来才有的。
她的母亲,才是她人生中第一个霸凌者。
那是个吃过很多苦的女人。一个自己匮乏的女人,她尤其擅长把女儿也带入绝境。
她张口就骂她“赔钱货”。
她不给女儿买鞋子的钱,结果导致女儿每天都要成为学校体操队伍里,最扎眼的那个。
于是同学们在她背后,悄悄议论开了……
“她家穷”
“那她家是干什么的啊?”
“嘘,不能说……”
欺凌是从这里开始的,也不是从这里。
真正的欺凌是从妈妈对女儿的贬低和忽略开始的。
我并不是说,遭遇校园霸凌的孩子,他们都有糟糕的父母。我想说的是,校园霸凌这件事,我们是可以从家庭教育入手,去做好预防的。
预防永远好过等到事情发生后,再去收拾烂摊子。
毕竟,现实数据在不断地告诉我们,那些不被父母关注的孩子,从小缺爱、缺支持和理解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或者去霸凌他人。
而那些父母跟孩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哪怕孩子遭遇霸凌,父母也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恰当的措施,比如安抚孩子,与学校沟通,等等。
很多父母会担心,如果我们客客气气地解决问题,那下次对方还欺负我孩子怎么办?
我的一个朋友也是这么想的。
这种想法背后透露父母的深重忧虑。
出于这种忧虑,她的4岁儿子只要在外面玩,她都如同老母鸡,死死看住自家孩子别被欺负。
可是问题来了。
后来她发现,儿子在外头玩,一旦有小朋友靠近就会哭。为何?因为妈妈的过分担心,让孩子认定:外部世界是危险的,不可信任的,我是脆弱的,容易受伤害的。
其实孩子原本是自足的。
比如,我从未教过我儿子,如何跟小朋友交往,但我观察会发现:
遇到一些小冲突,他会笑笑就过去了;
遇到一些他无法忍受的,一定就抬手打回去了;
还有时候对方块头太大,他会暂时忍受,也会向我倾诉。那个时候,我就安慰他。
我的孩子从来不主动欺负别人,也未曾被真正欺负过。
我只尽力去做到一点,那就是尽可能去尊重孩子成长中的个人意志,在他脆弱的时候接受并安抚他的情绪。
简言之,亲子关系很重要。
跟孩子相处时,父母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和信任孩子,孩子会更自然地去面对人际交往中的挑战。
甚至不用教,孩子自然懂得如何应对。
关键在于理解孩子的情绪,包括害怕,委屈。
我们在心灵上的支持与接纳,才会真正赋予孩子力量。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校园霸凌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这是一个需要政府和学校、老师、家长一起配合才能够解决的问题。
但暴力,甚至杀人,绝对不该是我们解决霸凌的办法。
冲动之余,请一定停下来,看一看,是否还有更合适的办法?
用柴静的话说就是: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