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一个切中了许多人的痛点话题。
据哈佛大学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示,空气污染可能导致痴呆症。
病毒,一个2020年挥之不去的关键词。
随着新冠肺炎的蔓延,中国率先集体防疫,逐渐打好了这一场苦战;而如今北美等地却成重灾区,截止到10月全球确诊人数已超4000万,夺去了111万余人的生命。
两个让人不寒而栗的词,结合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呢?
有一部电影就全方位地为我们呈现了“病毒雾霾”,它就是:
《呼吸》
这部由丹尼尔·罗比执导、 罗曼·杜里斯、欧嘉·柯瑞兰寇、芳汀·阿杜安等主演的法国科幻灾难片,终于在2020年10月23日在内地上映了。
影片曾获得过幻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以及魁北克电影节的“最佳视觉效果奖”,不少网友纷纷给了它好评:
“看起来真的触目惊心,全程真情实感的呼吸困难。”
“灾难片总是发人深省。”
作为国内引进的首部关于“病毒雾霾”题材的灾难片,影片的故事虽然在2年前的国外进行拍摄,但它却也能让人倒吸凉气,“超前”性地引起国内观众的共鸣,给人带来很多启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咱们不妨先从剧情讲起。
影片的背景主要发生在法国巴黎,在一场猛烈的地震之后,不知名的病毒雾霾从地底升起,逐渐席卷了整个城市。
被滔天的雾霾卷入的人们,无一不因此丧命,而影片的男主角马蒂厄在危难时刻迅速找到前妻与女儿,躲到高楼层的他们由此展开了与死神的赛跑。
而之所以说它意义重大,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启发。
第一点,它揭露“隐性杀手”的危害,预演“呼吸灾难”而带来环境反思。
想必谁都知道,吸入包含各种有害颗粒物的雾霾,绝对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最直接的,当然是人体的肺部,而文中开头的研究显示,雾霾可能还会是个造成痴呆的“隐性杀手”。
那么,片中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呈现其实也包含着两个层面。
从显性层面上来说,片中吸入病毒雾霾的人几乎都是当场毙命,杀伤力十分强劲。
也许很多人只看到了片中这个最直接的结果,却忽略了片中埋藏的一个深意——
这一切集中体现在马蒂厄的女儿萨拉的身上。
在说萨拉以前,其实影片一直在用各种细节进行铺垫。
首先,马蒂厄在家楼下门口,与外出戴着口罩的老爷爷对话。
正如老爷爷感叹天气忽冷忽热那样,直接定下了环境恶化的基调:
“这个地球上就没有正常的东西。”
其次,在病毒雾霾达到了一定高度后,爬下楼憋气寻找氧气面罩的马蒂厄,在一个房间中发现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狗,和一只死去的大狗。
很多人也许纳闷,难道病毒雾霾的致死性是因人而异的?
答案就在女儿萨拉身上。
片中一出场便呆在一个气舱中的萨拉,似乎不能与外界接触。
而接下来在大人们的对话中我们得知,原来萨拉患上了一种呼吸道罕见病,作为一种遗传缺陷,萨拉只能生活在无菌环境中,因此她只能在完全封闭的氧气舱中生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遗传”二字就揭示了从隐性层面上来说,片中“预演”了环境的恶化可能会造成人体的遗传性疾病。
看起来十分悲观?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看到病毒雾霾来临后,夫妻俩为了给她的氧气舱换电池,母亲安娜甚至由此丧命,经历了各种辛苦之后,面对患了同种病的心仪的男生诺亚找上门来才发现——
萨拉竟然能在病毒雾霾中自由呼吸!
大反转之下其实与前面小狗没死遥相呼应,影中隐含的是实际上是说人类的抵抗力也许正在无形中进化,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
一个氧气舱,一父一女,处境互换,实际上展现了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传承,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也许,年轻人总是有他们的新办法。
第二点,影片聚焦大灾之下“小家”的爱,展现离异家庭化不开的亲情。
在病毒雾霾来临之时,影片没有使用很多灾难英雄片的惯常套路,在呈现灾难性大场面的同时,将重点浓缩在了马蒂厄、安娜、萨拉三人身上。
马蒂厄与安娜尽管已经离异,但两人依旧密切关注着女儿萨拉的健康成长。
可以看到,影片通过许多细节,塑造了两位温柔又伟大的父母亲形象。
对于父亲马蒂厄来说,在影片的一开头,坐在飞机上的他,梦中出现了女儿在阳光灿烂的田野上奔跑的场景。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片中马蒂厄多次都做着这一个梦,足见身为父亲的他多么希望女儿能自由快乐地长大,也因此能看到他还跑去加拿大寻找新疗法的努力。
对于母亲安娜来说,在总是冲在前面保护他们娘俩的马蒂厄不知去向之时,在没有氧气面罩的情况下,为母则刚的安娜都不顾一切冲下楼为萨拉换电池,为此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不论是父女俩隔着氧气舱透明罩的牵手,还是马蒂厄脱下氧气面罩亲吻女儿,亦或是母女俩眼泛泪光的凝视,大灾之下更显示出父母亲对儿女的永不离弃、大爱如山。
其中,马蒂厄与安娜这对离异的夫妻在灾难降临时的感情刻画也十分感人。
片中离异后分居两地的夫妻俩,在病毒雾霾来临后,马蒂厄第一时间便是赶到前妻家中,保护她们。
在夫妻俩为了给女儿寻找无菌服的途中,面对氧气瓶的不足,马蒂厄选择让妻子带着氧气先走,展现了身为丈夫和父亲两个角色的担当。
就像是住在顶楼的老爷爷总是体贴照顾健忘的老奶奶,最后选择牵手赴死那样,正如安娜在得知女儿有了恋爱对象时所说:
“爱上你的父亲和有了你的出生,是我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你比任何人都更有权去爱。”
对标国内全国结婚登记跌破1000万对,离婚率连续17年上升的现状,大家似乎越来越自爱却更害怕付出,对另一半也许少了些理解与包容,对子女更是以“早恋”之名一刀切,“中国式家长”便由此而来。
然而,片中不论是大难临头没有各自飞的夫妻俩,还是肯定对结婚生子的美妙体验,亦或是父母如朋友般与孩子对话、关注她的成长与教育,大灾背景下却依旧抹不去的是一个健康的离异家庭的亲情之爱。
第三点,雾霾巴黎全程实拍代入感强,还原灾难下的乱世。
被雾霾笼罩下的巴黎会是什么样的?
影片无疑做到了让人身临其境。
片中的一切场景,主要都是在巴黎郊区的一家制片厂拍摄,其中对巴黎街道进行了非常有细节性的逼真还原。
雾霾来袭后,浓雾笼罩之下,街道上被尸体覆盖,马路上的车子乱停,整个巴黎美丽却又恐怖。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影片1127万欧元(折合约8900万人民币)的成本并不算多,但为了让雾霾的呈现效果更真实,剧组拍摄时现场施放烟雾,女主演欧嘉·柯瑞兰寇好几次都被呛到NG。
而有了真实的烟雾进行画面渲染,后期辅之以特效润色,让人仿佛身处真正的病毒雾霾之中。
也因此,在主角们每一次屏息作战之时,屏幕前的观众甚至也能跟着一起憋气,在被恶犬追击之中让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而在这样大规模的病毒雾霾的攻击之中,暴动四起、救援无力,整个巴黎陷入了一片瘫痪之中。
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人性之恶的一面便暴露无疑,片中就连警察为了抢夺物资都能动手杀人,而马蒂厄也只能选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可以说,影片并没有回避对人性黑暗面的展示,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才更显可贵。
如果说《传染病》 《流感》等电影对疫情进行了“神预言”,那么这部法国电影融入了法式的人文思考与剧情的反套路,足够“走心”,显得别具一格。
总的来看,《呼吸》不仅让每一个经历雾霾又身处疫情的观众都能代入其中,看完电影还能带给你不同角度的思考——
毒霾突至,全城尽灭,但我们仍相依为命,希望不死。
青石电影编辑部 | 晨晨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