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汤包。灌汤包为传统面食名吃。经过制馅、煮冻、和面、成型等工序完成。包入的冻子受热融化,使包子内部含有较多汤汁,故称灌汤包。具有肉馅鲜嫩、汤汁醇香、外表光滑、皮不渗汤的特点。近代以来,聊城灌汤包以城里孟家、粮食市街王家、东门口“新民舍”(李家)最为著名。1986年,聊城饭店引进天津狗不理灌汤包。它与东昌灌汤包的区别在于:天津灌汤包是“水打馅”,即以高汤(或花椒水)搅拌肉馅,使之馅稀,包子熟后,内里含汤;而东昌灌汤包馅内加冻子,冻子受热融化成汤汁。
水晶包。水晶包为传统面食小吃。民国到解放初,有一些包子铺、饭馆经营此品种。水晶包以青梅、冬瓜条、核桃仁、猪板油切成小丁,加入葡萄干、桂花酱、青红丝、白糖、香蕉精调成馅。然后以发面制皮,包制成型,急火蒸熟。成品馅如水晶,外皮柔软,香甜可口,最受老人和儿童喜食。
酥油饼。酥油饼,又称脂油饼,传统面食小吃。清末俚曲《逛东昌》有“豆沫、烧卖、酥油饼”之句,证明清代其即为地方名吃。民国至建国初,薛金山在楼西大街开设饭铺,由其子薛金成制作酥油饼。成品物美价廉、外酥内软、浓香爽口,誉满城关,后被载入《聊城商业志》。
酥油饼品种多样,主要有“葱花油饼”、“肉馅油饼”、“鸡蛋油饼”、肉馅蛋馅混合的“风搅雪油饼”等,以面粉、脂油(即猪板油)为主料,以葱白为配料,以花椒面、食盐等为调料,经和面(其中有酥面)、制馅、成型、烙制等工序完成,具有外表酥香、内里鲜嫩的特点。
炒饼。民国到解放初,迎春桥附近有回民王姓开设的饭铺,经营的“王家炒饼”闻名四方。炒饼为传统小吃,现在称为焖饼,许多饭馆、饭铺都有出售。经过和面、烙饼、切饼丝、炝锅、加豆芽、焖熟等工序完成,面饼的干香、豆芽的清香以及肉香、蒜香诸味协调,形成特殊的香味,非常诱人食欲。
黄面炸糕。东昌历史上,黄面炸糕在东南乡一带集市上最为常见,主要流行于王官庙、顾官屯甚至东阿一带。民国年间,礼拜寺街有回民豆家制作黄面炸糕出售。黄面,即黄米面,此指用黄米磨成的面糊。将黄米水浸后,用水磨加工成稠糊,糅合成面团备用。将优质圆铃大枣煮熟,用铁筛子滤去皮、核,成为枣泥。在枣泥中加玫瑰酱、青红丝,调和成馅。然后,经过下剂子、包馅、油炸而完成。色泽鲜黄油亮,具有香、甜、嫩、黏的特点。
缠丝火烧。地方传统小吃,又称盘丝火烧。清末民初,迎春桥附近的杜家火烧铺烤制的缠丝火烧远近知名。上世纪七十年代,光岳楼东南角一家小饭铺曾制作该火烧,常有人排队购买。缠丝火烧经过和面、做剂、拉丝、盘饼、烙烤等工序完成,色泽金黄,丝条香酥。
馄饨。地方传统汤食名吃,城乡均有不少馄饨馆和馄饨摊。清代蛤蟆楼饭庄就有馄饨出售。民国年间,楼西大街丁家馄饨、薛家馄饨较为出名。经过和面、擀皮、做馅、卷馅、煮熟及加料盛碗等步骤而完成,皮薄如纸,汤鲜馅嫩。
糊粥。民国年间至解放初,礼拜寺街豆家和清孝街白家均以经营糊粥闻名。以小米、大豆加水磨成细糊,把铁锅烧红,然后将少量面糊倒入锅内,形成锅巴后再倒入大量面糊,煮开即可。有着浓厚的米香、豆香混合味,略带糊味。
大卤面。《逛东昌》有“鲜丝撒汤大卤面”之句,可知清代就流行大卤面。在饭馆、饭摊及家庭中,大卤面是常见的饮食品种。其制作方法是:以肉片、海米、木耳、清汤等煮开,勾芡加调料打成“大卤”;将面条煮熟,盛碗浇卤即成。
胡辣汤。胡辣汤是历史悠久的汤食,自古街头、集市随处可见。做法是:先用面团加水洗出面筋;水烧开后下入面筋;面筋熟后将洗面筋的水(即稀淀粉糊)倒入锅内,小火烧至汤稠;再放入海带丝、粉条、花生米、香菜、姜末、胡椒粉等,旺火烧沸即成。胡辣汤盛到碗里后,淋香油、香醋等,味道香辣可口。
豆腐脑。东昌豆腐脑以优质黄豆磨出汁液,点卤成膏状,出售时盛满碗,上浇酱油、蒜泥、切碎的腌韭菜花、麻汁、辣子油。上世纪九十年代,高唐老豆腐进入东昌地摊,并逐渐普及,而东昌传统豆腐脑愈发少见。二者区别在于,高唐老豆腐盛半碗豆腐脑,然后加入半碗卤,其卤由多种调味料、酱油等熬成,味道浓香;东昌豆腐脑量大实在,突出蒜泥、韭花、麻汁的混合香味。
开汤丸子。开汤丸子是历史上比较普遍的汤食小吃,城内街巷、乡镇集市、交通要道两侧或路口处处可见此摊位。《逛东昌》有“开汤丸子、热厚饼”的唱词,证明清代已有之。开汤丸子又名煮丸子、丸子汤。先炸好绿豆丸子备用,将丸子下入沸汤中稍煮,碗内放入食醋、香菜、辣椒油,然后将丸子盛入。酸辣清香,人人爱食。(高文广/高文平•《东昌饮食纵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