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便携性和近距离对焦的拍摄特点,可以在不需要额外添加外置镜头下,结合使用手机的数码变焦,实现近距离拍摄,或是微距摄影。这就让手机的昆虫摄影,也成为了可能。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

手指上的螳螂若虫(手机拍摄)

相对于用手机拍摄(大多数的)花卉,手机拍摄(常见的)昆虫在体型上多属于中、小型(大多在3cm以内)。因而,手机拍摄昆虫,在拍摄的距离上的掌握上就显得很关键了。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

疑似:南蝈蝈(手机拍摄)

善于使用“近距离 适当的数码变焦”,是手机拍摄好昆虫照片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所用的手机自身带有“微距”模式,可依据拍摄主体对象与意图,在二者间选择使用)。这里需要说的是,如果想在手机昆虫摄影上更进一层,就必须放下通过后期的剪裁来达到拍摄预期的想法。从摄影层面上说,这种所谓的后期“二次构图”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尽量的不要成为一种拍摄习惯。尤其是在进行近距离或是微距摄影的时候。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

椿象若虫(手机拍摄)

因而,我们在手机拍摄昆虫时,要养成尽可能地“近距离 数码变焦”(或是微距模式)下的拍摄意识。近距离或是微距下的拍摄,拍摄画面中昆虫能够获得较大的画幅,这对昆虫的细节,色彩与质感等的清晰体现,是很有利的,所拍摄的昆虫照片,也就会更具有观赏性,显得完美与高级感了。(手机“近距离 数码变焦”下的微距拍摄技法,详见已经分享的“手机摄影”合集(5)说说手机微距摄影,用简单的方法拍摄精彩的微距)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

粗腿小蜂(手机拍摄)

手机以“近距离 数码变焦”(或是微距模式)的方式,贴近昆虫拍摄。这会让不少的摄影人担心:靠近昆虫拍摄,会不会因为拍摄距离太近而惊吓了昆虫,让昆虫有了警觉或是逃走,让昆虫的拍摄变得困难起来。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

手指上的金龟子(手机拍摄)

其实,这种的担心大多是出于对常见昆虫习性的不了解而产生的。事实上,许多常见昆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受到惊扰,手机接近拍摄还是有可能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

手指上的灶马(手机拍摄)

通常情况下,用手机拍摄昆虫,如果没有刻意的有目的寻求,我们大多数是随遇而拍的。因而,所遇到的昆虫也大多数是比较常见的。稍微的了解一下常见昆虫的习性,是很有助于我们接近昆虫,选取昆虫特有的表情特征拍摄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

产卵的鹿子蛾(手机拍摄)

一,用手机拍摄鳞翅目的昆虫。包括蝴蝶和蛾子两大类。

鳞翅目中蝴蝶的习性。蝴蝶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昆虫,常见的蝴蝶有小灰蝶,弄蝶,粉蝶,蛱蝶和凤蝶等。别看蝴蝶有对圆且大的复眼,但它们的视力远远不如嗅觉来的灵敏。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8)

大白纹弄蝶(手机拍摄)

小灰蝶,弄蝶和粉蝶的习性。小灰蝶,弄蝶和粉蝶属于中小型蝴蝶。这几种蝴蝶相对比较不太畏惧人。拍摄的“近距离 适当的数码变焦”的掌握,以被摄主体尽可能地“满框取景”下的近景拍摄或是特写拍摄为主。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9)

满框取景拍摄,黄粉蝶(手机拍摄)

小灰蝶、粉蝶停栖时喜欢将翅膀合拢直立。这两种蝴蝶的翅膀背面斑纹,会比翅膀正面斑纹来得更有观赏性。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0)

点玄小灰蝶(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1)

菜粉蝶(手机拍摄)

小灰蝶和粉蝶停栖时翅膀展开的时候相对较少,而且翅膀正面的斑纹也较为单一。尤其是小灰蝶,翅膀正面多为单色的蓝色(或是褐色)斑纹(如下面的图例对比)。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2)

合翅的红边黄小灰蝶(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3)

展翅的红边黄小灰蝶(手机拍摄)

弄蝶也不太畏惧人。从弄蝶停栖时翅膀的摆放姿态上看,弄蝶有两种:一种是四只翅膀俩平俩立,呈现立体状。一种是翅膀平直伸展(这种翅膀摆放方式,在所有的蝴蝶中是与众不同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4)

弄蝶,翅膀俩平俩立呈现“立体”摆放(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5)

白弄蝶。翅膀平展伸直摆放(手机拍摄)

蛱蝶和凤蝶的习性。蛱蝶和凤蝶属于中、大型蝴蝶。这类蝴蝶擅长飞行,敏感性较高。手机贴近拍摄容易惊扰它们。而且它们停栖在花朵上时,翅膀也大多数地不停扇动,尤其是凤蝶。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6)

双尾蝶(手机拍摄)

手机拍摄蛱蝶、凤蝶(也包括小灰蝶、弄蝶和粉蝶等)比较容易接近的时机:(1)蝴蝶吸食花蜜和吮吸水份时。(2)蝴蝶交尾时。(3)清早的时候,也是拍摄蝴蝶昆虫的好时机。大多数的蝴蝶都畏寒喜暖,清早微凉的天气会让蝴蝶安静许多。(如下面的图例)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7)

吸食花粉的小灰蝶(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8)

特写:地面上,吮吸水分的碎斑青凤蝶(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19)

石壁上,吮吸水分的琉璃纹凤蝶(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0)

交尾的三线蝶(手机拍摄)

鳞翅目中蛾子的习性。蛾子的种类与数量远远比蝴蝶来得多。但因为蛾子大多数是昼伏夜行的昆虫,因而白天里我们能够遇到的(特别是大型的)蛾子并不多。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1)

四黑目天蚕蛾(手机拍摄)

如果不是刻意地通过灯诱方式,在夜晚拍摄蛾子(大多数蛾子都有趋光性)。我们与一些蛾子,特别是大型的蛾子,都得在清早的时候与它们相遇。特别是在一些郊外夜晚有强灯光的场地(如:建筑工地等)。这些场地夜晚的灯光吸引来了蛾子,次日会有些蛾子留了下来。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2)

忆亚四目绿尺蛾(手机拍摄)

蛾子与蝴蝶一样,都畏寒喜暖。体形越大的蛾子,清早需要热身的气温就越高。这也是我们清早时常会看到一些大型的蛾子,停在那儿时,会扑腾着翅膀进行着热身。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3)

大斑丫枯叶蛾(手机拍摄)

手机拍摄(清早)遇到的中、大型蛾子(如天蚕蛾,天蛾,尺蛾等),只要不刻意地去扰动它,还是可以很舒适的,有足够的时间,近距离拍摄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4)

长尾天蚕蛾(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5)

哑铃带钩蛾(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6)

掌舟蛾(手机拍摄)

而一些喜欢停栖在杂草中,或是叶子背面等的小型的蛾子(如:螟蛾等),手机贴近拍摄时,容易触动到蛾子停栖时周边的草叶而惊扰了蛾子,拍摄起来需要更加的留意与细心了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7)

野螟蛾(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8)

茶斑蛾(手机拍摄)

二,用手机拍摄鞘翅目的昆虫

鞘翅目的昆虫种类非常多,却大部分是我们所熟悉的。如:瓢虫、金花虫(叶甲),金龟子,天牛,象鼻虫,锹形甲虫等等。这些昆虫中,有许多的昆虫在我们年少时被捉来玩着。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29)

小十三星瓢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0)

金龟子(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1)

锹形甲(手机拍摄)

鞘翅目中的昆虫的习性。不同科的鞘翅目昆虫,在体型大小上差别很大。它们都有翅膀,有趣的是它们极少数的会在拍摄中,因受轻微的惊扰而展翅飞离。许多时候,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将它们捉拿放到手上进行拍摄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2)

手掌心上的小十三星瓢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3)

手指上的金龟子(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4)

手掌上的星天牛(手机拍摄)

手机拍摄鞘翅目的昆虫,完全可以安心地依据被摄主体(昆虫)的体型大小和拍摄意图,掌握好“近距离 数码变焦”(或是微距模式)的拍摄距离,耐心的,细心地拍摄出尽可能完美的昆虫作品。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5)

象鼻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6)

虎天牛(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7)

犀金龟(手机拍摄)

三,用手机拍摄直翅目的昆虫。直翅目的昆虫包括蝗虫,螽蟴和蟋蟀等。

蝗虫(俗称:蚂蚱)的习性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8)

短角异斑腿蝗(手机拍摄)

各种蝗虫之间在体形大小上有不小的差异。拍摄过程中,感觉蝗虫有个有趣的现象,体型越小的蝗虫(成虫)警觉性越高,越是不容易靠近拍摄。反倒是大型的蝗虫(如:世界上最大的蝗虫),更不畏惧人,还可以引导到手上进行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39)

棉蝗,世界上最大的蝗虫(手机拍摄)

也许是蝗虫大家太熟悉了,没有了新鲜感,似乎拍摄的人真的不多,包括手机拍摄。(我也一样,除了遇到感觉是新品种,拍摄下来做个图片保留)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0)

蝗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1)

菱蝗(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2)

菱蝗(手机拍摄)

其实,相对蝗虫的成虫来说,蝗虫若虫在外观的体形与表情上,更富有观赏性。这也可能是因为成虫的翅膀,掩盖了蝗虫身体形状与质感,而少了些观赏性的原因吧。

蝗虫若虫没有翅膀,不能飞行,只能弹跳。手机贴近拍摄,会容易许多。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3)

蝗虫若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4)

竹蝗若虫(手机拍摄)

螽斯(这里对螽斯科昆虫的统称)的习性

螽斯的种类也不少。可能是大家对螽斯不太熟悉,因而时常将螽斯当成蝗虫了。其实,螽斯与蝗虫在外观上有个明显的差别,那就是触须上的差别,螽斯的触须都是极细长的。而蝗虫的触角则是(细)短棒状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5)

褐背露斯(手机拍摄)

手机很容易贴近螽斯进行拍摄。相对于蝗虫,螽斯更加的不畏惧人,如果愿意,甚至可以将它引导到手上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6)

疑似:南蝈蝈(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7)

手指上的灶马(手机拍摄)

四,用手机拍摄半翅目的昆虫。有两大类:椿象和蝉

椿象(俗称:臭屁虫)昆虫的习性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8)

黄斑椿象(手机拍摄)

椿象的种类也不少,体型上大小也差异很大。也许椿象会散发出一种臭味驱赶天敌的原因,因而,椿象也是不太畏惧人的。大多数情况下,手机也是可以从容贴近拍摄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49)

稻缘椿象(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0)

猎椿(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1)

月肩奇缘椿(手机拍摄)

椿象的若虫也很漂亮,有不少的椿象若虫随着每次的蜕皮,在外形和体色上也会发生变化。也很具有观赏性。(如下面的不同龄的荔枝椿象若虫)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2)

荔枝椿象,初龄若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3)

荔枝椿象,早龄若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4)

荔枝椿象,终龄若虫(手机拍摄)

椿象的取食方式有些特别,是先通过口器,将腐化液注入猎物体内,然后进行吸食(如下面图片)。这让我在拍摄椿象过程中,是比较慎重地将椿象引导到手上进行拍摄的。担心它在手上时间长了,万一也给扎上一口。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5)

吮吸猎物的猎椿(手机拍摄)

蝉科的习性。蝉科中的蝉,包括常见的大型蝉(如:知了,熊蝉,暮蝉),不太常见的中型蝉(如:草蝉),不太熟悉的沫蝉,蜡蝉,叶蝉等等。

中、大型蝉(雄蝉善鸣叫),警觉性较高。好在蝉的自身体型较大,距离稍微远一些,手机也可以在一定的近距离下,借助“适当的数码变焦”进行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6)

知了,最常见的大型蝉(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7)

骚蝉(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8)

琉璃草蝉(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59)

红脚黑翅蝉(手机拍摄)

手机拍摄小型蝉(如:叶蝉,蜡蝉,沫蝉等),贴近拍摄时,动作不要过大。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容易完成拍摄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0)

三刺角蝉,微小型(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1)

叶蝉(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2)

碧蛾蜡蝉(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3)

红纹沫蝉(手机拍摄)

各种蝉的若虫中,蜡蝉的若虫应该是最具有观赏性的了。大多数蜡蝉的若虫,都会带有蜡质绒毛(不同的蜡蝉若虫,绒毛形状不同)。这种蜡质绒毛在蜕变成虫时会消失。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4)

蜡蝉若虫(手机拍摄)

蜡蝉若虫没有翅膀,但弹跳力强。跳起前尾部绒毛会收拢成束。起跳的速度快,转眼间就不知去向。手机拍摄蜡蝉若虫需要贴近拍摄,这样才能将微小的蜡蝉若虫与绒毛质感,较好地体现出来。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5)

蜡蝉若虫(手机拍摄)

五,用手机拍摄螳螂目的昆虫

螳螂目的螳螂品种不太多,而且有些品种会有地域性分布(如我们这儿的丽眼斑螳)。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6)

丽眼斑螳(手机拍摄)

螳螂的习性。螳螂目中的各种螳螂都不畏惧人。手机完全可以依据拍摄意图掌握好拍摄距离。常见的螳螂(成虫)大多数都是体形修长,拍摄距离的掌握,需要兼顾背景的模糊虚化的散景效果。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7)

疑似:柔螳(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8)

棕静螳(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69)

大螳螂(手机拍摄)

螳螂是昆虫中最有着主动与人互动愿望的虫儿。时常在拍摄螳螂若虫时,会遇上螳螂若虫主动地往贴近拍摄的手机(或是相机)和手上蹦,而且在手上很安然地“玩耍”着,镜头感极强,看着就萌萌可爱。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0)

大螳螂若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1)

宽腹斧螳若虫(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2)

柔螳(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3)

大螳螂若虫(手机拍摄)

六,用手机拍摄膜翅目的昆虫。膜翅目包括蜂和蚁两类昆虫。

手机拍摄蜂类的注意要点:我们日常中常遇到的中、大型蜂(如:蜜蜂,木蜂,胡蜂等),都会有蛰人的可能。特别是胡蜂(也叫马蜂)科的蜂。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4)

彩带蜂(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5)

黄腰泥壶蜂(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6)

黑盾胡蜂(手机拍摄)

想说的是,手机拍摄这些中、大型蜂(特别是胡蜂),一定要谨慎小心特别需要说的是,秋季莫惹胡蜂(切记、切记、切记)。因为许多胡蜂(群)在冬季的时候都会死去。而秋季是它们繁殖后代和为来年新生幼蜂备食的时期。这段时间里,胡蜂会比其它时间里显得更加暴躁,防护意识增强。极易主动攻击靠近它们蜂巢的,让它们感觉到有危害的任何的动物(包括人)。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7)

棕长脚胡蜂(手机拍摄)

通常情况下,单个胡蜂是不会主动攻击的。但(非秋季时)靠近它们的巢穴拍摄时,就得多留一份心了。如果你发现在蜂巢上忙碌的(多只)蜂停下来,盯着你时(这是它们发出的警觉、攻击信号),还是赶紧的离开为好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8)

黄长脚胡蜂和蜂巢(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79)

异腹胡蜂和蜂巢(手机拍摄)

上面两张照片中的蜂巢,还是中、小型胡蜂的蜂巢。如果是大型胡蜂(如:虎头蜂)的蜂巢,那么就要格外的小心避开。虎头蜂不仅个头大(蜂巢的个头也很大),攻击力强,蜂毒的伤害也很大。遇上虎头蜂和蜂巢,别说是秋季,就是平时里,也尽量远离,别去轻易靠近(拍摄)招惹它们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80)

中华大虎头蜂(手机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81)

黑腰虎头蜂(手机拍摄)

蚁类的习性蚂蚁(这里是对蚁类的统称)也会叮咬人。因而拍摄的时候尽量不要引导到手上拍摄(特别是大型蚂蚁)。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82)

山蚁(手机拍摄)

上高一的时候(76年)有回在校办农场劳动,午休时,有一王姓同学看着地面上的大山蚁说:我去捉只蚂蚁,看看蚁酸是什么样。看着他蹲下身子去捉山蚁,忽然地就听他大叫一声,人跳了起来,说是让那只大山蚁叮了。疼,真的很疼。那模样,至今记忆犹新。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83)

搬运蚁卵的举尾蚁(手机拍摄)

去年5月,站在绿道路边拍摄的时候,忽然左脚脖子处像针猛扎下的疼痛。那疼痛顺着腿筋延伸到大腿根部,感觉着那脚都不听使唤。没看到是什么昆虫叮咬的,从所处的环境上看,估计是让大山蚁咬了。用随身携带的指甲刀,将脚脖处的叮咬处剪破,用手指持续地挤出有些发黑的血水,疼痛才得以缓解。回家后继续挤出些血水(此时颜色正常),涂抹了些用清水调的香烟灰糊糊,次日正常了。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84)

山蚁(手机拍摄)

相对于其它昆虫,蜂和蚁,还是具有一定攻击性的。尽管拍摄中被蛰或是被叮咬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依照自身的愿望拍摄,不要强求,更不要冒险而拍。这不仅是对手机拍摄,对相机拍摄也是一样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85)

举尾蚁与幼虫,昆虫的共生现象(手机拍摄)

(已经分享的“聊手机摄影”系列文章合集:(1)说说手机三种照片分辨率,3:4,9:16,全屏的拍摄。(2)说说手机拍照的几种测光模式和适用场景的拍摄。(3)说说手机全景拍摄技巧,画幅,测光,起点的选择。(4)用手机拍摄真正的微距照片,从镜头影像比说起。(5)说说手机微距摄影,用简单的方法拍摄精彩的微距。(6)扯闲篇,用什么样的手机才能拍摄出好看的照片。(7)说说手机的专业,HDR,行云流水,全景的拍摄技巧。(8)手机摄影三件套,助力微距摄影,长曝光的拍摄。(9)什么是摄影追随拍摄法,说说手机追随拍摄的技巧。(10)什么是花卉摄影,手机花卉摄影,如何拍出高级感。(11)手机拍摄水滴技巧,静态,动态的水滴拍摄方法。(12)手机昆虫摄影,如何拍出神形兼备,有质感的作品。(13)手机专业模式功能详解,快门优先,星空等的拍摄)

昆虫 摄影(聊手机摄影14手机昆虫摄影)(86)

小十三星瓢虫(手机拍摄)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摄影实拍感受,如有疑惑请留言。谢谢您的观看欣赏和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