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神探狄仁杰》曾火遍大街小巷,狄仁杰的机敏睿智,再加上李元芳的胆大心细、武艺超群,就如同包拯与展昭的搭配一样,保护弱小、捍卫正义,令人心驰神往。

在剧中,每次李元芳出场时,都会进行自我介绍,可让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何李元芳不直接介绍自己是狄仁杰的护卫,反而先说自己是检校千牛卫呢?

难道不是直接报狄仁杰的名号更容易办事?还是说这个千牛卫比狄仁杰的面子还大?

可惜的是,这俩一文一武的完美搭配里,李元芳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甚至连取材原型都没有。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1)

不过人物是假的,官名职位倒是真的,这个千牛卫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且官职意义还非同小可。

数字官职

众所周知,与数字有关的官职,往往代表着从一定数量中的同僚脱颖而出人,比如伍长,说的就是管理五人队伍的长官,好比一个小队的队长,伍长上面还有什长,相应的就是十人队伍。

如果说这两个职位听起来比较陌生,那么百夫长这个职位就耳熟能详了,这个官职自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出现,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一百个人队伍的武官职位,更别说到了元明清时期的千户,也是这么个意思。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2)

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有疑问了,无论是最小的伍长,还是最高的千户,其官职怎么也是跟人挂钩的,统领和管理的也是士兵,那这个“千牛卫”就有点耐人寻味了,难道是管理牛的官职?

最古老的军事官职就叫“司马”,“司”是管理的意思,“马”代指战马和部队,从远古先秦时期一个小小的官职,逐渐演变为封建时代最高军事官职,甚至是成为姓氏,按照这么分析,莫非“千牛卫”也经历过这种演变?

还真的不是!

自古华夏人民骨子里都有一种文艺浪漫的气息,就如同现在的登月计划称作“嫦娥”,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以及还有“南天门”计划,充分表达出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情怀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3)

古人当然也是一样,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辛弃疾的那首《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里的八百里不是里程,指的是牛,但说杀牛和士兵们一起分食显得太不优雅,便找了一个典故,用来代替和称呼牛。

根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有一头特别健壮的牛,名为“八百里驳”,意为如同骏马一样日行八百里,于是辛弃疾便将这个典故用到其中,这也才有了流传至今、荡气回肠的《破阵子》。

说到这里就逐渐明朗了,因为“千牛卫”的称号大体上于此相同,也是通过一个典故延申而来的官职。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4)

那么是哪个典故呢?

千牛卫的由来

“杀鸡焉用牛刀”这句俗语家喻户晓,虽说是大材小用的意思,也凸显出从器物延申出的语义意境。

“牛刀”有这种文学地位,也是与一个典故有关,这个典故无论老少都倒背如流,那就是庖丁解牛的故事。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讲的是一个名为丁的厨师宰牛的故事,其他厨子杀牛手中的刀子用不了多上时间就会钝掉,反而庖丁的刀越用越锋利,庖丁解释说别人宰牛时,常会把刀子碰到牛骨上,时间一久自然磨损。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5)

而他对牛的整个构造了然于胸,刀刀穿过筋肉、骨骼缝隙,就算是杀一千头牛也不会出现损耗。

所以这个故事又衍生出一个新的成语,叫“游刃有余”,自此,杀一千头牛而不磨损的刀被称为“千牛刀”,成为锋利的代名词。

这也造就了南北朝时期,帝王身边护卫的佩刀,都被叫做“千牛刀”,而“千牛刀”经过历史的推移,也渐渐从一件武器,变成了护卫的代名词。

然而“千牛卫”的说法并不严谨,历史上确实有这个官职,不过不是这个名字。

根据史料记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一直有禁军的概念,可并非那么成熟,就造成了禁军属于皇帝亲自管辖,本身没有任何负责管理的将领。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6)

于是到了北魏时期,出现了名为“千牛备身”的武官官职,直接听命于皇帝,并逐渐细分出更多职位,用以协助皇帝管理禁军。

当时千牛备身的选拔制度与其他官职有着根本的区别,以至于这些武官可以跟随皇帝出席各种场合,地位超然。

如果把禁军比作保镖公司的打手,那么千牛备身就是精英中的精英,管理着下面的所有打手。

可是千牛备身既属于朝廷中的官职,又脱离朝堂正常的制度存在,这种矛盾局面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就很难管理。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7)

慢慢的千牛备身就有了更完善的制度,即便脱离了朝堂依然能自己独立运营,就如同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制度。

可是身边的护卫权力大了也是一种威胁,帝王们左思右想下,到了唐朝后,“千牛备身”就变成了“左右千牛卫”,成为朝堂中正式的官职,品阶为正三品。

作为皇帝的直属保镖队长,自然只对皇帝负责,况且还是正三品的武职将军,既然相对独立,那么成为狄仁杰的护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李元芳报上名号从不说狄仁杰,那肯定是因为这个官职更为响亮。

不仅如此,千牛卫的选拔也十分严苛。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8)

与禁军不同,禁军怎么说也只是个部队称号,都是军人,必然逃不出军人的制度,即便同为直属皇帝的私人部队,千牛卫就更加灵动,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也大不相同

千牛卫除了功夫了得之外,还需要“政审”,也就是说,能当上千牛卫的人定然出自皇帝最信赖的贵族家族中,毕竟贵族和皇帝绑定的很深,就如同股权分配一样,皇帝没了,股东还会存在吗?

所以,什么武功、忠诚、品格等,这些都是前提条件,最重要的就是出身,出身没问题,个人素质也没问题,就一定能成为千牛卫吗?

也不是。一个能跟随皇帝出席各种活动的武官,长相也是一个考察范畴。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9)

这又不是守边关,任凭驻边将领再怎么丑恶,哪怕凭长相能把敌人吓跑,只要能完成护卫边疆的任务,皇帝才不管你用了什么方式。

可遇到对外事宜或是祭祀等礼节仪式时,肯定要注重仪容仪表,他国使臣来到长安面见皇帝,看到杀气腾腾的护卫谁还不吓破胆?

政审、武力、仪表都没问题后,还需要与其他贵族子弟进行角逐,再将优胜者选拔出来。

选出的这批千牛卫不仅是精英中的精英,更是忠心中忠心,他们不仅要负责皇帝的安全问题,还要帮皇帝干一些监视、秘密的行动。

这点就很像明朝的锦衣卫了,是皇帝最为倚赖的力量。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10)

锦衣卫大家就很熟悉了,监管朝廷百官,虽然官职不高,但谁也不敢得罪。

因而虽然狄仁杰的官职大于李元芳,李元芳仍会见人就介绍自己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或许有人会对狄仁杰阳奉阴违,甚至为难狄仁杰,但绝对不敢折腾“千牛卫”。

人家可是直接对皇负责的,天知道他会给皇帝传什么消息。

信任的陨落

唐代一直以一种包容的姿态傲立于世界,这种广阔的胸襟不仅是对于老百姓,对于官员们也是如此,因为唐朝的建立就是世家大族一步一步堆砌起来的,故而这种信任感几乎贯穿了唐朝始终。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11)

也正是因为这种过度的自信和信任感,致使李唐对于各地的节度使也采取了相同的态度,任凭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领地,甚至将冷兵器时代最为重要的机动性装备战马,也交给了节度使饲养。

于是等到安史之乱的爆发,李唐政府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充足的战马可用,甚至发现自己信赖的节度使们,一个接一个萌生私心,仿佛养了一群白眼狼。

等到了宋朝时,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天下,这种靠着军队夺得天下的行为自然也让赵匡胤心里有些忌惮,再加上李唐的例子就在前面,就使得赵宋对于武官的信任感如同雪崩一般急转直下。

李元芳千牛卫相当于什么官(千牛卫是多大的官)(12)

信任的陨落连带造成了“千牛卫”的消失,即便千牛卫的权力和实际作用很难威胁到帝位,可惜赵宋因自己的原因,根本不可能再相信什么大家族,“千牛卫”也逐渐演变成了“环卫官”,从心腹变成了“仪仗队”。

“千牛卫”以及“锦衣卫”的出现,都表明着皇权的集中和对天下的统治,这种制度确实是帝王所能创作出来最优的方案,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或推动一个国家的进步。

制度只能从表面上稳定一个政权,思想和文化才是凝聚民族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