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杨树之花,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花。既没有妩媚多姿的花瓣,也没有沁人心脾的花香,在人们的意识里甚至都不能称之为花的花。
春夏之交,就是这种不被人们看好的杨花,到处都有她们的倩影。她们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前或后、或组团或单飞、或静止或跳跃,轻盈、灵活、自在,不守规矩、不服约束、不受限制,不管人们同意不同意、允许不允许、欢迎不欢迎、喜欢不喜欢,她们随心所欲到达每个角落、造访任何场合,出入随意,来去自由。“大雅之堂”,她们不请自到;姑娘的闺房,她们窥视;小两口的窃窃私语,她们偷听;遇到英俊小伙,她们迎上去亲吻;碰到靓丽姑娘,她们也会往睫毛上凑、桃腮上贴;就连老翁的胡须,她们也敢抚摸。喜也不是,怒也不是,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调皮的、顽皮的杨花,总是让人没辙。
诗意杨花。杨花的轻柔多情,使得她们成为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文人骚客寄托及抒发感情的信物。
“昔我往也,杨柳依依。”《诗经.采薇》中有关杨柳的记载,表明杨花已经开放在了春秋以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的《送别》诗,不管诗中所指柳还是杨,这字面上的杨花也已在隋代开放和飘落。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北魏胡太后的《杨花》词,以杨花隐喻逃往南方的情人杨华,巧妙双关,哀婉动人。她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红粉佳人的缠绵哀思、与亲朋好友的离别愁绪寄寓温柔多情的杨花,以求情感的平衡,可谓不可多得的好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全是离人的泪。”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将杨花的精魂描写得淋漓尽致,把杨花、把他与她处理的不即不离,表现出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了物与神游的境界,堪称极品。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百花长恨风吹落,惟有杨花独爱风。”吴融的《杨花》咏物诗,着重刻画了杨花随风飘荡的特征,独异群花,不怕风而爱风,小中见大,具有社会意义。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充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杨花有褒有贬,但本性超脱、淡定、自得的杨花,千百年来从不辩解,仍然做自己的花。做人也一样,有功有过,任人评价好了,与其烦恼,不如在这春夏之交,于绿窗下,读杨柳诗,玩味杨花词,让自己的思绪染绿、漂白,心宇一定会格外澄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