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思远


01

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绪感受。

我们最常见的情景,就是失恋的女孩有的时候会忍不住说上一句:“我恨你”。

可是,她恨他什么,她并没有说清楚。

这位失恋女孩说的这句话,如果补充完整,似乎应该是这样的:我恨你不爱我,我恨你这么糟糕地对待我,我恨你这么不在乎我。

从这个补充完整的句子里,我们可以看见,恨,不仅仅是恨本身,它还参杂着抱怨和指责。

抱怨的是你不爱我,指责的是你怎么可以这么糟糕地对待我。

是的。不能。

不仅如此,因为有恨,有怨气,有指责,反倒让自己常常情绪失控,让自己常常体验愤怒的情绪,让自己常常变得很难受。

恨,既不能解决问题,又让自己常常很难受。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要去恨、放不下自己的恨意呢?

那么深的恨意我该如何释怀(为什么你放不下自己的恨意)(1)

02

让我们再看回失恋女孩说的那句话:

我恨你不爱我,我恨你这么糟糕地对待我,我恨你这么不在乎我。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

  • 你让我体验到了不被爱的感受,
  • 你让我感觉自己很糟糕,
  • 你让我觉得自己很不重要。

不被爱、自己很糟糕、自己不重要——这种感受太可怕了,是吗?

这种感受,让人会体验到:我不好,我是错的。

生而为人,我们希望自己是好的,自己是对的,这是本能。所以当有人攻击我们说“你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本能地反抗。

可是,拿什么去反抗?

恨。

如果我恨你了,就意味着我可以抱怨,我可以指责,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所以,恨的背后,实际上一个人通过恨的方式,把自己放在了心理优势地位,以此确保“我是的对,你才是错的”。也就是说,那些心中有恨意的人,其实是不想体验“我不好,我错了”这样的感受。

你看见了吗?

恨,对于那些满心恨意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防御,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Ta们保护的是,“我是好的,我是对的”这样一种感受。

那么深的恨意我该如何释怀(为什么你放不下自己的恨意)(2)

03

在一次个案咨询里,我曾经对我的一位来访者说:现在试着放下你对家人的恨,看看那是一种什么感受?

我的来访者感受了一会儿,说:

“不行!我不能不恨他们(指亲人)!因为我怕放下恨,爱就会出来。但是我不能爱他们,他们带给我那么多伤痛,我凭什么要爱他们?我如果不恨他们,那不就是说,过往都是我错了嘛!我不能放下我的恨,我只能恨”。

在这样一段描述里,你能看出什么吗?

嗯。这里面有很多对立的东西,比如:

  • 爱与恨是对立的,所以恨没了,爱就会出现;
  • “我错了”和“你错了”是对立的,如果“我错了”,你就是对的。

换言之,要么全是爱,要么全是恨;要么是我错了,要么就是你错了。

这种把某些感受或观点完全对立的方式,在心理学上,叫作“分裂”,它是一种人格特点,也是一种防御机制。

可是,这并不是真相。

真相是:

  • 我爱你,但我也对你有愤怒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妈妈再爱自己的孩子,也总有忍不住骂他的时候;
  • 我很好,但我也有犯错的时候。就好像就算是高考状元,也不能保证自己每科成绩都是满分。

爱与恨,并不是对立的;好与坏,本身就是共存的。

那么深的恨意我该如何释怀(为什么你放不下自己的恨意)(3)

04

如果我们能够穿越“恨”的表面,去看见那里藏着更复杂的情绪,那里有抱怨、有指责,但也有爱的时候。

也许,就可以从二元对立的世界里走出来,去进入一个更加整合的世界。

什么是更加整合的世界?

更加整合的世界,就是一个孩子在外面玩耍,突然摔倒了,很严重地擦伤了膝盖,然后Ta跑去找妈妈。妈妈见状,赶紧拿出纱布,一边包扎一边责怪他:“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怎么这么笨啊!把自己伤得这么严重”。

  • 这个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指责,有了“我错了”的感受;
  • 但与此同时,他也通过妈妈包扎纱布,看见了妈妈的爱,体验到了“我是被爱的,我是好的”。

能够同时看见好的和不好的,能够承认自己是犯错了,但也仍然被爱,这就是整合。

能不能放下恨,取决于你看见了什么,以及愿意去看见什么。

倘若你只看见了妈妈糟糕的部分,那你的内在体验必定全部都是糟糕的,核心信念也必定是“我是错的,我是坏的”。

所以,才需要用“恨”这么大的能量去维持那脆弱的“我是好的”的感觉。

但是如果你愿意看见更多,你也许就会理解:

  • 原来我是好的,但我也是可以犯错的。
  • 别人是爱我的,但他们也是可以对我有不满的。

又或者,我是爱别人的,但是我也可以表达我的愤怒。

不是只有恨,才允许愤怒,才可以保护我们自己。

爱,也可以。

< The End >

作者介绍 :杨思远,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追求有用的反鸡汤主义者、拥有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个人拉姐(ID:byjzlaj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