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扭转侧伸展式既是一个扭转体式,也是一个站姿体式。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弓步和躯干扭转。该体式的重点是肩膀向一个方向转动,骨盆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肩部和骨盆的连接可转动脊柱。上臂压住大腿外侧,可形成一种杠杆作用,使躯干向前腿方向转。同时,外旋后部的髋关节和后腿,使下半身向另一个方向转动。这就使脊柱产生一种螺旋效果。同战士式一样,三角扭转侧伸展式前腿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创造一种向前运动的趋势,而后腿髋关节和膝关节伸展,以对拒这种趋势。将肢体通过杠杆作用产生的力和腹斜肌产生的扭转力相结合,以转动躯干和脊椎。

骨骼系统可被分为中轴骨和附属骨,附属骨又分为手臂和肩胛带(上半部分),以及腿部和骨盆带(下半部分)。中轴骨由脊柱和胸腔组成。正如地球随地轴自转一样,当你将上下肢体的动作连接时,就可以让身体绕中轴脊柱扭转。

基本关节位置

·后脚内转90度。

·前脚外转90度。

·前腿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成90度。

·后腿髋关节伸展、外旋。

·躯干侧屈、扭转。

·腕关节伸展,肘关节屈曲。

·肩关节外展。

·颈椎转动头部,面部朝上。

瑜伽体式扭转侧伸展式(瑜伽解剖体式-三角扭转侧伸展式)(1)

三角扭转侧伸展式准备动作

刚开始练习时,可前腿弓步,后腿膝盖着地。保持膝盖着地,练习者可以不用担心平衡问题,去感受弓步和扭转动作。将对侧肘关节抵住前腿膝关节,以转动躯干。激活腹肌,找到躯干转向前腿的感觉。收缩后腿股四头肌和臀大肌,以伸直膝盖,伸展髋关节。

随着灵活性增加,你可以将前面一只手放在瑜伽砖上,并将手臂背面紧靠大腿外侧。最终完成的动作是将手放在地面上、前脚的外侧,后脚在地面上放平,向内转动约30度。这需要脊椎有很高的灵活性,不要强行进入体式。

瑜伽体式扭转侧伸展式(瑜伽解剖体式-三角扭转侧伸展式)(2)

瑜伽体式扭转侧伸展式(瑜伽解剖体式-三角扭转侧伸展式)(3)

步骤一 躯干紧靠大腿,以收缩髋屈肌,包括腰肌及其协同肌。将手肘背面与大腿外侧互推,激活缝匠肌。注意,当前腿股骨屈曲时,骨盆会微微前倾。

瑜伽体式扭转侧伸展式(瑜伽解剖体式-三角扭转侧伸展式)(4)

步骤二 用肘关节推膝关节,以转动身体。该动作可分解为以下几步,感受一下每个动作如何加深躯干扭转。

A.将上手掌向下压向下手掌,以激活上侧的胸大肌。

B.将小臂背部压向大腿,以激活下侧的三角肌后束。

C.下方手臂固定在大腿上,将上侧的肩胛骨拉向脊柱。菱形肌会以脊柱为轴心,加深躯干扭转。

D.尝试将上侧手掌往外擦动,远离身体,以收缩肱三头肌。下侧手掌往里擦动,以收缩肱二头肌。因为两手掌压在一起,所以它们不会移动,但是激活这些肌肉有助于扭转。

瑜伽体式扭转侧伸展式(瑜伽解剖体式-三角扭转侧伸展式)(5)

步骤三 启动下侧腹斜肌,使躯干向前腿扭转。同时,轻轻拱起背部,使躯干从身体核心扭转。下侧前锯肌帮助扭转躯干,上侧菱形肌将肩胛骨拉向脊柱,以协同扭转躯干。这些动作相结合使胸部以脊柱为轴转动。

瑜伽体式扭转侧伸展式(瑜伽解剖体式-三角扭转侧伸展式)(6)

步骤四 在该体式中,前腿膝关节有向内移动的趋势。将大腿外侧压向手臂背部,激活阔筋膜张肌,以对抗这种趋势。尝试伸直前腿膝关节,同时后脚试着往后推。结合前后腿两个相反的动作,创造一种稳定性。

瑜伽体式扭转侧伸展式(瑜伽解剖体式-三角扭转侧伸展式)(7)

步骤五 激活后腿腘绳肌,以伸直膝关节。收缩后腿臀部肌肉,以拉伸并外旋股骨。观想臀小肌将髋关节的股骨头稳定在髋臼窝中。

瑜伽体式扭转侧伸展式(瑜伽解剖体式-三角扭转侧伸展式)(8)

总结 启动前面步骤中提到的肌肉,可以通过交互抑制,使这些肌肉的拮抗肌放松,进入伸展。在三角扭转侧伸展式中,这些肌肉会拉伸:上半身中,下侧竖脊肌和腰方肌,下侧菱形肌,还有上侧前锯肌。下半身中,前腿腘绳肌、大收肌和臀大肌,后腿腰肌、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以及腓肠肌/比目鱼肌肌群。在右图中,后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处在伸展状态,但是在步骤五中,这两块肌肉处于离心收缩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