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沉于古诗,每天为您揭秘古诗内涵,让您感受古诗更多魅力。

崔颢写的《黄鹤楼》,大家再熟悉不过,朗朗上口,意味十足。

但相比而言,崔颢写的另外一首登楼怀古诗,感情更深厚,更凝重。

我们来读他的《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崔颢的黄鹤楼第二句诗赏析(崔颢的这首登楼怀古诗)(1)

潼关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现在已经查不到。

但是我自己推测,这首诗应该写于天宝九年左右(公元750年左右),这一年崔颢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诗人应该是从外地(从东北边塞)赶回长安任职,途径潼关所作。

理由有两个:

(1)早年崔颢的作品大多以闺怨为主,他是公元723年中的进士,因为得不到推荐,所以出外游历,大概游历了20多年(《黄鹤楼》也是他在游历时所作),见证了边塞战士的艰苦,诗风才大变。

这首诗就写的比较凝重,可以判定是晚年的作品。

(2)还有一个理由,我们在文中讲。

先来看前两句。

雨霁,就是指雨停了。

津楼,就是指潼关楼。

这句话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在外赶路的我,刚好碰到雨停了,停下马登上了潼关楼。

前两句话看起来好像比较简单。

其实不然,这两句话的隐含含义很多。

(1)现在雨停了,说明诗人之前是在冒着雨赶路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冒着雨赶路?

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没有紧急的事情,有必要冒着雨赶路吗?

这就说明他不是出来游玩,而是有公务在身。

我们知道,诗人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在游历,只有晚年才到长安任职。

这就是我为什么推测,这篇文章是在他晚年重回长安任职时途径潼关所作的原因。

那么,又有一个问题。

崔颢的黄鹤楼第二句诗赏析(崔颢的这首登楼怀古诗)(2)

雨过天晴

(2)既然有公务在身,现在雨停了为什么不赶紧走,还非要上潼关楼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但是可惜的是,大部分人读这首诗,都没有认真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现在问问大家:

如果你是诗人,下雨天你要冒着雨赶路,但是雨停了,你反而停下来先看看风景。

这是为什么?

你们能想明白吗?这到底是为何?

其实答案很简单:潼关楼,非去不可。

还在路途中,其实诗人心里就已经决定好了,要上潼关楼看一看,不管是下雨还是天晴。

只不过现在刚好碰到天晴,这样就可以看得更高更远,所以诗人还有一点庆幸之情。

只有这种解释比较合理。

(3)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他为什么非要上潼关楼?

我们知道,诗人之前去过长安(考进士),也应该经过潼关,至于上没上潼关楼,这个不清楚,但是没有写诗。

而这一次,再次经过潼关,诗人决定要上去看看,而且还写了这首诗。

可见,诗人这次是有话要说,有感情要抒发。

诗人到底想抒发什么感情呢?

我们看下两句。

雄:雄峻,这里有护卫的意思。

三辅:指的是包括长安在内的关中地区。

关门:潼关的大门。

扼:扼守。

九州:指潼关以东的地区。

这两句话字面意思是:两边的山形雄峻,护卫着关中地区,潼关的大门扼守着潼关以东的地区。

崔颢的黄鹤楼第二句诗赏析(崔颢的这首登楼怀古诗)(3)

潼关古城卫星图

诗人登上潼关楼,立马感受到了潼关的山势险要。

那么这里只写了山势的险要吗?

也不尽然。

写山势雄峻,有很多种形容方法,诗人为何非要写“三辅”和“九州”呢?

比如谭嗣同写的“终古高云簇此城”,还有之前我们讲的许浑的“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也写得很大气。

我认为诗人在这里点明“三辅”和“九州”,是有意为之。

有什么意呢?

其实这两句话就已经告诉我们:长安被这里的山势护卫着,潼关又扼守通往九州的要道。

换句话说就是:长安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作为唐朝的都城应该很安稳。

我们接着看下两句。

川:指的是平野。

陕路:就是陕州之路,在今天的河南三门峡市。

华阴:关中平原东部。

这两句话字面意思是:平野由陕州之路通向九州,黄河绕着华阴向东流去。

很多人读到这两句话,都认为这还是在写潼关的地势险要。

而我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读,就读出了另外一层意思。

前面两句已经写了潼关的地势险要,是守护长安的关口。

那么,平野为什么还可以由陕路通往九州?黄河为什么还可以向东流去?

这分明就是在说:潼关这个关口也不严嘛,还是有漏洞啊!

崔颢的黄鹤楼第二句诗赏析(崔颢的这首登楼怀古诗)(4)

黄河和潼关古城

你们读出来了吗?

如果还没读出来,我们再理一理。

中间四句,如果连在一起读,就很容易读出来。

前面两句写潼关是关口,按道理讲,这个关口应该很严密,但是后两句又写陕路可以通,黄河也可以流。

这不是矛盾吗?

现在应该感觉到了吧?

既然潼关这么严密的关口,为什么还有漏洞呢?

那么,诗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刚才讲了,潼关是守护长安的,对吧?

那么现在潼关有漏洞,是不是说明长安的防护也存在漏洞?

这很好理解。

诗人只是想暗指长安的防护存在漏洞吗?

很显然不是,具体的军事防护,诗人不可能知道。

但是诗人在这里有一种警觉:长安表面看起来万无一失,但是内在存在漏洞。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要回顾历史:

天宝四年,唐玄宗册封了杨贵妃,心思就不在朝政上了,此时朝廷由李林甫把控,李林甫独断专权,结党营私,甚至还怂恿唐玄宗给安禄山升了官。

另外还有一点,诗人是刚从东北边境返回长安的路上,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边塞战士的艰苦。

这都可以说明,他这次回京任职,心中已经对朝廷有了隐隐的担忧。

这还可以反过来证明,为什么他一定要登上潼关城楼,因为他要抒发他的这种担忧之情,而这种感情,是他前一次到长安考进士,路过潼关所没有的。

所以,上次没写诗,但这一次要写。

向晚,就是傍晚。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傍晚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风烟渐起,心中顿时升起了无限忧愁。

如果我们前面没有一句句认真分析,那么读到这结尾,就会认为诗人只是产生了思乡之情。

思乡之情诚然不假,但是这里的“万里愁”,还包含对朝廷局势的深深担忧。

这里不再重复解释。

崔颢的黄鹤楼第二句诗赏析(崔颢的这首登楼怀古诗)(5)

首先,诗人想登上潼关楼,刚好雨停了,有一点点庆幸;

其次,登上潼关楼,诗人立即感受到了潼关的山势险要;

然后,看到陕路仍通,黄河仍流,诗人对长安有隐隐地担忧;

结尾,傍晚风烟渐起,诗人心中升起了思乡之愁,还有对朝廷局势的深深担忧。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很明显,诗人应该是怀着感情登上潼关楼的,他事先已经对潼关的地形有了解,但是要借潼关的地形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所以,在诗人的眼中,潼关的地势,以及陕路、黄河的“突围”就成了很好的情感表达窗口,这是借景抒情的代表作。

诗人是在公元750年左右到长安任职的,公元754年在长安去世,而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所以这首诗,更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一道闪电警示。

但是可惜的是,唐玄宗可能没读懂或者根本没有读到这首诗。

这难道真的是天意吗?

好了,这首诗就分享到这里。

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每个留言我都会认真回复的。

我是沉于古诗,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我,我将每天为您解读一首古诗,探秘古诗内涵,让您感受古诗更多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