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各出版单位都在总结一年来的成绩,盘点一年中的优秀图书。为向读者朋友们展示2022年各出版单位的图书出版成果、发掘优质图书,书香上海特此策划推出“2022年度盘点”活动,诚邀各出版单位推荐本单位年度好书给读者。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年度20种好书,欢迎品鉴!

01“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丛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

编委会主任 王德学

总主编 钟志华

执行总主编 孙建平

本丛书是我国第一套城市风险管理领域的系统性读物,共24分册,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连续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丛书由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牵头组织,汇聚一批长期从事城市建设、管理和应急救援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完成。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发展所伴随的各类问题的分析,重点围绕城市运行中的基础建设、生态安全、道路交通等传统领域和社会、舆情、心理等非传统领域风险的热点、难点话题,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性阐述城市安全风险管理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举措,为城市管理贡献中国智慧、形成中国方案。

02“面向未来的交通出版工程·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系列丛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2)

汪光焘 总主编

丛书由国家建设部原部长、全国人大环资委原主任汪光焘教授领衔,在交通强国建设、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面向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以城市交通为对象,以学科交叉思维为指导,内容涵盖城市交通理论、城市交通与法治、城市交通信息化和城市交通治理理论等,在深入研究城市交通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验手段的基础上,形成带动交叉学科创新、引领交叉学科发展的经验和建议,服务于城市交通交叉学科的建设,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城市交通管理人才、高级咨询服务人才。丛书具有对交通领域内急迫问题的理论针对性、交通系统分析方法的原创性以及先进理念指导下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03“面向未来的交通出版工程·交通大数据系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3)

编委会主任 全永燊

编委会副主任 杨东援

城市交通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在管理体制变革、技术领域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目标变化的背景下,城市交通战略与对策规划方法、技术支持系统亟需作出相应调整。如何将与交通相关的大数据资源转变为决策支持,提升行动效果,正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内容涵盖基础分析理论、实践经验总结、平台构建实操、领域场景应用思考等各个环节,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对于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对于管理和决策科学的融会贯通,也是这套丛书的独到之处。

04“中国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丛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4)

编委会主任 彭震伟

主编 张立

丛书以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对我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80个村的大量一手调查资料和城乡统计数据分析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建构了本土乡村人居环境分析的理论框架,研究工作涉及乡村人口流动与安居、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乡村治理和运作机理等诸多方面,汇聚了同济大学等高校团队多年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研究成果。丛书旨在为新时代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基础性依据,为研究制定乡村规划的技术规范提供实证参考,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及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

05“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系列丛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5)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主编

本项目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会同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及各编制单位共同打造。内容涵盖建筑领域各大专业,包括:城乡规划、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建筑工程、市政与水务工程、地下空间工程、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防灾、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生态与环境工程、燃气、电力、供热、建材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交通运输、工程改造、维护与加固、工程建设管理等。截至2022年底,总出版规模已达440余种,且以年均近50种的数量持续出版。2022年重点聚焦保障性租赁住房设计、城市环境治理、公共交通等领域,已出版标准图书40余种。

06“走近轨道交通科普系列丛书”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6)

张中杰 主编

陈锦剑 朱观华 副主编

丛书共计10分册,分别以地铁、有轨电车及其他轨道交通为主题进行编排,从历史、设计、建造、运营、文化等角度进行阐述,每个分册所包含的条目都经过编者们的精心挑选和甄别,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围绕其关心的问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科学知识及安全出行要点,还向广大读者描绘了近200年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发展历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语言简洁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让读者从轨道交通的历史及趣谈中了解其发展,也能获取有关建造、设计、运营等方面的一些小知识。

07《国土空间规划原理》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7)

吴志强 著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国土空间的评价与治理问题。主要内容分七个篇章叙述,包括导论篇、体制与价值观篇、分级规划篇、专项规划篇、详细规划篇、感知评价篇和实施治理篇。本书的特点之一是采用开放性的系统编码方法,按照子系统进行原理编码,既便于读者定位查阅,也有利于原理系统的未来拓展;特点之二是采用“原理 拓展阅读 案例”的论述模式,图文并茂、简明易懂地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并通过与WUPEN网站的联动来提供延伸阅读内容。本书面向所有涉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师生和从业人员,也可供从事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实践的人员参考。

08“开放的上海城市建筑史丛书”之《华盖建筑事务所(1931—1952)》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8)

蒋春倩 著

上海城市建筑史研究已成为上海史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学术园地之一,并对推进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深远影响。本书从近代建筑史上一家重要的事务所——华盖建筑事务所三位合伙人的学习与生活经历出发,基于社会历史背景和中外建筑发展状况,对事务所发展历程及其建筑实践活动展开详细叙述与全面解读。全书从纵深方向和文脉广度上,尽可能构建一个近代中国较早的现代建筑事务所的完整面貌。以一个个案研究,认识和思考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之路及其历史文化特征。希望它能成为一把钥匙,吸引更多的人去挖掘相关方向的历史资料,共同构建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各个切面。

09《乡村筑梦——同济·黄岩乡建十年图记》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9)

杨贵庆 著

本书生动呈现了同济大学黄岩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团队师生自2013年至2022年十年间深度参与地方乡村建设的历程,是一幅历经十载的时光画卷,也是一段同济·黄岩校地合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切片。全书精选400张图片,分为“回首十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乡建启示”七个篇章,以“专题分类 时间顺序”的结构,视角新颖,图文并茂,是系统了解同济大学黄岩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团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独特窗口。书中特别总结了高校参与乡村建设的六点优势——研究先导、文化视角、技术应用、学科交叉、理论提升、持续跟进,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10“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之《西方现代风土建筑概论》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0)

潘玥 著

“城乡建成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致力于建立一个选题精到、类型多样和跨学科专业的研究与出版体系。本书以欧洲18—19世纪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建筑演化为开篇,追溯了风土范畴和语境下的艺术与建筑事件、人物及其影响,探讨了西方相关建筑理论及其语义递变。重点聚焦1960年代以来传统观与现代性再次碰撞所产生的风土建筑理论主脉,系统展现了现代风土理论范式及其内涵的丰富性及文脉关联性,涉及了传统与现代、保护与演进的矛盾性及共生性,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西方现代风土建筑理论的著作。

11“汽车运动与文化丛书”之《汽车运动主题的艺术》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1)

姚启明 姚元森 贺冰 著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汽车运动与文化丛书”中的一本关于汽车运动主题艺术的科普性读物,是解读当下流行主题艺术的一次积极尝试。书中可以看到汽车运动主题下艺术呈现的五大面貌:影像、平面视觉、造型、空间以及需要观看者自身投入其中的大众艺术,它们之间彼此间互有交集。作为当代艺术实践的延伸和表征,是尊重传统的,更是先锋式的;是可以远观的,更是沉浸式的、具有现场感的。全书以可观、可触、可感的方式和寓教于乐的方法,帮助读者了解汽车运动与汽车文化的丰富内涵,多元全面、层次分明,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12《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治理》(第一辑)

石谦 主编

李辉 谢旻希 副主编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策划

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作序推荐,一本书掌握人工智能治理的全球动向。人工智能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工智能治理从一开始,就是各个国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密切关注的。本书根据《2019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和《2020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年度观察》两份报告精选汇编而成,中英双语对照,收录了来自全球60余位撰稿作者最前沿的理论探索、技术方案、制度研究与实践,记录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领域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新进展,对科学家、社会学家、产业界领袖、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关心人工智能发展的读者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13“建筑教育前沿丛书”之《现代意匠:连接手工艺与设计》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2)

张永和 江嘉玮 谭峥编著

建筑学的基础之一是(手)工艺,尽管实际上未必用手来完成,但动手的精神不能遗忘。本书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4—2019年开办的“建筑学前沿:(手)工艺”课程教学成果,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特邀嘉宾的学术演讲和学生的研究成果。学术演讲章节收录了八场英文公共讲座,在笔录和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了信息补足和细节修订。八篇文章有的专注于分析特定建筑师的某几件作品,有的梳理了建筑史和工艺史,有的在讲述现代性背景下建筑学以及(手)工艺的危机,有的呈现出建筑师的个体生命与他偏爱的材料、光影与质感;学生的研究成果为案例分析,以图示方法表达对一座建筑的理解。讲座与学生作业互成一体,有极大的相关性。

14《同济设计70年访谈录1952—2022》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3)

华霞虹 王凯 刘刊 邓小骅 著

多元与民主是同济学派的基因,现代性与时代性是同济建筑的核心,创新与传承是同济设计的精,同济设计70年是极不平凡的,雄浑的交响曲由一代代同济人用难以尽数的热情、才智和勤奋谱写而就。本书按照历史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1951—1977年的教学生产一体化时期,1978—2000年市场化改革时期,2001—2021年新时代和新机遇时期,集结了60余位与同济设计院相关的院士、教授、大师、建筑师、工程师等访谈的记述,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展现了同济设计院70年的发展历程,对梳理同济建筑学人文脉以及更进一步擦亮“同济设计”品牌意义重大且深远。

15“一点设计”丛书之《设计商业与管理》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4)

[德]萨宾娜·永宁格[德]尤根·福斯特 编著

范斐 译

本书收录了设计界和经济管理界20位世界知名学者对设计、管理和商业的思考,包括“设计的变迁”“设计商业在组织和管理领域的进展”“设计思维的方法与设计商业的结合”,以及“设计教育的意义、挑战和出路”四个篇章。本书勾勒了设计应该进入的商业、组织和管理领域,并指出设计在这些新领域遨游所需要的准备以及这些新领域对设计和设计教育的影响。对中国的设计学者而言,中国现阶段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征,全球化视阈下中国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智慧对设计如何介入商业、组织和管理,推动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变革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可能做出的类型学贡献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

16《止园梦寻:再造纸上桃花源》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5)

黄晓 刘珊珊 著

本书通过一套流落海外的明代绘画,追寻一座400年前的中国园林——止园,以宏大的视野揭示优美如画的风景背后,文人园主的曲折心路、造园大师的精心营造、画家名手的独特创作和世家大族的起伏命运。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高居翰等学者对《止园图》册页和止园的发现过程和研究;第二章以《止园集》里的诗和止园画为线索进行图文互证,对止园进行了复原,对园主之于止园的经营和寄托进行了挖掘;第三章介绍了造园家周廷策及其理水、建筑、山林手法,尤其是对止园的匠心所在;第四章介绍了画家张宏的经历和作品、其风格与技法上的特点、《止园图》集大成之所在,晚明园林和绘画之变等;第五章追溯了吴氏家族成员的造园历史与传承。

17“城市行走书系”《布拉格建筑地图》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6)

蒲仪军[捷]埃兰·诺依曼·菲仕乐 著

捷克布拉格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其几乎完整地保留从中世纪到当代各个时期和多种风格的建筑及风貌,常被誉为欧洲建筑文化博物馆。本书由中捷两国学者合著,系统阐述了布拉格千年建筑发展史。通过时代的划分、典型建筑的分析,呈现布拉格一千年来在地理、地貌、历史事件以及人们的生活观念等多重因素持续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建成环境。全书通过43幢不同时期历史建筑的展示,生动解读布拉格的城市特色及变迁特征,适合从事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的专业人士、研究者以及广大的建筑艺术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布拉格建筑地图导览使用。

18同济数学系列丛书《高等数学》(第3版 理工类)上下册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7)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8)

张华隆 周朝晖 编著

本书是“同济数学系列丛书”之一,由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长期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专家教授按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全书条理清晰,论述确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例题较多,典型性强;深广度恰当,便于教与学。是一本适合新工科教学需求的高等数学教材。

19新思维公共英语教材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19)

吴赟 总主编

本教材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创设各种日常生活和职场交际情景,选用符合学生认知的真实语料,采用任务驱动、输出导向、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营造成生活和职业等日常场景,对标最新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体现了任务驱动、输出导向、学用结合的职场英语教学理念,建立了课内学习、课外拓展的立体化学习路径,实现了线上学习、线下内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全方位立体化配套资源丰富(教学参考、教学课件、配套音频、微课、教材同步训练、PRETCO A/B级考试模拟题、试卷等拓展资源)。

20“中德人文交流”文丛之《感知中德人文交流》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 同济大学出版社20大好书一览(20)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董琦 主编

2021年,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以“民心相通,行稳致远”为主题,面向中德两国征集中德人文交流优秀案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鼎力支持,最终总共收录41个优秀案例,以中德对照、图文并茂的形式结集出版。书中遴选了近年来中德人文交流取得的重要成果,涵盖了中德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各个主要领域,全方位展现了中德人文交流广阔而丰富的发展空间,以一个个鲜活的活动和项目串联起中德人文交流的累累硕果,凸显了其中的感动瞬间、成功实践与丰硕成果,为进一步完善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拓宽交流领域和深化合作内容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新渠道,贡献了大量经验成果和创新模式。

BOOK

资料:同济大学出版社

编辑:沈芸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