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宴有两个儿子,长子是李丰的父亲,次子是李寅生。前面说了次子李寅生的事,今天我们来说说李宴长子这一脉的事。

南京李氏家族族谱(嫁入名门年轻守寡)(1)

明清名门大院

李宴长子只育有一个儿子,叫李丰,又名大有,太学士,生于清嘉庆年间。李丰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之处,他读书成绩好,青年时期就考中了秀才,以一等的成绩成为县学的廪膳生员(学校包吃包住)他为人忠厚,做事公正,深得诸位同窗好评。几年后他以优异的表现被推举入国子监读书。这时,家族主公李寅生年岁已高,恐自己时日无多,培养新的继任主公就被提上了日程,李丰表现突出,引起了李寅生的重视,有意培养他成为下一代主公。

李丰在国子监学习表现依然优秀,成为太学士。学成归家,二大李寅生百年后,李丰顺利地执掌了家族,成为主公。道光十四年(1834年),李丰从老二分的后裔李衍、李根、老三分的李杨手中收购了县城老宅的房子和门面房,准备涉足商业。可是天不假命,还未等他在主公位上大展拳脚,就英年早逝,享年30有余。留下两儿四女,教儿育女甚至维持家族的重任,就落在了年轻的妻子寇氏身上。

李丰妻子寇氏,系耆睿琨公之女,庠生孔昭公之胞妹。寇家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与李家倒也门当户对。

南京李氏家族族谱(嫁入名门年轻守寡)(2)

图片来源网络

寇氏出生于诗书之家,受家庭环境熏陶从小便能识文断字,而且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也非常娴熟,深谙女子的三从四德。寇氏的贤淑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大家都说不知谁有这个福气可以娶其为妻。

这个福气落在了李丰身上,两人也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寇氏及笄之年便入李门。过门后她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对公婆姑嫂非常孝敬,嘘寒问暖。对丈夫言听计从,善解人意。对邻里也和睦相处,相互帮忙。对伙计下人也是和颜悦色,相处融洽。

她为李丰共生两男四女。这时的主公李寅生也老来得子,生一子叫李登,年岁和李丰的长子崇德差不多。于是便把李登和自己的小孩放在一起悉心照料。李丰这时长期在外求学,公婆年事已高,对小孩子的教育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肩上,督促男孩读书写字,教习女孩学习女红,在学习上对他们要求异常严格,在生活上对他们照顾无微不至。可谓是呕心沥血,悉心照料。后崇德和李登双双考为一等秀才,成为县学的廪膳生员,最后皆入国子监学习。四女也都嫁入了当地的名门望族。

南京李氏家族族谱(嫁入名门年轻守寡)(3)

三娘教子(图片来源与网络)

寅生百年后,李丰继承家族主公。寇氏成为主母,协助丈夫把这一大家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才三十多岁的李丰突遭不测,撒手人寰。晴天霹雳,寇氏悲痛欲绝。此时,家族的男丁长子崇德、堂弟李登都正在求学,而其次子崇爵尚且幼年。家里无人主持大局,面对着惊慌失措的家人,寇氏把悲痛压在心底,擦干眼泪,毅然用她那纤弱的肩膀扛起了打理家族,教育子女的重担。

她为了不致家族中道败落,她做每一个决定谨小慎微,思虑再三,多方权衡后才付诸行动。与人为善,家人与邻里发生纠纷时,从不仗势欺人 ,秉承着"让他三尺又何妨”。村里人的大情小事,也是能帮尽量帮。与大家相处得和睦融洽。在她勤俭持家,悉心打理下,家族的光景日渐殷实。

其次子崇爵从小生得聪明伶俐,惹人怜爱。家里的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对他的将来寄予厚望,说他将来必有大的出息。可是天妒英才,崇爵十岁出头的时候,遇不测而夭折。亡夫又丧子,对寇氏的打击空前巨大,她痛彻心扉,破肝裂胆,身体也就一日日垮了下来,最终落得香消玉殒,与世长辞。

李母寇氏“生于嘉庆十二年(1807)二月八日子时,卒于咸丰十年(1860)八月初五,享年四旬有五,殡葬于埝里老陵”。(碑文原文,这里一旬应该是12年)

她辞世后,朝廷例赠"孺人"浩节。李崇德为其立碑。碑文由儒学正堂岁进士刘时盛所撰。碑文由其堂弟李登(李龙门)书写。

李母寇氏以“娴淑良德,端庄大方”闻名乡里。在李府近四十年,树立了不朽之德。妯娌之间和睦相处,姑嫂之间从不斗嘴,对公婆极其孝敬,对子女十分关心,管教严格。轻年孀居,恪守妇道,从来不招惹是非。她意志坚如磐石,竭尽所能撑起了这个家。她的品行受到了邻里乡舍的高度评价,真是逃名名随,避名名归。她也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个贤妻良母的榜样,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