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有一种独特的味道,不管是谁,品尝后方能言成功。这种味道只有一个字——苦。

能吃苦是创业的基本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没有这个心理准备,那就不要创业了,因为注定会失败,哪怕是富二代也不行。

创业就要学会大胆的想法:创业有一种独特的味道(1)

创业的苦,不仅仅是肉体上承受的极度不适,还有心理上承受的巨大压力。想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就创业成功,那是美丽的童话,不是残酷的现实。

那些创业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在不断品尝苦的过程中艰难地熬过来的。

全球著名的大富豪李嘉诚大家都应该知道。他的成功离不开吃苦的精神。

创业就要学会大胆的想法:创业有一种独特的味道(2)

李嘉诚幼年丧父,家庭经济状况很差。14岁的时候,迫于生计他不得不选择辍学,走上社会赚钱。他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茶楼当服务生。每天凌晨五点左右,他就必须从温暖的被窝中爬起,然后赶往茶楼打扫卫生,准备茶点。每天,他的工作时间长达15小时以上。

为了上班不迟到,李嘉诚把闹钟调快了10分钟,只要闹钟一响,他就迅速起床,洗漱完毕后直奔茶楼。于是,李嘉诚就成了茶楼中加薪最快的一位员工。

曾经有人问李嘉诚创业成功的秘诀。李嘉诚没有多说,只是讲了一个故事:

说是在一次演讲会上,有一个人问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原一平当场脱掉鞋袜,将那人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那人摸了一下,十分惊讶地说:“您脚底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得比别人勤。”

讲完故事之后,李嘉诚微笑着说:“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还有台塑集团的创始人王永庆,也是与李嘉诚有非常相似的创业经历。

创业就要学会大胆的想法:创业有一种独特的味道(3)

王永庆只有小学毕业,从米店当伙计开始,然后一步步发迹,成为世界著名的企业家。他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三个字——“能吃苦”。

小时候,王永庆的家里非常贫穷。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从小他就干起了繁重的家务。只有6岁的他,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赤脚去山下的水潭担水。途中有一段200多个台阶的山坡,他担着满满的两桶水一天要往返五六趟,十分辛苦。

小学毕业之后,王永庆没有继续上学,而是来到嘉义的一家米店当伙计,赚钱补贴家用。在那里干了大概一年之后,他的父亲向亲戚朋友借了200块钱,帮他开了一家小米店。

米店虽然很小,但王永庆精心经营,毫不懈怠。为了争取到更多的顾客,他用心计算每位顾客家庭用米的消耗量,当估计谁家的米差不多快吃完之时,他就主动将米送到那家。这种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赖,尤其令那些老弱病残的顾客更是感激不尽,非王永庆家的米不买。当然,这种周到的服务是建立在辛苦的基础之上。

王永庆并没有满足现状,不只是单独卖米。为增加经营利润,他添置了碾米机器,不再从碾米厂进货,而是自己碾米卖。在王永庆的隔壁有一家日本人的米店,一般只要天一黑就停止营业,而王永庆则一直营业到深夜,结果王永庆的生意总比那家日本人的好很多。

正是由于能吃苦,王永庆后来在经营台塑公司时显得游刃有余,即使遭遇困难和挫折,也能轻松应对。后来,王永庆曾经说:“对我而言,挫折等于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忽犯错了,必须进行理性分析……我成功的秘诀就是三个字——能吃苦”。

创业就要学会大胆的想法:创业有一种独特的味道(4)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是创业独特的味道,只有勇敢品尝,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创业的普遍规律,概莫能外。

如果你想创业,请做好品尝这种独特味道的心理准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