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李寰 邓翔沣,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成都发布教育月建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成都发布教育月建议(川观深度双减)

成都发布教育月建议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李寰 邓翔沣

今年7月,成都市被列为全国“双减”的试点城市之一,成都市教育部门也对培训机构“重拳出击”。按照要求,自2021年7月中旬开始,成都各区(市)县不得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7月20日“双减”文件印发开始,成都市各校外培训机构就不能再在国家法定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了。同时要求,如果培训机构已经收取了这些时间的培训费用,必须无条件全额退还。同时,教育部门还组织了“回头看”,尤其是针对在校教师有偿补课实行“零容忍”。“双减”之下,教育培训机构如何转型?学校如何“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家长如何减少焦虑?

成都教育部门重拳出击:严格规范课外培训机构

成都市被列入全国首批“双减”的试点城市之一。日前,成都市出台政策,严格落实“三个不得”要求:培训机构不得在学校正常行课期间组织学员补课;平时线下培训时间不得超过晚上8:30(每课时不超过45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线上培训不得超过晚上9:00(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

除了国家的“规定动作”之外,成都还组织专门力量,成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回头看”工作组。从8月至12月底,还将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等担任“观察员”,对培训机构治理实施社会监督。工作组将采用“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全面清理和取缔无证无照、有照无证但又实施学科类培训的“黑”机构成为行动的重点。“回头看”行动还将重点打击在职教师违规补课。教育行政部门将把学校在职教师违规补课、在机构从事有偿补课、机构聘请无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开展培训等违规行为,作为治理的重点,严肃查处该类违规行为。培训机构如果聘用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一经查实,可直接吊销违规培训机构的办学许可证。同时,对违规教师视情节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和开除等处分,同时扣减绩效、没收违规所得、取消荣誉、降职降级、取消教师资格等处罚。

据成都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双减”措施的关键是提高校内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作业质量和规范考试管理,让学校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课后服务更好满足学生需求。通过建立课后服务准入制度、课后服务资源库,引入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和行家里手,支持和丰富中小学课后服务,从而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针对课后服务,推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统筹安排教师工作和休息。”该负责人介绍,为了将“双减”落实到位,成都教育部门将有配套的举措,比如实施“双提”工程,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生普高升学率、大力提升中职学生升入高校的升学率。完善指标到校生政策,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推动区(市)县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实施优质学校培育行动,落实“精准扶薄”,到2025年,每个区(市)县至少有1所省一级示范高中,中小学优质学校覆盖率达到70%。

据了解,四川省也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省级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探索建立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家长、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管理端、机构端和家长端,提供机构情况、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收费标准、教师和学生信息、年检年审、风险预警等多项功能,实现对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公开化、透明化。目前,平台注册培训机构11000余家,录入培训教师3万余人,录入参训学生90余万人。

培训机构进入“过渡期”:

周末课程变为周中进行,不少机构布局素质教育培训业务

“所有的培训课程都进行了调整,从原来的周末班转为了周中进行。”8月20日,记者联系上成都市“快乐数学”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秋季课程已经全部调整到周一至周五授课,时间为18:30分至20:30分。“顺为教育”也向家长发出告示,原来的周末班取消,课程时间调整至周一至周五的放学时间。

“双减”政策落地,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双减”政策落地的大背景下,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暑期班纷纷停业,进入“过渡期”。如何过渡、如何转型,成了当前不少校外培训机构思考的主要问题。

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几家大型的培训机构,以前一到暑假期间,学科类培训机构都是门庭若市,而这段时间,新东方、学而思、丹秋名师堂等机构都已经“闭门谢客”,据上述机构的负责人介绍,机构正在调整秋季课程的授课内容以及授课时间;成都学而思培优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来的周末课程全部调到了周一至周五课后时间,上课时长为2小时。

“政策出台后,极大影响了续课率。”新东方成都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不少家长仍在观望后续政策落地实施的细则,并且担心出现像其他机构一样圈钱跑路的情况,所以很多老顾客并未选择续课。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秋季就不再开设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课程,改为周中学校课后授课1小时线下课和周末1.5小时录播课两种形式。

与此同时,部分校外机构已经开始进行业务调整,尝试向非学科类素质教育转型。记者查阅成都本土培训机构丹秋名师堂官方微信号发现,8月7日、8月9日起该机构眉山与乐山培训点相继停止对外招生以及提供学科辅导等相关教学服务,将集中办理退费手续。与此同时,丹秋名师堂已经开始布局素质教育培训业务:8月11日,丹秋教育集团与湖南一书法培训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启动书法培训项目。

此外,根据“双减”意见要求,严禁聘用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记者了解到,VIPKID在其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8月7日起,不再售卖境外外教的新课包;8月9日起,不在对老用户开放涉境外外教的课程续费。同时即将上线“VIP成人课”“双语非遗文化素养课”等素质教育培训业务。

然而,对于部分非大型培训机构来说,眼下正在经历“生死攸关”的“寒冬”。“本来今年暑假已经招收了近300人的学员,政策出台后立即暂停授课,后续该如何处理还在商议中。”高新区某家小型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打算转为非学科类培训,例如艺术、体育等,但目前在职的教师该何去何从、此前积累的“熟客”是否“买账”等问题还待思考与解决。

作为教培行业的工作者,王女士在短短1个月内经历了所在公司倒闭、再进入新培训机构的变化。据了解,王女士此前在一家全国连锁机构工作,主要教授初中阶段学科类培训课程,该公司于7月底宣布倒闭。“目前所在的公司主上一对一高中英语,小班课非常少,正在考虑转型。”王女士表示,作为教培行业的一员,她个人比较好奇政策后续将如何落地、如何实施,害怕遇到“一刀切”的情况,对就业产生太大影响。

“双减”政策之下学校家长怎么做?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很多家长都在焦虑,没有了培训机构,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保障?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如何“提质增效”?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长赖晗梅是一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教育者,她说,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此次“双减”的力度是空前的。学校教育是通过“五育并举”,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通过“双减”,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赖晗梅说,很多培训机构是以超前学习、超大纲学习、反复训练的方式让学生获取高分。有的培训机构花了大力气研究考试出题上,因此有些上了培训机构的学生从考试分数上来看的确很“华丽”。但殊不知,这是以损失学生思维品质为代价换来的。特别是有的同学在培训机构提前学习了部分知识,于是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这样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国家规范培训机构,表明了要还教育“一片净土”的决心。这也是减少家长焦虑的重要举措。赖晗梅说,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培养的是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阅读思考能力,运动锻炼的能力,凡是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学生,上了高中之后更有后劲,这是经过了无数现实的案例得到的科学结论。因此,如果以消费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学习方法为代价的方式并不可取。

一定会有家长担心,如果孩子不上培训班了,学习成绩如何跟得上?在成都市川大附小校长刘晏看来,学校教育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培训机构应该作为补充,家长不应该本末倒置。同时,义务教育阶段只是人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瞬间,因此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立体的、多维度的。不能以一纸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因此,分数不是学生成长的全部,家长不应该过于“神话”分数的高低。成都市棕北小学校长徐映说,义务阶段的学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来说,只是人生中一个短暂的阶段,家长在关注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这是为一辈子幸福奠定基础的。

也有家长会问,减负之下,学生还要不要学习?前段时间,上海出台规定,英语将不再纳入小学阶段期末考试的范畴。期末考试不考了,是否意味着英语学习并不重要?

新东方英语培训负责人表示,减负并不是不让孩子们学英语了,而是适当降低他们的学习压力,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减负并不意味着“不学”,而是更科学地学习。

“减负”之下,课堂质量更加关键。青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质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每个学校下一步的重点。老师应该做到“应教尽教”,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根据学生年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坚决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阶段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学生每天的书面作业总量不得高于平时作业量的要求。坚决杜绝作业只布置不批改、作业批改方式随意、作业评价方式单一或无针对性的现象,做到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

赖晗梅建议,针对每个学校的“奇才”,教育局可以制定一份“名录”,并给予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