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代表的究竟是什么了?我想除了汉字,没有其它什么比它还有代表性了!毕竟从一开始的甲骨文,到象形、金文、小篆、再到现在的白话文,每种字都是当时那个时代的象征,字与字之间的转变也代表着文化的进步与繁荣。所以汉字至于我们不单单是一个巨像,而是代表我们中华 历史。
然而10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期间,很多人却喊起了“汉字不灭,中华必灭”口号,这在当时真的是平地一声雷啊,好多知识分子因为这个时间争相斗殴,大打出手。
一九二八年的二月份,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这份文件的意思就是说要把汉字用字母来表达,当时瞿秋白表示了明确的反对并于次年二月份拟订出了《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一九三零年春季正式出版,但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于是同年九月份,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参崴举行。
但是当时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人大多是北方人,并不能很典型的代表全中国人,而且当时在会议上还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纷争,那就是废除现有的汉字。但当时的确有很多人支持拉丁化新文字。胡愈在撰写《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模范》时提到,“秋白是拉丁化北方化方案的最早创造者,他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开山老祖。单就这—件事,就让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掉他。”
当时的支持者可不止胡愈,就连鲁迅都认为:这回的(拉丁化)新文字却简易得远了,又是根据于现实生活的,容易学,有用,可以用这对大家说话,明白道理,学得技艺,这才是劳苦大众自己的东西,首先的唯一活路。”
但是当时赵元任提出了反对意见,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他认为将汉字拼音字母化后,后期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麻烦。赵元任可不是那种百无一用的书生,他不仅擅长语言学、文学,对于理学类的同样很擅长。他教过物理学、数学、中国语言等课程,教课范围宽到令人瞠目结舌。不过这也从侧面表现了他的能力有多强,另外赵元任还精通很多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英、德、法、日、古希腊、等多国外语,甚至全国各地方言都能说得非常地道。
当时赵元任为了打消大家对于汉字拼音字母化的想法,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加标题一共96个字,可是全文却只有一个读音。文章标题叫《施氏食狮史》,全部读音都是“shi”,文章内容是“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相信要是用拼音来表达,那么这整篇文章就没人看的懂了,毕竟全篇都是“shi”,但是我们在用汉字表达时,却可以完美的表达这篇文章的意思。也许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之处,而且很多汉字本身就蕴含着意境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