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的音乐,如同潺潺的细流,洗涤我们的心灵;激昂的音乐,如同灿烂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心扉。上节课,我们跟随锺子期领略了伯牙琴声中的恢弘气势,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美妙的《月光曲》。

相关知识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资料链接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主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著名的有《英雄》《命运》《月光曲》《致爱丽丝》等

主旨归纳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凡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动人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来自丰富的想象力,更来自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贝多芬,并点明他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一个传说;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叙述了贝多芬走进房屋,为穷鞋匠兄妹俩演奏;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讲了贝多芬奔回客店,记录曲子。

结构梳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月光曲课文(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十三课月光曲课文笔记)(1)

课文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月光曲课文(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十三课月光曲课文笔记)(2)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月光曲课文(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十三课月光曲课文笔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