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唐代岑参送杨瑗尉南海古诗欣赏及解析)(1)

创作背景:

从所写内容来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第一次出塞之后还居长安时(751)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大历元年(766)诗人入蜀前所作。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将要前往荒远的南州任县尉的友人表示理解和同情,委婉地致以劝慰之意,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杨瑗尉南海注释: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杨瑗因为家中年老的父母须要奉养,所以不嫌南海荒僻而赴任。

杨瑗:未详。底本瑗下注:“一作张子。”尉南海:赴任南海县尉。尉,用作动词,任县尉。南海,《旧唐书·地理志》:岭南道广州有南海县。在今广东广州市北。不择:不加选择,不嫌。高堂:指父母所居之正室。老亲:年老的父母。

楼台重蜃(shèn)气,邑里杂鲛(jiāo)人。

因为临海,这里有重重叠叠的海市蜃楼,城乡居民多有鲛人混杂。

重:重叠。蜃气:即海市蜃楼。邑里:城乡。杂:混杂往来。鲛人:传说中的海底人鱼。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大海昏暗三峰常下雨,岭上春花鲜艳五岭如春。

三山:在南海县境,临江三峰并起,高三十余丈。在今广州市南。五岭:大庾、骑田、都庞、萌渚与越城岭的总称。在今广东、广西省边境。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这个地方多产宝玉,千万不要嫌厌那里生活的清贫。

此乡:指南海。多宝玉:多产珍宝珠玉。据韩愈《送郑尚书序》,南海多珠宝象犀玳瑁奇物。

岑参的主要作品有:

登总持阁、逢入京使、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戏问花门酒家翁、寄左省杜拾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送四镇薛侍御东归、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首秋轮台、宿铁关西馆、早上五盘岭、胡歌、银山碛西馆、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灭胡曲、高冠谷口招郑鄠、过燕支寄杜位、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邯郸客舍歌、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赵将军歌、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登古邺城、寄宇文判官等。

《送杨瑗尉南海》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