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

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很渺小而又危机四伏,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书读好。

读书的人很多,但会读书的人却很少。

蒙田曾说过:“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第二种无知意思是说,很多人读错了书,变成了书呆子,无知的阅读者。这些书呆子读得太广,却读不通。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除了满足自己的读书成就感,一无所获。

有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打瞌睡,并不是他们不想努力去阅读,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而一旦你学会了如何读书,就会将读书变成一种习惯,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就像走路或者吃饭一样自然。

而学会读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要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书中的知识”——就是由【知】变为【知行合一】。

《如何阅读一本书》将读书分为4个层次: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2)

层层递进,又相互关联,从逻辑最底层,告诉一个阅读者正确的读书方法。

可从简单的思维导图,了解本书的内容。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3)

图1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4)

图2

(可放大查看)

一、学会读书方法的必要性

为什么有些人读完书之后,过几天就忘了?

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上百本书,却还是觉得读书无用?

为什么有些人读书特别慢,有些人却可以一目十行?

为什么有些人面对稍微有难度的书,翻个一两页就放弃了?

不止以上这些,所有使你产生【读书无用论】想法的背后原因,都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据悉,全世界一共有至少超1亿本书,而其中99%的书籍,都只需要大概翻一翻就可以了。另外1%的才是真正的好书,是可以让我们学习到重要东西的好书。

从茫茫书海把这些书找到,然后采用正确的方法,才会让我们真正成为一名真正的阅读智者。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固定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正确阅读那些值得的好书,是每个阅读者都应该知道并学会的。

二、阅读之前,先将书籍分类

我相信,很多人读书的时候,不会关心这是一本什么体裁的书籍,只是拿起来就读,赶快读完。

这是错误的。

我以前也是这样,不会关心是散文还是小说,是经管类还是科学类。

但你若想真正学会读书,就要了解自己要读的书是什么类型的。

不同类型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5)

书籍分类

在阅读这三种类别的书籍时,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比如,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讲的是关于阅读的方法,就是一本【论说性书籍】。

我们平日里所读到的大部分关于“方法类”的书,都属于这类。另外读的一些小说、故事类书籍,很明显属于虚构类。

而有些书籍的分类比较难一点,甚至专家也无法把其绝对归于哪一类。

我们要明白,分类不是目的,如何正确从书中获取我们所要的知识才最重要。因此,牢记你的阅读目的,不要为了读完书而读书。

下文主要介绍关于【论说性书籍】和【想象文学书籍】的阅读方法。

三、读书的正确方法

无论阅读哪一类书籍,都应该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

美国的1970年代,是所谓的“读书年代”。

美国在全国推进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全国没有文盲。可以说,美国较早就开始的教育行动,间接推动着美国成为今天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化社会。

而中国是在1977年才恢复了高考,近40年来,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在所不惜,这也说明如今的教育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6)

一定要接受义务教育啊

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连初中文化程度都没有,那么以后要想靠阅读来改变命运,概率是很小了。

本图也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阅读能力要从小培养,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兴趣,小学主要认字,而初中阶段主要锻炼读写能力。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7)

1.主题阅读

针对这类书籍,一定要建立【主题阅读】的概念。

通常,对一个问题来说,单单一本书并不能解决。

比如,你想学习如何【如何写作】。

那么,有人给你推荐一本《成为作家》,你兴高采烈地去看了,这时候,你有一个误区:觉得看完这本书,你就能学会写作的要领,然后坚持,就能成为一个作家。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8)

这是错误的认识。

要想学习写作,只看这一本书是不够的。

你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目的,比如学习新媒体写作,还是学习传统文学写作,去制定相应的书单,不止一本。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9)

如何确定书目?

▶根据他人推荐。

比如书中作者推荐,老师推荐,朋友推荐,网络平台推荐等

▶根据索引。

比如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附录里,将书中所引用的书目和作者都一一列举,如果你觉得对自己有用,就可以添加到自己的书单。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0)

有时候你会偶尔间听书一本书,觉得有想读的冲动,此时一定要记住书名,添加到书目当中。

这些别人所推荐的书目,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全部买来。事实上,其中至少一半对自己是没有用的。

所以,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和金钱,确定书目之后,要进行下个阶段——【检视阅读】。

2.检视阅读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1)

(点击放大查看)

检视阅读的目的可以从上一步骤中的书目中确定自己要阅读的书,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在那些不值得的书上。

时间要控制在1h内,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书籍,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都可以将【检视阅读】进行完毕。

▶ 看书名,封面,序言(不要忘记腰封)

很多书都有着精美的腰封,以及封面上其他人的评价。这一步骤可以让你进一步了解本书,甚至,让你更加有兴趣翻开细读,增加阅读的主动性。

腰封上的宣传文案,大部分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因此这些字数寥寥基本上代表着本书的主旨,而且经由出版社审核,因此具备一定的“畅销性”。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2)

而序言一般会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本书的人物介绍等。

论述性书籍的序言一般都很简短,所以读起来很容易,读者千万不要忘了这一部分。

▶ 研究目录

从目录可以知道本书的架构,而且还可以快速找到你需要的部分。但很多人都没有看目录的习惯。

我还记得,在我考【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证时,就利用目录将网课上讲到的重点加以标记,在后续第三阶段复习时,根据目录回忆内容,给了我很大帮助。

比如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我第一次看目录时,就对其中的【思维导图】部分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知道【思维导图】的方法有用,但是关于其具体操作没有详细讲。

因此,我当时就直接翻到第42页,一口气读完了相关内容。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3)

▶检阅索引

大部分书都会有索引,特别是论说性书籍。

通过检阅索引,可以发现一些出现频率高的书目和作者,如何刚好是你读过的或者认识的作家,那么,相信你的读书主动性会再加一筹。

另外,索引也能让你对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4)

▶阅读几页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这一部分通常和第2步中的【研究目录】部分相结合,根据目录中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去阅读几页。

3.分析阅读

在确定完书单之后,就要正式进行分析阅读了。

培根曾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5)

这里有几个要点。

▶先读自己需要的部分——根据目录确定。

▶在重要的句子上做标记,比如用荧光笔,便签等小工具。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6)

▶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所思所得,书弄得越乱越好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7)

▶可以同时读几本书,哪本书有自己感兴趣的,就去读,没有必要按照书目顺序来读。

比如我在进行【检视阅读】的事实,知道《实用性阅读指南》书中有关于思维导图的部分,于是我在进行《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评输出时,先阅读了关于“思维导图”的部分内容,画出了本书的内容架构。

▶遇到陌生的字词或者例子,不要立马去百度或者查工具,先标记好,尝试上下文去理解意思,等全书读完再回头来查看。

我们大多数人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去注意那些我们不懂的地方,然而,在阅读中去查询的话,就会妨碍阅读。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8)

比如上图中这里,我当时对【俄狄浦斯】这个悲剧故事有一点印象,但是了解的不是很多,不过我非常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原委,于是我先用便签条标记,等书读完之后,再去网上查阅。

这样做,可以让你读书更加专注(当你借助外物查阅时,很容易分心甚至转眼间被短视频迷住),而且因为有了标记,因此你对陌生的地方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 公正地评判一本书

在写书评或者和其他人分享本书的意见时,一定要客观不要主观,当你说“我认为”时,一定要保证你的观点带有依据。

特别是批评作者的时候,一定要客观公正,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我们读书过程中的核心,在整个过程中,要做到“边读边画”,“读后输出”这八个字。

▶输出

一定要写。用自己的话去写。只是摘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写作与阅读是一体两面的事。

写下你的感想,收获,发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

比如,我现在读完一本书,会进行3次输出。

✅把金句整理进自己的素材库,然后在微博上分享。

✅将收获编辑成笔记,做成图片,发到小红书和和今日头条以及抖音。

✅ 写完整的书评,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基本上一周一篇。

通过3次的输出,能够加深对书中知识的记忆,同时,在文章排版以及用自己的话发布时,也能调动大脑的思考。

还有, 在进行分析阅读时,一定要问自己1个问题:

这本书里的内容是真实的吗?

对于传递知识的书籍而言,真实性是最重要的。

但是现在很多畅销书,有很多还是许多媒体力推的书籍,比的是内容是否新奇,是否哗众取宠,有没有诱惑力,有没有威力能够迷惑读者的心。

而不是这本书的论点是否清晰,论据是否真实充足,是否具有启发人心的力量。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也是我们要多读几本同类书籍的原因所在。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19)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想象文学则是在阐述经验本身。

小说是这类书籍中最常见的一种。

很多人喜欢上读书就是因为读小说,我个人也是如此。因为对人类而言,小说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或意识中的许多需要。

对于如何阅读小说,最重要的就四个字:感受和体验。其实其它想象文学比如诗歌和戏剧,也不例外。

关于快速读书的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20)

阅读这类文学做要注意4点:

▶要让自己化身故事中的主角,进入到作者所描述的情节中去。

▶不要刻意去寻找主旨,而是欣赏和感受作者借着你的情绪和想象力,为你创造的这个虚拟世界。

▶如果书中人物比较多,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画出人物关系,会更好地有助于你理解这个虚拟世界。——在读完之后再去做这件事情。

▶在对想象文学进行评判时,要注意:

我们不应该反对或者赞成作者所写的故事,而是喜欢或者不喜欢。

比如,如果一个故事发生在拉萨,你不应该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云南会比较好,但你可以发表关于作者所创造的书中人物与拉萨这座城市的不同观点。

如果遇到一部大块头的书时,一开始读不懂没有关系,不要焦虑,一直读下去,很快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你开始尝试读书,先从自己感兴趣的开始,然后循序渐进,慢慢去读稍微有难度的书。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正如书中所说:

一本好书能够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会变得更有智慧,而不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

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拥有更深刻的体认。

读书,就是帮助你,把你遇到的问题想得更清楚一些。

所以,以上关于读书方法的一些启发,分享给每一位爱阅读的你,如果其中只是一点对你有帮助,就已足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