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号作“香山居士”。这个香山不是北京的香山,乃是指洛阳龙门石窟东山的香山寺。诗人的晚年作为太子宾客,以闲职分司东都,在东都(即洛阳)养老。
他对佛教的信仰十分虔诚,常年礼佛,结交高僧为友。白居易不仅重修了香山寺,还在寺内新建了藏经阁,整理了多部崭新的经书放于其中。
白居易在洛阳城的黄金地段——履道坊内有座“豪宅”。据《池上篇》记载,此宅院是一座巨大的园林:“地方十七亩”、“有堂有亭,有桥有船”,在南园甚至还有一滩。他还夸赞履道坊的地理位置极佳。从白居易的相关诗文中可见,他和妻子在园中的生活闲适安详,能够与晚辈们共享天伦之乐。
《白氏长庆集》中写到,在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的春天,七十四岁的白居易将自己的六位老友聚到一起。他们共游香山寺,并在家中挥毫泼墨、抚琴奏乐、吟诗赏画。这几位老友都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比如前怀州司马胡杲,已经八十九岁了。
另有两位未满七十的文人列席,包括尹卢贞和狄仁杰的曾孙狄兼谟。在这次聚会上,画师用画笔将这一群文人雅士定格于宣纸上。同年夏天,96岁的李元爽和95岁的高僧如满也加入了他们的聚会,史称“香山九老”。
画中这几位平静安乐、自由自在的耄耋老人,成为了后世历代创作长盛不衰的主题。“香山九老”作为长寿和高雅的象征,被人们寄予了越来越多美好的祝愿。上海博物馆藏有清代的一座山水人物玉山,就是以“香山九老”为题。其上的松柏、山石、庭院和多个人物,雕工精美,栩栩如生。
在美国的弗利尔美术馆,藏有据传是南宋马兴祖的《香山九老图》,但实为后人仿造。明代谢环的《香山九老图》较为出名,画中有梅、松、鹤等美好意象,构建了桃花源般的仙境之象,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著名的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也画有一幅《九老图》,老者们在林中或坐或立,侃侃而谈。身边的侍童有的在为老人梳头,有的在专心磨墨,有的在和老者凝神交流。
傅抱石 九老图 (局部)
天津博物馆所藏明代周臣的《香山九老图》,整体画面饱满,人物各异。画面正中的松树墨绿挺拔,引人注目。树木下方的平台立有两位老者,他们眺望远方,似有无尽的感慨要向彼此诉说。顺着岩石的纹理来到画面下方,四位老者于桌对坐,桌上有笔墨纸砚和香器,其中一位正抬手抚琴。
旁边的侍童端着书籍站立侍候。左边的两位老者仿佛从画面远处缓缓走来,边走边交谈,其中一位手握书卷,头上还簪了花,颇有意趣。画面的最右侧,有一位较为年轻的人物带着侍童,风尘仆仆地向他们走去。
明 周臣 香山九老图
香山九老图( 局部)
作为吴门画家,周臣用了披麻皴的画法来画山石,运笔清秀公整,行云流水。他的作品丰富,山水和人物都非常出色,如《春泉小隐图》、《北溟图》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周臣的两位徒弟,即同列明四家其中的唐寅和仇英,皆被世人称赞,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香山九老”的雅事流传至今,他们的思想也对现在的我们有所启迪。《新唐书·白居易传》中记,白居易一生热心济世,然晚年多次在官场上遭到排斥,“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之意。”放下功名、退隐山林的这些老人,有着自得其乐的良好心态,这也许是他们益寿延年的法宝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