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的发展影响因素主要是材料和工艺的进步、战争形式对用途上提出的需求影响。在工艺、材料都固定的前提下,兵器的具体地位和变革就需要研究者必须扎扎实实的从用途上下功夫,因此对兵器细节的研究绝对不能抛开实用因素。既然需要究其用途,那就先从典籍中查阅,随后在形制上窥探。在《考工记·庐人》中记载:周人将步卒所用的矛称呼为酋矛,柄长约为两丈,按周尺约23 CM计算,合约四米半;车战用矛称为夷矛,柄长约两丈四尺,合长度约五米半。类比其它五兵,戟一丈六,约三米七;戈六尺六寸,约一米五。夷矛的长度大为领先。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1)

《考工记·庐人》中有记:“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这意味着,在周代,古人已经发现实用长柄武器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三倍于人的身高,倘若越过这条界限,则非但不能增加威力,反而会让使用者感觉累赘,从而降低效能。按人身高八尺计算,三其身则为两丈四,恰恰等同于夷矛的理论长度,可见夷矛的出现,就是为了追求车战肉搏兵器的极限攻击距离而产生的。

▲出土商代两驾马车(安阳郭家庄晚商车马坑)

为何车战要追求这种极限距离呢?周代的战车已经从商代的两驾发展成四驾,在冲击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车体也加固变宽,使得车上的卫士可以在两车相互冲击时进行错毂格斗。在错毂格斗中,长柄武器有了决定性的优势。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为了让车上卫士在攻击对手时不至受创,这才将杆柲延伸至极限的三其身。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2)

▲西周四驾马车 (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车马坑)

为何长戈、长戟不能做到三其身来替代长矛?戈是勾啄兵器,戟是融合了戈、矛特点的长兵,其用途多依靠侧刃对敌人啄击或者勾划。当柲长达到一定程度时,刃部严重偏向一边的戈、戟会因为重心失衡而让卫士难以操控。唯有长矛作为单纯的刺杀兵器,能够将矛头加工的匀称、轻盈,不至于干扰重心,而且即使在三等身的长度上,单纯的戳刺攻击还不至于减少杀伤威力。所以,当手中武器的长度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因素时,只有矛才能胜任这一任务,而戈戟显然更适合提供对近距离敌人和步卒的攻击。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3)

▲ 西周铜矛头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4)

▲西周初期铜矛 长25.4CM

从实际考古挖掘的结果来看,该时期的矛确实少有打破三其身长度的例外。出土带柄的例子有如:长沙春秋晚期楚墓中发掘两支带柄矛,柲长分别为297厘米和280厘米;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楚矛,柲长超过四米,算上矛头,恰好符合古文常载的丈八矛规格。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5)

▲西周前期铜矛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6)

▲西周中晚期中原地区铜矛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7)

▲西周晚期江淮地区铜矛

东周的历史被分割成春秋、战国两个阶段。由于奴隶制的逐渐瓦解和周天子的势衰,诸侯间的战争越发频繁,而战斗的规模、水平与日俱增。春秋末期的诸侯大国已经能够长期保持十万之师,而战国末期,强国经常会动员数十万大军作战。频繁的战争就如同军事技术培养皿一样,也同样孕育着兵器的频繁改进。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8)

东周时,青铜兵器的制作走向了顶点,已经能成熟地通过控制合金成分比例的来满足青铜武器不同性能需求,这大为提高武器的质量。与此同时,武器的装备数量越发庞大,兵器生产开始更为重视材料、人力成本,并且为了在制作中加强管理,普遍出现了铭纹。

矛类武器在这个时期,工艺上渐渐成熟,形制上变得更为适应大规模装备。东周的青铜矛头延续了西周时逐渐变窄狭长的趋势。到春秋晚期,冶金水平的进步使矛头形成了固定的特点——其刃体狭长颀直,筒型骹多延续至刃体中部。这样的矛头更为轻便尖锐,更适合在盔甲日渐普遍时,穿透敌人的良好防护,造成有效杀伤。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9)

不仅仅是矛头,矛柄也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许多长矛的柲不再实用单一的竹、木杆制造,而是选用了一种崭新的复合材料——积竹柲。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10)

▲积竹柲的结构示意

积竹柲选用坚固颀直的木杆为芯,外层以相对柔软弹性更好的竹片蔑合,然后用丝麻或者藤条紧紧缠裹,最后再涂漆制成。作为东周时期的工艺革新产品,积竹柲将多种不同性能的材料复合在一起,比单纯的竹木杆柄更为坚韧适手,成为当时提高长柄武器质量的一种常见手段。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11)

▲吴王夫差矛

春秋诸侯们多以收藏精美的兵器为荣,因此经常在该时期墓穴中出土制作华美的文物。此时出土矛头的精品当以夫差矛为最。夫差矛出土于1983年发掘的湖北省江陵县马山五号楚国贵族墓,以青铜制成,矛头长约29.5厘米,宽约为5.5厘米。其通体狭长如剑,遍布精美的菱形暗纹装饰。在矛脊上,铸有深长的血槽,骹部刻有兽首形纽,矛体刃部有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乍用矛”,时经数千年,出土仍锋利坚固如新,与越王勾践剑并列为该时期出土兵器的珍品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12)

▲春秋前期中原常见矛形

82无座力炮在山地战中的作用(长矛何以在车战五兵中博得一席之地)(13)

▲江淮流域常见矛形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太极白熊。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获取更多知识兵器知识请关注lbqy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