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元君残暴统治,全国各地揭竿而起。最终经过长时间的角逐,朱元璋脱颖而出,建立了明朝江山。明朝距今不算很久远,有很多关于明朝的电视剧,也看出后人对这个朝代的喜爱。我们都知道叫明朝,但是你知道这个明字是怎么来的吗?
朱元璋最初只是一介平民,确切说是个一无所有的平民,既没有钱财也没有势力。最先投靠的势力是郭子兴的部队,经过努力逐渐赢得信任,得到百姓的认可,渐渐地壮大自己。最后脱离郭子兴自己成了一方霸主。
无论朱元璋还是郭子兴,他们其实都不算“正统”,古人都讲究出师有名,任何事情必须找一个借口,为民请命也好,君权神受也好,总之有了借口老百姓才会认可你,才会心甘情愿的为你做事。郭子兴起兵其实是借用别人的名号,名义上是别人的部下。这个相对正统的就是明王,他号令起兵比较早,造势也造的好,比较令百姓接受。
说到小明王的父亲起兵,此人虽说是个农民,想必也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做事前先造声势这点运用的确实很好。小明王的父亲韩山童,在元朝末年,元朝暴政加上天灾,百姓几乎活不下去了。元朝强行从全国招来很多的民工修理河堤,当然不是什么高薪工作,别说钱了,饭也不会给你吃饱的,可以说就是义务劳动。这肯定会让参与的人员心生怨恨。韩山童本身就是信仰白莲教,所以趁着大家心里不满编造故事,让人们相信他就是现实的救世主。
修堤进行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时机成熟,所以就偷偷在河底下埋了一块大石,上面刻有一个人像,但是只有一只眼。配合他早先散布的民谣,一下就俘获了人心,百姓把他看做下凡的神仙,就是来拯救万民的,对他是深信不疑,便集结百姓起义正式爆发。
不巧的是起义没多久,韩山童就被抓了,别杀后,起义的义军怎么办呢?群龙无首难成大事,所以后面人便推举他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小明王。小明王实际应该算是个傀儡,只是后面有野心的人拿他挑头,收揽民心。
朱元璋效力的郭子兴也是属于小明王领导。后来朱元璋势力做大,便想法除掉了小明王,虽然历史中有争议,但是小明王死的太过巧合,也只有朱元璋有这个动机。小明王死后,朱元璋也就成了这支正统军队的实际领导者。
朝代取一个明字,现在来说也有很多说法。有的说是朱元璋信教,就像我们看的武侠小说里说的那样。也有人说明为光明的意思,有火才有光,有明,火克水嘛,元朝居于北方,属阴属水,取这个明字就是五行相克,战胜元朝的意思。就像朱元璋这三个字一样,处处都透漏着战胜元朝的意思。
但是,我觉得比较靠谱一些的还是说明字来源和明王有关。历史中有实际记载的朱元璋确实是效力于明王,后来小明王死后,当初跟随明王起兵打天下的人军队都归于朱元璋领导,好多人都是最初的造势别人才跟随的。把它定为明,一方面证明自己是正统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告诉天下我就是当世的“明王”。把实权与神权统一结合在一起,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明朝建立后,国家逐步稳定,老百姓得到修养,开始走向繁荣。
明朝建立之初,这个华夏大地经过连年的征战,根本就是废墟一片。不仅建筑大量被毁坏,存粮也没有多少。可以说吃不饱也穿不暖,朱元璋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重建。兴建建筑河堤,尽量的战胜天灾,二三十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宋朝时期的几十倍。在此同时鼓励农民生产,谁开垦荒地不仅不会受罚还会得到赏赐,更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全国的粮食产量很快就增长上来了。对百姓征收比较轻赋税,朱元璋在位时期,国家已经开始稳步繁盛,也是为后世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到后面,朱棣继位,在建筑方面比他皇帝老爹更胜一筹。朱元璋建了几十年的都城没有留住朱棣,他把明朝都城迁到我们现在的北京。举世闻名的庞大皇宫建筑,今天的故宫,就是出自他的手中。动用大量人员,耗时十几年才建成。距今几百年依然相对完好,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水平有多高。每个房间看去都像一座艺术品,无论雕刻的图案还是泥土烧塑的都是非常完美,工匠技艺超群,也是为我们后世留下一座文化遗产。
军事上,朱元璋就不说了,到了儿子朱棣的时候。朱棣数次出征蒙古,每次基本都是召集几十万的大军,大量的粮草补给并没有让明朝感到压力很大,也看出当时的明朝国力有多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