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人最厉害的本事)(1)

人们在紧张的谈话中,通常难以保持心平气和。毕竟,意见分歧会让人感到一种威胁。你害怕自己将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比如:自己的观点、习惯的做法、自认为正确的理念,抑或是权力——身体会因此血脉偾张,交感神经系统处于战备状态,一触即发。

这是一种自然反应,问题是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并不特别擅长识别,往往将你在项目计划中所面临的压力等同于你正在被一只熊穷追猛赶。你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上升,肌肉收紧,体内的血液游离于器官,可能令你感到不适。

上述这种状况不利于形成解决冲突的正确心态。一旦你的身体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或者如同丹·格曼(DanGoleman)所说的“杏仁核劫持”(amygdala hijack)形态,前额叶皮层可能会关闭,这是大脑负责理性思考的区域,而在一场话不投机的交谈中,你所需要的恰恰是做出合理决定。你不仅会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同时,对手很可能已注意到了你的压力信号——脸变红了,讲话速度加快,而且,由于镜像神经元可使我们“捕捉”另一个人的情绪,你的同事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感觉。还没等你察觉到,谈话已经中断,冲突加剧了。

幸运的是我们有可能阻断身体不良反应、控制情绪,并为一次富有成效的讨论扫清道路。在谈话中,如果情绪激动,你可以做一些事情让自己冷静下来。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人最厉害的本事)(2)

呼吸。在紧张的情况下,简单的正念技巧可成为你最好的朋友,没有比使用呼吸更简单、更容易理解的了。所以当你开始注意到自己变得紧张时,试着将关注点转移到呼吸上。注意空气从你肺部流出的感觉,体会空气穿过鼻孔,或者喉咙后部时的清凉。这会把你的侧重点从恐慌的身体迹象上引开,集中注意力。一些正念专家建议计算呼吸次数,例如吸气六次,呼气六次,或只计算呼气次数,到达十次后再重新开始计算。

关注身体。当你觉得谈话难以进行下去时,静静地坐着可以提振情绪,而非令人气馁。专家说,站起来走动可以激活大脑的思维专区。如果你和对方都坐在桌子旁,也许不好意思突然站起来。这情有可原。不过,你可以说,“我觉得需要抻一抻,介意我稍微走动一下吗?”如果还不舒服的话,你可以做一些小的身体动作,比如两个手指交叉,或者把脚牢牢放在地上,注意鞋子踩着地板的感觉,正念专家称之为“锚定”,对克服各种压力都有效。例如,有一段时间我很害怕飞行,但是我发现,用大拇指抚摸每个手指数数的方法,可以帮助我脱离沉思模式。

试着念念咒语,这是艾米·苏(AmyJen Su)给我的忠告,她是 Paravis伙伴公司的执行合伙人,曾与人合作撰写《办公室之主》(Own the Room)一书。她建议你可以反复默念一句话,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她的一些客户发现“中庸之道”不失为有益的提示。你也可以尝试说“这与我个人无关”“事情会过去的”或者“这只是一项业务”。

承认并标记你的感受。另一个有用的策略来自苏珊·戴维(Susan David)——《情感灵敏度》(Emotional Agility)一书的作者。她说,当你感觉情绪化时,“关注对象充斥着你的思想和感觉,你没有精力再去审视它们”。为了远离这种感觉,不妨给它们贴上标签。戴维说,“思想是思想,情感是情感。”同事错得离谱,让我很生气,这种看法让我认为他做得不对,我感到愤怒。像这样的标签可以让你分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短暂的情绪处理可能是有效的。”当你把这些情绪分门别类之后,就更容易控制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搞得焦头烂额,或任其爆发。

休息一下。以我的经验,这是一个远未被充分利用的方法。你给自己处理情绪的时间越多,越能缓解紧张情绪。因此,当事情变得白热化时,你可能需要找个借口——喝杯咖啡或喝杯水,去洗手间,或者在办公室里漫步一会儿。一定要给出一个中立无害的理由,说明你为什么要站起来,暂停谈话——你最不想做的就是让对方认为事情变得如此糟糕,以至于你不顾一切地想要逃离。试着说一句,“很抱歉打断你,但我想在我们继续之前喝杯咖啡。我能帮你带点什么吗?”

记住,你或许不是唯一一个心烦意乱的人,你的对手可能也想表达愤怒或沮丧。虽然你想给他们上述建议,但没有人希望被告知他们需要深呼吸或者休息一下,所以此时你只需要让对方发泄出来就行。这通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你受到攻击时,很容易情绪激动,但那不会有任何帮助。凯洛格管理学院的争议解决和谈判教授简尼·布莱特(Jeanne Brett)建议你设身处地为同事着想,而不是迎面冲突。但不要表现得冷漠,重要的是让别人知道你在倾听。如果你不是在糟糕的情绪下与对方针锋相对,他们很可能会让步。

让我们面对现实。与同事冲突可能很棘手,但是,在谈话中情绪激动,并不能解决潜在问题,也无法保持良性关系。希望以上五种策略能帮助你在愤怒和沮丧中恢复冷静。

艾米·伽罗(Amy Gallo) | 文

艾米·伽罗是《哈佛商业评论》的特约编辑,也是《哈佛商业评论指南:处理工作冲突》的作者。她的写作和讨论主题是职场动态。请在Twitter通过@amyegallo与她互动。

时青靖 | 编辑

《哈佛商业评论·职场启示录》

编辑|周强qiangzhou@hbrchina.org

内容或商务合作请newmedia@hbrchina.org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