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键盘时代,现代人远离墨香久矣,别说写一手好字,提笔不忘字已属难能可贵。然而,如今却有这么一群人,把书法当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图成名成家,只愿在笔墨纸砚的合奏中延续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也希望让心灵获取一份淡然恬静。当人们对物质生活的优渥习以为常,就需要精神世界的丰富为生活增添滋味。爱上书法,对个人来说,恰是这样一剂调味品;对民族来说,则是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有益之举。愿爱好者与书法艺术相互滋养。

—《人民日报》编者

为什么要用业余时间练书法(30岁学书法一点也不晚)(1)

30岁学书法一点也不晚

因为这是一辈子的事

在书法学校见到宋正的时候,她看起来有一丝疲惫,“下了夜班,上午练完瑜伽,就赶紧过来了。几乎每周五都这样安排。”宋正是深圳航空公司的签派员,在首都机场工作,用她的话来说,跟汽车调度员的活儿很类似,只不过调度的是飞机。

2010年,由于工作调动,宋正举家搬到北京。一来就发现北京的传统文化氛围很浓,藏在心底多年的书法热情开始蠢蠢欲动。

“我从小就爱写字,这是种享受。”不管是最初的铅笔,还是后来的钢笔、软笔,宋正都乐在其中。可惜的是,上学、就业、结婚,急匆匆地跨过一道道人生的门槛,她一直没能系统地学习书法。

去年4月,偶然看到一家书法培训机构的报道后,她立即报了名。至今她都清楚地记得上第一节课时紧张、激动的心情。书法老师纠正了她拿笔的姿势,从横平竖直教起,在别人看来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她却能耐住性子,越写心里越平静。“第一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让我写了一幅‘上下五千年’,还挺有模有样,我兴奋得呦,直接就上传到微博了。”一年来,她的微博简直成了书法天地,不断“涨粉”,她还成了同事朋友的偶像。

“人家都说写书法靠的是童子功,但只要我能从30岁坚持写到老,我不觉得自己比那些从小写字、但半途而废的人差。只要我坚持这份热爱,等我老了,肯定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老太太。30岁起步,一点也不晚!”尽管半路出家,宋正相信,坚持可以弥补早年的遗憾。

为什么要用业余时间练书法(30岁学书法一点也不晚)(2)

急脾气慢了下来

审美眼光也开始偏爱质朴美

或许,兴趣爱好与个人气质真是相辅相成的。养龟、学书法、练瑜伽,逐渐塑成了宋正性格里的“慢”元素。

“书法讲究慢功夫,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写书法能让人心里静下来、脾气慢下来。”宋正感觉,每次写字的时候,时间好像放慢了,笔落在纸上,倾注着心神的专注,带出的是书写者的气质。

被书法改变的不仅是脾气,还有审美眼光的转变。刚开始练书法的时候,宋正喜欢某位现代书法大家的字帖,临写欧阳询的《九成宫》后,古帖中所蕴含的质朴的美感让她沉迷其中,“现代书法家的作品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但跟古帖的雅趣没法比。”学了书法,宋正觉得自己“眼头”抬高了,开始更偏爱质朴的美。

书法课堂传授的书法知识、历史知识也让宋正受益匪浅。学中文出身的她喜欢研究《说文解字》,而书法对文字间架结构的强调,让她对文字的构造多了不少体悟,甚至她还成了领导的“一字之师”。在一次聚餐中,她的领导盯着墙上一幅字画,疑惑地说:“一句诗里3个‘之’字,怎么个个不同呢?”犹豫了一下,宋正答道:“为了不欠美伤美,书写者特意做了这样的处理,这就增加了字的灵动。”这件小事,让领导对她刮目相看。

为什么要用业余时间练书法(30岁学书法一点也不晚)(3)

如今,像宋正一样热爱书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相比于学生,他们没有考证、升学的压力,仅凭着一心热爱,便加入到笔墨纸砚的合奏中。

“学书法人群越来越多,近些年,书法培训机构也迅速发展起来。”汉翔书法教育创始人李小娅介绍,目前成人书法培训的需求很大,汉翔书法教育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培训过1万多名成年人,其中很多是全职白领,“短期班有3个月、6个月的,长期班有人都学了两年多了。”有的学员学了书法后,不仅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改成了亲笔书写的名号,每每认识新朋友,还写一幅对方的名字送给人家;有的学员学了书法后,弃用硬笔,签字的笔都换成了小号软笔……说起学员们的趣事,李小娅很欣喜,“空闲时写书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生活方式。”

李斯是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的研究生,今年即将毕业。开一间书法培训工作室,是她对自己的职业设计。虽然开张不到半年,但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源。“在物质丰盈之后,人们内心的需求越来越凸显,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好的补给。”李斯说。

- end -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总监丨冯错

编辑丨凌晨 Anna

责编 | 凌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