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善发历史说。

明光宗其人

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长子,是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父亲,公元1620年八月初一日继位,到九月初一因“红丸案”进服红丸而死,享年三十九岁。明光宗朱常洛在万历年间好不容易才当上太子,而且一当就担任太子将近二十年,可惜的是他继承皇位之后,就仅仅在位一个月就死了。

明光宗朱常洛年收入 他做了近二十年太子(1)

明光宗朱常洛

国本之争始末

都人之子。

万历九年(1581年)某日,万历皇帝去慈宁宫见生母李太后,结果李太后没在,不过在迎接皇帝到来的宫女当中,万历皇帝偶然间被一名年长的王姓宫女所吸引。刚好万历皇帝准备洗手,正好是这位王姓宫女为皇帝端水,年轻的万历皇帝对这名宫女偶然间发生兴趣,于是背着李太后临幸了这名王姓宫女。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万历皇帝讳而不言,也不许身边人透露这件事情,直到王姓宫女肚子越来越大了,这才被李太后发现。于是李太后询问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是百般抵赖,于是李太后命人翻查记录皇帝宫中生活记录的《内起居注》,万历皇帝这才面红耳赤的承认这件事情。李太后并没有责备万历皇帝的意思,而是告诉万历皇帝说自己年纪大了,还没抱过孙子,如果王姓宫女生的是男孩,也是造福社稷的好事情。

万历九年(1581年)四月,王姓宫女被封为恭妃,万历九年八月恭妃为万历皇帝生下一子,取名朱常洛。一般来说母凭子贵,可是王恭妃却不被万历皇帝宠爱,万历皇帝真正宠爱的是郑贵妃。万历十四年正月郑贵妃也为万历皇帝生下一子,取名朱常洵。

立储自有长幼。

万历皇帝对郑贵妃是爱屋及乌,朱常洵是子凭母贵,万历皇帝册封郑贵妃为皇贵妃,又对朱常洵非常喜爱。而王恭妃为万历皇帝诞下长子朱常洛之后,却没有得到册封,还受到了冷落。本来按照封建礼法,长子朱常洛应该要被立为储君,但是由于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因此对于皇位的传承,万历皇帝倾向于第三子朱常洵。

这样一来,由于万历皇帝这种废长立幼的思想,已经违背了封建继承法,打乱封建统治秩序,朝廷大臣们以“立储自有长幼”的道理向万历皇帝提出纠正。百官认为,好歹王恭妃为皇帝诞下长子,要册封也应该先册封王恭妃,百官都觉得皇帝册封了郑贵妃,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废长立幼了呢?结果执拗的万历皇帝就是不肯让步,还是执意册封郑贵妃,但是为了封住大臣们的口,口头承认“立储自有长幼”。

到了万历十八年(1590年),又有大臣向万历皇帝提出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储君的问题,结果万历皇帝开启拖延战术,能拖则拖,应付说等皇长子朱常洛十五岁再说。等到万历十九年,离理论册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储君的日子越来越近,结果又被万历皇帝认为各种礼仪、物品准备不足作为理由,再延缓一年册立。等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为了应对大臣,万历皇帝又提出“三王并封”的方法,把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皇五子朱常浩一起册封为王。结果这一来,又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

光禄寺丞朱维京就上疏反对说:之前皇上你说要在万历二十一年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结果现在要搞一个三王并封,皇上是把国事当儿戏了。

面对大臣们的纷纷反对,万历皇帝不得已才放弃“三王并封”,但是又以新的借口继续拖延。但是由此之后,万历皇帝觉得自己贵为天子但是却要受到群臣挟制,于是更加厌恶临朝听政。

明光宗朱常洛年收入 他做了近二十年太子(2)

明神宗朱翊钧

尔亦都人子!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为偶然的一件事情,万历皇帝对郑贵妃产生了不满,于是大怒又“任性”地传旨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结果等礼部准备筹办这件事情的时候,万历皇帝又有些反悔,终于说了不愿意册立朱常洛的一个理由——“彼都人子也”。

都人,就是明朝时指宫女的意思。万历皇帝说朱常洛是宫女的儿子,所以不想册立朱常洛做太子。结果,万历皇帝的这一说法彻底激怒了他的母亲李太后,李太后大怒道:“尔亦都人子!“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他告诉万历皇帝,皇帝你也是宫女生的儿子呀,为什么同样是宫女生的皇长孙就不能做皇帝呢?面对母亲李太后的质疑,万历皇帝终于打定主意册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了。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十五日,万历皇帝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其余诸子也同时封王。

明光宗朱常洛年收入 他做了近二十年太子(3)

明中叶后地图

太子不容易

虽然历经艰险,朱常洛终于成为皇太子,但是朱常洛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没能立第三子为太子,但是万历皇帝还是继续对福王宠爱有加,在经济上给了非常优厚的赏赐,而且福王成年之后居然还居留在京城没有就藩。这就又引起了百官们有一波反对,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福王才就藩洛阳。

直到“梃击案”的发生,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有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棍闯入太子的慈庆宫,一直打到了正殿,好在被被慈庆宫的太监韩本擒获。经过一查,这案子所有的证据都指向郑贵妃,主要为拥戴福王的郑家人所为。

等到案情真相大白之后,万历皇帝只能低调处理,让郑贵妃自己找皇太子朱常洛解释求情,出于息事宁人的想法,皇太子对郑贵妃也好言相慰,并达成和解,不想扩大事态,只要求把涉及的相关直接参与人员进行了处理,不再做株连。

皇太子朱常洛的做法,得到了万历皇帝的赞赏,而由于“梃击案”的发生,郑贵妃势力大衰,皇太子朱常洛的地位更为巩固了,万历皇帝也通过实际做法,向群臣彻底表明放弃册立福王的思想。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万历皇帝病重不起,弥留之际遗命传位太子朱常洛。

本文为原创作品,我是善发,爱发历史说,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善发历史说,喜欢的话赶紧点赞、转发收藏吧,并欢迎朋友们评论指正,感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