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虫太多用什么饵料钓(如何扩大红虫的诱钓性)(1)

我哥们八弟最近钓鱼又遇到了烦心事!上周去野钓,返程的路上八弟说被旁边的钓友打闭口了,我们问他使用的是什么饵料?回答说两人用的均是红虫。

通常,红虫是冬季垂钓鲫鱼最好的饵料,很少会出现被打闭口的效果!

八弟则是一脸惆怅地说,自从旁边钓友来了以后没多久就开始连竿上鱼,而他则是逐渐停口并怀疑是对方的窝料效果突出。

经过我们再三询问,或许问题就出在上饵方式的不同!作钓当天,对方钓友采用的“手扎虫”方式即穿钩挂,而八弟则是用红虫枪皮筋捆扎。

可不要忽视这小小的差异,尤其是钓位临近时,细节处理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红虫太多用什么饵料钓(如何扩大红虫的诱钓性)(2)

众所周知,穿钩挂虫需要一定的技巧性否则红虫很容易破损,这正是很多新手钓友愿意使用红虫夹或红虫枪的原因。

殊不知,低温会导致大多数水域水体偏瘦!红虫体液浓腥的味型在水下具有很好的穿透力,加之鱼类的嗅觉灵敏,所以才会成为北方地区冬钓的不二之选。

也是基于此,很多中老年钓友在冬季使用手竿野钓时,多会采用穿钩挂虫的方式来增加红虫的诱钓性。而皮筋捆虫的方式则更便于岸筏串钩远投作钓,只因其上饵方式简单省时,活虫可长时间浸泡。

那么,在使用手竿时有没有更好的上饵技巧,既可以保证红虫不死又能提升其诱钓性?以下二种上饵方式仅供参考。(红虫易引发少数读者不适,这里不作展示请自行脑补)

红虫太多用什么饵料钓(如何扩大红虫的诱钓性)(3)

1

在北方地区,很多老年钓友冬钓时会常备一根青萝卜,切片后可用于钩尖扎虫且上饵的速度较快。然而,很多钓友在尝试后却发现其破虫率依然很高,为什么?实际上,使用扎萝卜上饵也很有技巧性。

首先,扎萝卜最好使用钩条细长、钩尖锋利的鱼钩,如此可避免刺入时出现较大的创口。如袖钩、溪流钩均是冬钓不错的钩型,而伊豆、新关东、伊势尼、丸士等其他钩型钩条较粗效果不及前者。

其次,在扎虫时方位需要拿捏准确。扎萝卜一般是扎在红虫黑头部位的第三个关节处,这一块皮质较厚,刺入后红虫的体液流失较慢不会立即死虫。

需要注意的是,刺虫时动作应干脆流畅、一刺到底、回钩迅速,如此扎虫才能尽可能地保持红虫不死,又能慢慢溢出体液。

红虫太多用什么饵料钓(如何扩大红虫的诱钓性)(4)

这是比较传统的挂法,其他诸如苹果、土豆等理论上均可切片使用,只是质地不如萝卜坚硬,握持感不及后者。

2

如缺少萝卜、苹果等辅助工具需徒手扎虫时,刺入部位可略作调整,通常是在虫体的中间关节部位快速刺入亦可很好地避免死虫。

之所以选择中间关节处,其主要原因是便于手指拿捏。值得一提的是,捏虫时的力度不宜过猛,否则一刺便爆。

较为讲究的老钓手,在扎虫时会选择一根黑头、一根虫身,形态上为一竖一横,如此钩上的红虫会像花朵状较为饱满。

红虫太多用什么饵料钓(如何扩大红虫的诱钓性)(5)

按照以上方法,在保证红虫短时间内鲜活的基础上,单钩挂上三、五只红虫即可施钓。

其目的是利用活体的蠕动结合慢慢溢出的体液形成双向诱鱼,同时红色的虫体在水下较为醒目,更容易被鱼类所发现。

实际上,即便是最好的穿虫效果也仅是延长了红虫的死亡时间,在作钓时仍需主动换饵,不能等其发白后失去诱钓性。

此外,无论是穿钩挂抑或是皮筋捆扎,在使用虫饵作钓时均需要勤逗钓,如八弟般钩饵扔水里不动的懒人钓法,或许亦是失败的原因,所谓鲤鱼怕守、鲫鱼怕逗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或许会有钓友提问,皮筋扎虫是否可以剪破一两只使其流出体液?答案是可以的,只是这种挂饵方式入水即炸,体液在水域中上层快速流失,试问底钓效果哪个会更好呢?

红虫太多用什么饵料钓(如何扩大红虫的诱钓性)(6)

写到最后

那么事情的最后,八弟才明白原来用红虫还有这么多的道道!

备注:文章内容为真实案例并非杜撰。实际上,因钓位或垂钓技巧产生的渔获差异也有些许客观因素。

本文所描述的红虫上饵方式主要是帮助新人钓友,如您有更好建议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分享,感谢阅读。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