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罗汉总共有多少位(佛学中的佛与菩萨)(1)

佛教是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对于佛的信仰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佛教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文化之一,欲认识中国文化,不可不了解佛教和典籍。而繁杂的佛家知识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完全弄懂的,人们走进佛寺看到许多塑像,往往分不清哪些是佛,哪些是菩萨,哪些是罗汉,而常常将佛、菩萨以及罗汉统称为“佛像”。其实,在佛教中佛、菩萨、罗汉是有区别的。就像一个人的天赋有高低,觉悟有先后,智能有大小,根性有优劣一样,是由智慧和悟性所达到的程度来区分的。

佛,是“佛陀”的简称,在梵文中,其意为“觉者”、“知者”、“觉”。“觉”又有三层含义。是指无论智慧与悟性都已达到最高境界的觉悟者。他不仅自己觉悟,而且帮助他人觉悟,使自已和他人觉行共同得到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专业佛教知识。

佛教认为,凡夫俗子,上述三项都缺,毫无觉悟可言;声闻(闻听佛陀言教而觉悟者)和缘觉者(因前世修行的因缘或观十二因缘之理自行觉悟者),缺后二项;只有佛陀才俱备上述三项。小乘讲的“佛”,一般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多得象恒河沙子,不可计算。比如:管过去的有七佛、燃灯佛;管未来的有弥勒佛;管东方的有药师佛;管西方的有阿弥陀佛等。从佛身说,又有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等。

佛教罗汉总共有多少位(佛学中的佛与菩萨)(2)

菩萨是“菩提萨”的略称。在梵文中,意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仅次于佛,是因为菩萨虽能自觉,并发大心愿为众生求最高的觉悟方法与觉悟的道理,却还尚未能将自己与众生的觉悟、行为一起圆满。所以,他们所达到的还只是大乘佛教中的上乘境界。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专业佛教知识。

按大乘佛教修行并于将来可以成就佛果位的修行者,亦称菩萨。其修行只有“自觉”和“觉他”二品位,缺“觉行圆满”,成就次于佛。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对大乘僧侣或居士,有时也可以尊称为菩萨,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也被称作菩萨。

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因为他们比较注重自我觉悟,自我解脱,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个果位即段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

菩萨又称“缘觉’或“独觉”者,比如因见飞花落叶等外缘,触动内心,独自感通生死无常的道理,而进人觉悟的境地。罗汉,又称“声闻”者,是当他听到释边牟尼佛等宜讲佛法的声音。受到启发后才有所觉悟的。只有佛,他是丝毫不借助外力,完全依靠自身的智慧与悟性,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苦思冥想去彻底洞察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的。因此,这三种境界是大不相同的。打个比方说:佛就是博士生,菩萨是研究生,罗汉就是大学生。佛是经历了从众生-->罗汉-->菩萨-->佛的过程,最圆满。

佛教罗汉总共有多少位(佛学中的佛与菩萨)(3)

佛学旨在引导人觉悟、修行,给人自渡与渡人的精神信仰和力量,佛学得以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的主流宗教信仰,必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选择一种信仰,首先要去了解他的发展史,客观看问题,才不易迷信。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佛教罗汉总共有多少位(佛学中的佛与菩萨)(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