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子里经常会有一两个“横”的人,也就是那种“穷横穷横”的人,或者说“我穷我有理”的人这是我之前的看法,或者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但是,韩少功《怒目金刚》这篇小说却颠覆了我的三观,原来小人物的“横”是有原因的,也是有道理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人物典型形象分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人物典型形象分析(小人物的横)

小人物典型形象分析

一个村子里经常会有一两个“横”的人,也就是那种“穷横穷横”的人,或者说“我穷我有理”的人。这是我之前的看法,或者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但是,韩少功《怒目金刚》这篇小说却颠覆了我的三观,原来小人物的“横”是有原因的,也是有道理的。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行伍出生的邱书-记骂了开会迟到的村干部吴玉和,吴玉和于是就跟邱书-记杠上了。这种杠,不是一时的杠,是持续了十几年的不屈不挠的杠,是死不瞑目的杠。吴玉和的这种杠,在一般人或者有地位有名望明事理的人看来可不就是“横”嘛。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小人物吴玉和的“横”。

01 吴玉和的“横”是容不得“背天理,败习俗”。

吴玉和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能写文书、写对联、唱丧歌,在村里可以说是个文人。他认为邱天宝骂他是不对的,是“背天理、败习俗”的。

何以见得?邱天保骂他有违儒家的尊贤敬长。他吴玉和年长邱天保一轮,邱天保骂他是不懂长幼有序,不懂尊贤。吴玉和的娘已经七十岁了,还曾经给邱书记做过饭,邱天宝居然骂他的娘,这是大为不敬,是要遭天谴的。

可见,吴玉和的这种“横”,其实是一种坚守,坚守他的信仰,坚守他认为对的东西。而他坚守的东西,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而不是其他民-族的东西。或者说,吴玉和坚守的是乡村的根,是民-族的根,是中-国的根。而这一点,恰恰是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人们只看到小人物的“横”的表面,根本不了解或者也不屑了解小人物“横”的实质。

02 吴玉和的“横”是对自己尊严的维护。

《礼记》云:儒者,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说到底,吴玉和的“横”是儒家“士可杀不可辱”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也就是吴玉和对自己尊严的维护。

邱天宝在“不当的时间,不当的场合,以不当的方式,向不当的对象撒泼发癫”,在吴玉和看来,这是对他的侮辱,是对他尊严的挑战。于是乎他向邱天宝提出了辞职。辞职是表面,其实是让邱天宝登门道歉,这就是吴玉和维护尊严的方式。

可是,命运彷佛跟他开了个玩笑,而且是很大的玩笑。

其一,他认为邱天宝是亵渎了他的尊严,可是在邱天宝和其他人的眼中,这算什么啊,他们认为吴玉和是小题大做,是无事找事。

其二,他想让邱天宝道歉,可邱天宝却调任他处。等到他踏破千山万水找到邱天保时,却因种种原因打断了邱天保想要说出口的道歉的话。

其三,因为火灾儿子被烧伤需要动手术,已经升为副县-长的邱天保批了一万块钱帮他支付医药费,但他“不受嗟来之食”,宁愿去卖血。最后,因为身体虚空坠入山崖一命呜呼。

小说写到这里,读者会感觉吴玉和太认死理了,是一根经,不知变通。但是当看到收殓时他“大睁双眼,目注苍穹”的怒目金刚的模样时,心中不由震撼了,一个人维护尊严居然可以到这样的程度!当从省外匆匆赶回来的邱天保跪在尸身面前道歉时,天地为之震动,他终于闭上了双眼。此时的我是留下了眼泪的,吴玉和的形象在我心中是可敬的!

03 吴玉和的“横”并不排除善良。

我们以为“横”的人是蛮不讲理的,是穷凶极恶的,但是吴玉和在维护尊严的同时,却处处显露出他善良的本性。

一开始他想让邱书-记上门道歉,其实是想很快原谅他的,甚至还准备了邱书-记爱吃的小腌笋。后来,当他看到邱书-记蒙冤落难门可罗雀时,他主动上门看望并帮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这看似矛盾的做法,其实是吴玉和把“公道”和“私德”分得清清楚楚。在私德这一块,邱书-记伤他太深,他坚决不妥协;而在公道这一块,他认为邱书-记是被冤枉的,他要挺身仗义。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吴玉和这一人物形象是符合儒家思想的。

韩少功塑造的吴玉和这一形象,是发人深省的。这篇小说,让人们去重新审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去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