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是怎么发家的(亿万富豪潘石屹的人生路)(1)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顺流而上,这是手法。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

在中国房地产界中,潘石屹是让人无法忽视的一个另类。与其说他是一个出色的创业者,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天生的商人,在每一次的时代漩涡中,他总能另辟蹊径,上演一出又一出惊险与精彩共存的商业奇迹。

毫不夸张地说,潘石屹跌宕起伏的经历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地产商业史,他的成功与否同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潘石屹是怎么发家的(亿万富豪潘石屹的人生路)(2)

野心勃勃,下海创业

1963年,潘石屹出生在甘肃天水。学生时期的潘石屹成绩向来优异,在18岁那年,他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入中国石油管道学院,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石油部工作。对于许多人而言,或许一生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但显然,潘石屹与普通人不同,在时代汹涌的潮流中,他的野心推动着他前进,义无反顾地投身创业的浪潮中去。北上广向来是充满眼泪与机遇的,或许有人漂泊终生仍无建树,也有人把握住机遇扶摇而上,在时代的眷顾下,深圳成为了潘石屹"梦开始的地方"

1982年,潘石屹放弃了国家分配的"铁饭碗",毅然辞职下海,来到了深圳,当时的潘石屹是所有人眼中的异类,但广东作为率先改革开放的地区,对于潘石屹而言,这片优先并不起眼的小渔村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潘石屹是怎么发家的(亿万富豪潘石屹的人生路)(3)

在深圳奋斗期间,潘石屹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类型的人,养成了对信息的敏锐嗅觉,在1988年,海南省正式成立后,潘石屹敏锐地捕捉住了这次机会,他放弃了在深圳找到的高薪工作,前往海南创业。

并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冯仑、王启富等六人,创立了海南万通,有"万通六君子"之称,他们通过高额借贷炒房产,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净赚一千多万元。

蒸蒸日上的房地产行业,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投入,房地产行业像是一块不断增值的香饽饽,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当越来越多的资本炒作时,房地产界的繁荣外表下,已经不可避免地被泡沫填满——在不到30万人的海南,有近两万家炒地公司。

潘石屹是怎么发家的(亿万富豪潘石屹的人生路)(4)

潘石屹嗅到了危险的存在,他及时收手,将资产变现,并把目光投向了有一定资本基础的北京,其他的后知后觉的海南炒房商只能面对泡沫经济破碎后的一地鸡毛。

成也SOHO,败也SOHO

真正成就潘石屹的,是他提出的"SOHO"概念。在这段创业过程中,他的最好伙伴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张欣。

张欣是不折不扣的海归美女,不仅有高学历在手,还手握金融专业高学历,但潘石屹却已经离过两次婚,并带着儿子潘瑞独自创业。仅仅相识4天后,他们就决定结婚,这一场与风险投资类似的婚姻,确实获得了不菲的回报。

潘石屹是怎么发家的(亿万富豪潘石屹的人生路)(5)

1995年,潘石屹夫妻二人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在人们都将住宅作为私密空间,偏爱舒适设计时,潘石屹石破天惊地提出"商业化住宅"的概念,将家里变成办公室,服务于自由工作者。

这一前卫而另类的概念横空出世,并声名鹊起,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在掌握了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黄金地块后,潘石屹着手构建他的商住帝国。利用在深圳积攒的销售经验,潘石屹极其善于揣摩客户心理。

在他整买散卖的营销理念下,SOHO开盘日即达成了过亿的销售额。在不断的发售招标,连锁化经营后,SOHO成功上市,跻身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商业地产IPO,潘石屹也获得2003年"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提名,一时风头无两。

潘石屹是怎么发家的(亿万富豪潘石屹的人生路)(6)

时代在不断地变化,日新月异的世界造就了新的商机,也同样淘汰了过时的产业,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复兴,潘石屹始终保持最保守的战略方式应对,因此,潘石屹错过了房地产的二次黄金时代,并将SOHO从销售变为自持出租。

虽说这次战略性转型为他带来了15亿的年租金的巨额收入,但潘石屹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市场波动,风评受损

"开发-自持"的观念显然与时代的洪流背道而驰,在房地产销售遍地开花的时代,潘石屹的租借观念并不被资本市场接纳,在房地产事业日渐繁荣时,SOHO股价暴跌,商业价值直线下滑。

潘石屹是怎么发家的(亿万富豪潘石屹的人生路)(7)

站在风口上,潘石屹抓住机遇,创造了商业奇迹,可一旦逆风而行,个人力量在时代的面前,是无比渺小的,面对几乎无法逆转的时局,潘石屹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时代的弃儿。

潘石屹没有束手就缚,在意识到时代的风向后,他也尝试过多种多种方式自救,但许多与SOHO利益相关的资本家,在见证SOHO的日薄西山后都纷纷撤资,自此之后,SOHO开启了售卖模式,而此时的市场几近饱和,潘石屹难有一席之地。

事实上,潘石屹不仅在事业上备受打击,他与妻子的风评同样不佳,在国内捞金后,潘石屹抛售了国内的78亿资产,转而在美国购置豪宅,并接连为哈佛大学捐款6亿、耶鲁大学捐款1000万美元。

潘石屹是怎么发家的(亿万富豪潘石屹的人生路)(8)

由于潘石屹对国外教育事业的过度热衷,他也被人戏称是花重金为儿子买一张高校门票。对于国外出手阔绰的潘石屹,对国内的慈善事业却"斤斤计较",疫情来袭时,一些有家国担当的企业纷纷解囊相助,潘石屹却分文未捐,又一次引发国内民众的口诛笔伐。

对潘石屹而言,较之家国情怀,利益显然更为重要。面对抉择,潘石屹永远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