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文化盛宴】《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联作品选(一):李大钊、陈独秀

【文化盛宴】《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联作品选辑(二):毛泽东、周恩来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1)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2)

前言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重点剧目《觉醒年代》,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作为一部首次全景式反映建党进程的电视剧,该剧集中反映了风云变幻的时代中,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所进行过的种种探索,无数个曾经在历史课本上出现的人物在电视剧里变得鲜活。

《觉醒年代》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为线索,全景展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风云激荡的伟大历史进程,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作为一部讲述重大革命历史进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反映的是宏大主题与英雄人物,但该剧在叙事表达、影像呈现以及拍摄手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明显的创新。

除了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的生动刻画,剧中对新文化运动群贤的呈现也丰富多彩。通过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公开的思潮交锋和文化之争,塑造了不同人物的独特性格和思想观点,更进一步表达出思想的巨变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在不断的探索和碰撞中锤炼出来的。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剧中展现了文化与思想的碰撞,只有改变思想才能救中国,本期推出剧中主要历史人物的对联诗词作品,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带头人,但是传统文化底蕴一样都非常深厚,旨在说明文化变革需要继承才可以发扬。

目录

1915:觉醒年代

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 周恩来

蔡元培 胡 适 鲁 迅 董必武

钱玄同 章士钊 林 纾

黄 侃 沈尹默 吴稚晖

相关链接:

◆《觉醒年代》中的那些大人物,他们后来的结局如何?

◆《觉醒年代》含泪收官,今日之中国,已如您所愿

◆《觉醒年代》落幕:没有花团锦绣的大团圆,只有苦难中的建党初心

◆温文尔雅教育大师与铁血暗杀斗士,哪一面才是真实北大校长蔡元培

◆陈独秀与钱玄同:觉醒年代中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猛将,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

◆觉醒年代:《新青年》的四大台柱,其中两个人既熟悉又陌生

◆觉醒年代:胡适的一生,完美演绎了什么是伪善双标与精致利己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3)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4)

人物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对 联

◎赠北大毕业生

各勉日新志;

共证岁寒心。

◎题寓所

都无作官意;

惟有读书声。

◎赠友

惜竹不除当路笋;

伐薪教护带巢枝。

◎题《越铎日报》

春风吹开锦绣谷;

晚岁犹存铁石心。

◎自题

谟议轩昂开日月;

文章浩渺足波澜。

◎集欧阳修句赠学生郑宾于

高文落笔妙天下;

清论挥犀服坐中。

◎赠杨其泳

夜雨长深三尺水;

春风新上数枝藤。

◎贺刘海粟四十寿

技进乎道,庶几不惑;

名副其实,何虑无闻。

◎挽梁启超

保障共和,应与松坡同不朽;

宣传欧化,不因南海让当仁。

◎挽同盟会员蔡公时

躯壳云亡,亘古精神系党国;

牺牲受辱,千秋气节贯星辰。

◎挽秋瑾

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

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挽鲁迅

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挽陈其美

轶事足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

前贤无愧,定是子房鲁连一流。

◎挽南社社员徐仲可

嫉恶如仇,独对我过事宽容,平生风义兼师友;

多文为富,无片刻暂离铅椠,等身著述付儿孙。

◎挽章炳麟

后太冲、炎武已二百余年,驱鞑复华,窃比遗老;

与曲园、仲容兼师友风仪,甄微广学,自成一家。

◎挽孙中山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挽师陈瑞安

数故乡人物渺然,若志三,若仲容,若平子,死别经年,而今又弱一个;

得天下英才而教,在杭州,在广东,在北京,师承作记,相期共有千秋。

◎挽徐志摩

言语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坐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挽伍朝枢

知宪法精义,在保障民权,以外交手腕,废不平条约,扬历多年党国勋劳真柱石;

握使节美洲,是家门旧事,作公断海牙,亦先德良模,缵承弗替庄严堂构有光辉。

◎挽王昭

维新党人吾所默许,乃不及于难,鹿车南返、鹪巢暂栖,尚有青毡,博得工资同一饱;

自由主义君始与闻,而未能免俗,天足将完、鬼车渐破,俄焉属纩,不堪遗恨竟终身。

诗 词

◎游溪口雪窦和俞寰澄韵(一九三一年九月)

诸公谋富国,野获在兹游。世变看车辙,人生感瀑流。崇楼兴幼学,比户服先畴。洪水怀襄日,山乡尚有秋。

◎题高奇峰画集(一九三一年九月)

吸尽天风与海涛,迸将心力泼生绡。云山滃郁人人见,细入毫芒也不挠。

注:先生居前后面水,自题天风海涛额

滓秽何曾损太清,要从神秘彻光明。非经百炼千锤后,莫使刀圭误后生。

注:先生雄浑之作,非曾有基本功夫者,不许效颦,近编有《画苑》,以教初学。

◎题张坤仪《黄莺啄葚图》(一九三一年九月)

山深四月始闻莺,斗酒双柑又此行。一啄莫非前定事,众雏待哺正嘈鸣。

起句:放翁句。

◎代张继题张坤仪《鹡鸰栖荷图》(一九三一年九月)

东西莲叶镇田田,浥露迎风总皭然。如此清凉新境界,可能割爱到鸰原。

◎案上盆兰(七绝)一九三一年

出谷幽兰并蒂开,如镌碧玉映苍苔。合登檀几充清供,不羡窗前绿萼梅。

◎题赵安之所作国画(一九三二年一月)

黄雀螳螂喜剧过,此间虫鸟复如何。榴花不解参蛮触,活色生香自在多。

二十一年一月题安之先生佳作,即希正之

◎旧作二绝句书赠鲁迅(一九三三年一月四日)

养兵千日知何用,大敌当前喑不声。汝辈尚容说威信,十重颜甲对苍生。

几多恩怨争牛李,有数人才走越胡。顾犬补牢犹未晚,祇今谁是蔺相如。

◎赠陈衡哲一律(一九三九年二月十八日)

女子何渠不若男,如君杰出更无惭。外家文艺经陶养,西学英华久咀含。能为孟坚完汉史,夙闻道韫擅清谈。唱酬更喜得嘉耦,庐阜圣湖数共探。

注:奉赠莎菲夫人,即希俪正

◎挽钱玄同

理想高谈不讳狂,久于大学耀锋芒。古音善演馀杭绪,疑事重增东壁光。开示青年新道路,揄扬白话大文章。可曾手定遗书目,堪与二刘旗鼓当。

注:君曾为刘申叔、刘半农结集遗书,深望君之著作已有自定本。

◎贺马相伯百龄大庆(一九三九年三月十日)

百年自昔夸大瑞,学邃神完更足珍。伏胜授书能启后,武公善谑助亲仁。犹因爱国抒弘论,不为悲天扰性真。愿藉台莱歌乐只,八千常与历秋春。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5)

蔡元培,马少骅 饰

◆剧中人物简介:蔡元培,民主进步人士,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京大学,开学术和自由之风。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6)

人物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 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49年创办《自由中国》。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大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对 联

◎自题婚联

远游七万里;旧约十三年。

◎集顾炎武句七十自寿远路不须愁日暮;

老年犹自望河清。

◎贺程本海祖父九十寿五百里内,人尊大老;九十岁了,心犹少年。

◎挽梁启超

文字收功,神州革命;生平自许,中国新民。

◎挽孙中山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行之非易,知之惟艰。

◎挽刘天华心虚功苦,此才不易得;人亡琴歇,天道果无知。

◎挽岳母江老夫人

故国隔太平洋万里,侧身东望,徒唤奈何,负藉滞天涯,漫劳外母多情,老眼望穿未婚婿;归鞭指蓬莱岛三山,撒手西行,从前已矣,吞声读电耗,徒觉寒灯无焰,梦魂驰赴悦心堂。

诗 词

选自胡适留学日记全编

◎岁末杂感一律

客里残年尽,严寒透画簾。霜浓欺日淡,裘敝苦风尖。壮志随年逝,乡思逐岁添。不堪频看镜,颔下已鬑鬑。

◎夜中尤五聊赖。与诸君夜坐,铁如出小影嘱题。铁如为六年前梅溪同学,今年与余同居,极蒙推解之谊。因占一律,即以赠别:旧雨半零落,犹余郑子珍。灌夫宜忤俗,鲍叔自怜贫。往事都陈迹,新图妙入神。无因一惆怅,送汝大江滨。

◎填写《沁园春》一阕,题吾邑学子八人合影,录之:画里园林,眼中人物,何似故乡?但相逢异地,想看一笑,无端回首,清泪淋浪。酿病轻寒,做愁梅雨,岑寂天涯日又长。还携手,倩写生青镜,图我昂藏。凄凉对此苍茫,都念我尘寰作醒狂。是人家天上,寄愁长统,回肠荡破,赋恨江郎。不朽功名,群贤事业,努力他年惠梓桑。吾衰矣,只旗亭觅句,绮席飞觞。

◎今日有小诗一首:永夜寒如故,朝来岁已更。层冰埋大道,积雪压孤城。往事潮心上,奇书照眼明。可怜逢令节,辛苦尚争名。

◎保民有母丧,以一诗寄之雪压孤城寒澈骨,天涯新得故人书。惊闻孙绰新庐墓,欲令温郎悔绝裾。秋草残阳何限憾,升堂拜母已成虚。埋忧幸有逃名策,柘涧山头筑隐居。

◎今日忽甚暖,大有春意,见街头有推小车吹萧卖饧者,占一绝记之:遥峰积雪全已消,洩漏春光到柳条。最爱暖风斜照里,一声楼外卖饧箫。

◎孟夏

苦热不能做事,做诗一篇,写此间景物。兼写吾乡思。

孟夏草木长,异国方深春。平芜自怡悦,一绿真无垠。柳眼复何有?长条千丝纶。青枫亦怒茁,叶叶相铺陈。小草不知名,含葩吐奇芬。昨日此经过,但见樱花繁;今来对汝叹,一一随风翻。西方之美人,蹀躞行花间:飘飖白练裾,颤颤冰嶙峋。明朝日杲杲,大暑真如焚。还顾念旧乡,桑麻遍郊原。桃李想已谢,杂花满篱樊。旧燕早归来,喃喃语清晨。念兹亦何为?令我心烦冤。安得双仙凫,飞飞返故园。

◎作《哭乐亭诗》人生趋其终,有如潮趣岸;前涛接后澜,始昏倏已旦。念之五内热,中夜起长叹。吾生二十年,哭友已无算:今年覆三豪,令我肝肠断。于中有程子,耿耿不可漶。挥泪陈一词,抒我心烦惋。惟君抱清质,沈默见贞干。似我澹荡人,望之生经惮。去年之今日,我方苦忧患:酒家争索逋,盛夏贫无幔。君独相怜惜,行装助我办,资我去京国,遂我游汗漫。一别不可见,生死隔天半。兰蕙竟早萎,孤桐付薪爨。天道复何论;令我眥裂盰。我今居此邦,故纸日研钻,功成尚茫渺,未卜雏与毈。思君未易才,尚如彩云散。而我独何为?斯世真梦幻!点检待归来,辟园抱瓮灌。闭户守残经,终身老藜苋。

一九年七月十一日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7)

胡适,朱刚日尧 饰

◆剧中人物简介:胡适,24岁,北京大学教授。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8)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9)

蔡元培邀请陈独秀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10)

毛泽东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11)

蔡元培与陈独秀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12)

胡适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13)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14)

胡适与夫人江冬秀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15)

辜鸿铭

对联题材的电视剧(电视剧觉醒年代剧中人物诗词对联作品选辑)(16)

陶然亭雪中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