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丹心》以李泰和刘贞的中殿册封仪式完美落幕,最后穿插的独白定义了两人复杂关系的本质——在爱情的外壳之下,隐含的是“君臣共治”结构中“圣君”和“贤臣”的理想结合。

导演巧妙地将之转化,在镜头语言上表现为从“穿衣”到“仪式”的画面,皆注重两人的对应、平衡、对称。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

这部剧拍了很多次穿戴服饰的场景,强调仪式感。

还记得第3集分析中提过:一层一层的衣服增添了“重量感”,意味着身在高位所要承受的繁重礼节与责任。

对应第3集的“一重一轻”,或分别举行仪式(独牢宴、祈雨祭)时各自穿上繁重服饰;而结局则是交叉剪辑两人穿衣的特写和全景,强调李泰和刘贞要共同肩负重任。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

再看下面这组镜头,鸟瞰镜头带来了仪式感,构图上始终保持对称,日月、阴阳、圣君与贤臣的平衡。

最后特写两张不完整的脸、各占左右两边,配上代表和谐与希望的绿色背景,表现了势均力敌,既相亲相爱又相互制衡的关系。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3)

君臣观一直是历史题材中常常讨论的主题。编剧通过左相、刘贞的“丹心”,表达了对真实历史中难以存在的“圣君”的理想化追求。

然而圣君并非能够独立存在,所谓“君不可独治”,就像刘贞说的,她要牵制李泰,不让他走向暴君之路。因此需要好的臣子。剧中的两个代表人物,一个刘贞,一个左相。

如果说左相是“表面上是郑道传,实际上是郑梦周”,那么刘贞可能是反过来的!表面是郑梦周,实际上是郑道传?

二郑区别在于对王权的认知。郑梦周的“臣权”来自于对君王的“忠心”,参见左相的一片丹心。左相最终以死守护了李泰的王权,让他避免沦为不孝子被贴满朝鲜八道,挨百姓唾弃。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4)

而刘贞让李泰“头顶利刃”,符合郑道传所认知核心——“王权”来自于“臣权”

具体表现为刘贞复兴士林的同时,又邀请另一股士林势力来制约,分庭抗礼,牵制王权。

而且李泰用了“利刃”、“可怕的臣子”、“政敌”这样的词,说明他很清楚老婆是狠人,如果他不好好表现,地位不保。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5)

“圣君-李泰”和“贤臣-刘贞”的结合,是君臣关系的理想化模式。

上篇讨论过圣君的品质,其实真正具备圣君品格的人物是刘贞,为何又说刘贞是贤臣?

主要原因是,她的一片“丹心”就是要走父亲的路,辅佐君王成为圣君。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6)

从剧情设计来说,如果编剧让刘贞当圣君,李泰就不能活了,两人爱情无法圆满。而现在的结局是情与权兼得的最佳方式。

或许会有疑问,这不是内命妇干政吗?大妃干政就不行,内宫干政就可以吗?

与大妃不同,刘贞是被赋予圣君品质的女子,不仅借左相之口多次说刘贞有将相之才,下面这段与士林元老相认的戏码再次证实了这点,刘贞是有思想根基的,饱读《小学》、《明心宝鉴》、《论语》、《中庸》这些经书,而且领悟道理不分男女。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7)

这段也进一步明确刘贞的理想圣君之道,是以《中庸》为思想基础的。

“按照上天赋予的本性生活才是为人之道。”这句台词便是《中庸》的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中庸思想主要说的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是教育人们:自我修养到一个至善至圣的理想人格状态,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盛世。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8)

李泰对着王位独白的情节是李泰自我修养的过程,做到自省与慎独

其中,中庸之道的原则主要有三:一就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感觉李泰在第一层,刘贞已经在第三层看着他了。

其实刘贞的人物形象是最高级别,完全理想化的存在,正如她身处一片自然而开阔的绿色环境中,她的抱负也是那样远大的。编剧将这样的形象赋予女性人物,也是对女性意识、女性智慧的宣扬。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9)

因此《红丹心》的主旨,我认为是对圣君的追求,和“君臣共治”的理想化模式。

不得不说,编剧是有点底蕴的,“英华堂”取之于《礼记》,屏风上的劝谏诗出自《诗经》;还有刘贞以《中庸》为思想根基的治世之道。

故事的重点不在于爱情,政斗也只是手段,本质上还是讲君臣伦理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0)

比较有趣的一点,这部剧很喜欢拍人与鬼魂对话

左相&刘学秀——互为宿敌的臣子,士林与功臣,直接了当地表现了“你死我活”的关系。

刘贞&父亲、李泰&母亲——血缘相承的关系。刘贞继承父亲遗志,李泰学母亲服毒求生。

李泰&左相——既是政敌也相互依存的君臣关系。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1)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2)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3)

尤其左相这个人物笔墨占比最多,左相与李泰的君臣关系始终是矛盾又统一的,前期左相手段强硬,把李泰控制在手心,随着刘贞的加入,左相的权力地位被削弱,得到制衡,到最后跪在李泰面前,面朝阳光,象征完全臣服于天子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4)

左相&李泰,李泰&刘贞,这两组关系最大差别在于“信任”,好的君臣关系需要信任,而左相反复说不信任李泰,觉得他无德。

即使这样,还是没废黜他,而是手把手地教导,李泰也学得有模有样,不仅学了君王之道,把权谋那一套也学来了。

两个人的关系除了君臣,也有一点像师徒、父子。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5)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6)

在左相死后,李泰第一反应是“这么简单就死了?”没有真实感;去了一趟丧礼有实感了,回来跪地痛哭。

按说左相是最大的政敌,又是把他父母逼上死路的人,这样一个人终于死了,他没有觉得痛快,而是空虚、伤心。因为怨恨也是种情感,是可能支撑着一个人活下去的强大力量。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7)

反过来想,或许这么多年,左相就是要让李泰怨恨他呢?就像他对自己儿子说的那句话。

不信任李泰的左相,最终用死完成了他对君王的忠心,而信任李泰并坚定站在他这边的郑义均,选择了违背王命——下面这个镜头均的脸隐藏在黑暗中。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8)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19)

两种忠臣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选择,这正是人物的复杂与多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

均选择了捷径,但这正是刘贞害怕李泰走的那条路。

刘贞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路是什么而选择不走吗?是不知道政治为何物而不走吗?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0)

因为动机、立场、理念、选择不同,每个人都走向了不同的路。

大妃的爱恨情仇使她走上了孤独终老的路。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1)

身后“耀眼”的不是权力,而是那份错付的痴情。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2)

最爱之人死在自己眼前,却没有出席丧礼的名分,自己求死无门,孤独终老的结局才是对大妃最大的惩罚。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3)

对应到第5集,左相去找大妃,当时大妃也说了“洗手做羹汤”那番话,而左相后退一步,当时落花仍鲜艳,如今只有满地枯叶。

可是当左相中箭,这一次镜头特写他的脚向大妃迈出了一步。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4)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5)

为了权力而选择后退的“恋心”,在将死之时才能靠近一步。

当时第7集唯美的慢动作落水戏之后,大妃说:“每次你都会救我的不是吗?”

那篇分析中我写了这样的话: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6)

一切都有迹可循,合情合理的悲剧宿命。

左相最后一番遗言让两人的爱情显得更加悲切。比起表达爱意,恳切地希望对方活下来,明显更有力。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7)

如果再来一次,左相还是会选择权力而放弃恋心的,这是他的执着。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8)

另外,这部剧其他人物塑造的完成度也很高。背后默默支持左相决定的贞敬夫人,放弃了作为女人的权利,成为了家族的元首、丧主。懂得取舍,能屈能伸,配得上“贞敬”二字。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29)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30)

还有兵判父女,兵判看着“英华堂”三个字担心起女儿,然而被流放时,女儿真的变得“懂事”起来,说要守护家族,兵判的内心想必五味杂陈。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31)

兵判被抛弃、流放的原因,除了先王时期埋下的对功臣的积怨,最主要的还是忌惮外戚专权,兵判的权力拿得太多了。

从来都是一个人下棋布局,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两人对坐下棋的场面,画面上来看,无论棋盘,还是对坐的水平镜头,都暗示两人的权力关系势均力敌,那怎么行?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32)

说不定兵判那时远远看着左相的丧中烛光,已经预感到了后续结局——这是功臣派集体的惨淡落幕啊。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33)

功臣衰亡、士林兴起,本质上是党同伐异的政治,两派争个你死我活。

可无论哪一派势力变得过于强大,被打压而逐渐缩小的都是王权,然后王又要反抗、复仇、巩固王权,哪里顾得上百姓呢?

循环往复,李氏王朝就在王权与臣权之间的斗争和内耗中走向衰败。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34)

对于这样难解的君臣伦理悲剧,《红丹心》展现了批评性思考,并寄予了高度理想化的圣君与贤臣“君臣共治”模式。

背后的深意,早就隐藏在最初的海报中!

在“一家独大”的功臣派代表选手左相,以及“卷土重来”的士林派代表选手刘贞之间,身为君王的李泰只得“夹缝中求生存”······三人形成的三角型本该是稳定的结构,但倾斜镜头暗示着权力的失衡······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35)

从开篇到结局,导演的镜头语言都细节满满,唯美大气的视觉风格呈现出电影质感,是真正的用镜头说故事;编剧不负所望给出了理想的结局,尤其在立意、叙事结构与人物塑造方面,笔力不俗。

铁血丹心人物分析(红丹心大结局镜头语言分析)(36)

当然也不能忽略演员们的深情演绎,明明黑眼圈和病态脸色都是剧情所需来着,白白被误解了那么久的准啊······

最后,希望我的镜头语言系列分析能将制作组对于艺术的“一片丹心”如实传达给喜欢这部剧的大家!

我们就用李准下班的心情,轻快地和《红丹心》告别吧~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往期阅读:《红丹心》13-14集镜头语言分析,结局HE还是BE?王是暴君吗? 《红丹心》11-12集镜头语言分析,十月暗藏玄机,大妃的深层悲剧 《红丹心》9-10集镜头语言分析,新棋局隐藏信息?成为圣君的关键 《红丹心》7-8集镜头语言分析,影子揭左相目的,姜汉娜逆转局势 《红丹心》5-6集镜头语言分析,权力还是恋心?张赫会是忠臣吗? 《红丹心》3-4集镜头语言分析,巧用对比,看懂博弈中“自充手” 《红丹心》电影质感细节隐喻,镜头语言分析,214预言惊艳落花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