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中观众们屡次被“大女主”的虚假概念蒙蔽,渐渐生出对这类概念和剧作的不信任。

事实上,《长歌行》虽然并未突出强调“大女主”关键词,却真正在常规的古偶内容之外,完成了一条荡气回肠的女主成长故事线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2)

《长歌行》改编自漫画,保留了致敬漫画的内容。

形式上很独特,设计上也很巧妙,在情绪表达上更是有和真人戏份相辅相成的双重效果

当然,“致敬漫画”不意味着实拍场景的偷工减料。

恰恰相反,《长歌行》的战斗大场面从拍摄布局到剪辑呈现,都非常可圈可点。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3)

比如㮶州城下大战的场面,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无论是整体大场面还是细节情绪,都很有记忆点。

狼师鹰师人马压阵上前,整齐划一的队伍形成的压迫感很强烈。

登云梯依次架起,对方人马飞上城楼,动态的观赏感在线、场面节奏的紧张感也很抓人。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4)

短兵相接、血肉相搏的画面,更是将节奏和故事又推进了一层。

短短一段戏份,就可以看出剧目花费不菲、且剧组的能力在线。

更值得注意的是,此后剧情的多次反转、悬念层出不穷,悲剧发生、核心角色成长线很动人,一明一暗两条师徒线,群像饱满、泪点感人至深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5)

1. 明线的师徒情。

虽然战斗获胜,但㮶州孤城被围,情况依旧非常被动。

李长歌身边一路相依为命的小徒弟阿窦,主动请缨,愿意从下水道出城送信,却不幸被敌军截获。

阿窦以诈降为由,让敌方将他带到两军阵前,找机会将重要情报告知长歌,不幸被敌军斩杀。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6)

如此年轻,如此勇敢,如此悲情。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胆识和机智,短短相处却有这样高密度的“共生死共事共大义”内核。

阿窦身死,长歌恸哭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7)

这段为私的江湖性质的师徒情,在最后时刻,化作为公的庙堂性质的家国大义。

愤怒至极的长歌杀出城墙、血战一场,只来得及带回阿窦的尸体。

阿窦倒下的画面,从三次元的真人变成二次元的画面,白色的唯美少年、凄美悲壮的伤感氛围,都是很成功的“影视剧加漫画”设计。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8)

2. “暗线”的师徒传递。

㮶州刺史公孙恒,也是李长歌成长路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两位虽然没有师徒名分,但却是另一种意义上以生命完成价值传递的师徒。

长歌原本宁死不降,筹谋种种计策、希望能奋力一搏;而公孙恒告诉她重要的不是这座边塞小城,而是城里的人。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9)

倾尽所有焚城,让百姓们流离失所、孤苦无依,这样的“惨胜”当真有意义吗?

所以,前隋降将、大唐一方重臣公孙恒,宁愿以自己的人头为贺礼向阿诗勒部献降。

有句台词特别戳人,“能将㮶州城百姓的姓名托付给大唐的郡主,以全仁义,于我而言也是善终了。”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0)

隋唐两代恩怨消弭,大义高过阵营之争的欣慰感,托付一城百姓的信念感和传承感,都在其中。

李长歌最终被他所感动、所点化,她怒吼你做的这些谁知道谁会感谢,公孙恒夫妇以死明志:不是为了要被人知道被人感谢,而是为了心中的道。

沉湎于为自己的私人仇恨报仇的李长歌,在朔州城一战之后,变成了真正的大唐女儿李长歌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1)

公孙恒灵前,长歌回眸:我已失家,不能再失大唐。

人物越来越惨烈的悲情,和越来越清晰、强大、坚硬的“要保护大唐”的信念感,都具体可感。

这是《长歌行》超越普通古偶剧作的地方。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2)

3. 动人群像。

公孙恒和长歌的故事中,几位配角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公孙恒身边的老管家秦老,是一位“扫地僧”式的高手。

见识卓绝、眼光毒辣,看似不起眼、其实很有乾坤。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3)

另一位年轻人绪风,则是典型的青年热血角色。

一段很有意思的内容,是公孙恒间接表明要以身殉城的托孤场景。

交代身后事,但没有言明自己去意已决,以尽量家常闲话的方式来交代自己对幼女的挂念、对妻子的亏欠。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4)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中饭桌上众人不同的反应。

公孙恒身边的这位年轻人绪风,完全没有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沉浸在此前战斗胜利的欢乐中。

李长歌虽然不似他这般心大,但也未能参透公孙恒的真正底牌。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5)

老管家秦老,从一开始就已经敏锐察觉了自己主公的话中话,他知道他在托孤、在交代后事。

公孙恒的妻子,起初也并不敢完全确认他的心意,但几次之后她终于明白了这是诀别之言。

不同个性人物的不同反应,这这段戏有不同的反应层次,细节很丰富、角色很饱满。

塑造角色个性、同时推进情感。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6)

因为有扎实的铺垫和埋线,此后公孙恒的夫人以身殉他,陪他一起为朔州城而奉献自己的桥段出现,才不会显得突兀。

其中种种细节也很值得关注,比如挥剑自刎时,公孙恒的血溅落在夫人最爱的花上。

这个意象,白红对比、视觉效果明显,无情之物仍生、有义之人已亡,情绪冲击力更是到位。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7)

短短几集朔州城的戏份,剧作通过一个个角色的悲剧,完成了对女主成长线的清晰构建,更完成了对家国大义、个人仇恨和群体情感对复杂议题的思考。

一个很吊诡的议题,是“古偶就只有cp感可看”吗?

如今观众也好、评论也罢,对古偶剧作的期待似乎都只是cp感。

(没有说《长歌行》cp感不行的意思,而是说这部剧不仅仅是cp感)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8)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19)

因为习惯了“剧作品相不好只有cp能嗑”的自我矮化的特供,所以很多受众对立体的角色塑造、人物的灵魂路线成长历程都不敢怀抱期待。

但《长歌行》并不止步于所谓cp感。

开篇只用了不多的篇幅,就真正立住了一个“狠强惨”的李长歌。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20)

所谓“虐”或者“燃”,时常是剧作偷工减料、用单薄手法来催化观众情绪的惯用伎俩,但《长歌行》真真正正用一段又燃又惨的故事,拍出了悲情女孩从仇恨走向守护的成长线。

如悲吟,如长歌。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21)

永宁郡主李长歌,这个名分,经历了从实到虚再到实的三层转化。

此前她是永宁郡主,那是血统和身份的天经地义:她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依赖父辈而成为千金之躯。

此后太子李建成身死,李长歌沦为通缉犯:她什么也没做错,只因为是李建成的女儿就要刀头舔血被牵连;

古偶之光是什么意思(古偶之外的野心和格局)(22)

再后来,㮶州城中的都尉李十四,捧着公孙恒头颅去献降,被误会、被扔菜叶、被绑在集市上接受万民唾骂的李长歌,才真正长成了一个有担当的大唐郡主:于社稷有功,于黎民有情

你看,迪丽热巴的《长歌行》,才不是一部没野心没格局的普通古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