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谈电影,说起《后会无期》,我说我看电影只是看个热闹而已,她说《心花怒放》看热闹还能想通,《后会无期》怎么看热闹。

《后会无期》看过去好久了,前几天又看过一遍,刚看完的时候颇有感触的,我相信稍有经历的人看过之后都会有所感触的,因为这一路走来总会有很多人我们很难再次见到他们,或者已经不可能见到他们了。85后这一代人大多是听着朴树、高晓松、老狼、许巍、周杰伦等这些人的歌,看着韩寒,郭敬明的书渡过中学时代的,在《生如夏花》之后,时隔几年,朴树再次执笔创作《平凡之路》,依然那样抑郁,超喜欢这首歌,就像当年疯狂的喜欢《白桦林》一样。抑郁过的人都会懂的。

从今往后会无期的人(致我再没见过的人)(1)

昨天休息,当我一觉醒来天还没有黑的时候,我想夏天就要来了,可我已经25岁了。但是我依然不知道25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依然不知道自己25岁应该做什么,我依然不知道自己25岁该向哪里走,我依然不知道爱情、事业和婚姻究竟在哪里。我只知道我已经25岁了,时间在一白一夜的交替中竟如此之快。

我该以怎样的心态去总结自己已经悄然失去的25年?我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度过我以后的日子?我想大多诸如我类的泛泛之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当下的过的生活马马虎虎却总纠结于过去的林林总总,而把最大的希望寄托给了明天。我从来没想过一个人工作了3年竟然还会感到迷茫,更没想过一个人还在迷茫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已经都25岁了。

从今往后会无期的人(致我再没见过的人)(2)

很久以前就想写一些人一些事,都为他们想好了名字:《那些不能随风的往事》,却总觉以很多很多的借口没有动笔,现在想写了才发现很多很多事情都已经模糊不清了。以前总觉得很多人很多事对自己很重要很重要,会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却发现这些终究敌不过时间。如果现在还不能用笔记下来,那么我想可能就真的云淡风轻了。

在自己过去的25年里,有17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生生涯是一个人最重要也是最美好的时光。关于幼儿园的记忆最清晰就是第一要去上学生怕迟到早上六点多起床跟着上小学的姑姑一起去学校,到幼儿园才发现连大门都没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紧随身后妈妈陪我在幼儿园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幼儿园的老师八点来把门打开,因为我怕会迟到死活不肯随妈妈回去在家再待一会会。再就是课间两队人马再校园“厮杀”的场景,又一次我们这方的“老大”把对方的“老大”光秃秃的小头上打了一竹子,就是用来作扫竹的那种细竹子。我亲眼看到对方的“老大”白白嫩嫩的光头长出一条红印的情景,然后那小孩就抱着头哭着回家了。至于后来学校处理了没有,是怎么处理的我全然不知到了。还有就是在外面玩游戏的时候老师都让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就是男生拉拉一起女生拉一起,每次男生女生往一起拉的时候都让人很纠结,通常都是女生给男生甩出来一点袖口,让边上的男生拉住。有一次我倒霉拉在了男生的边上,然后当我去拉女生边上和我一样倒霉的女省的袖口的时候没拉住,而其他小孩一用力让那个和我一样倒霉的女生摔倒了,哭了。结果我们的女汉子班长过来就给我腿上踢了一脚,当时给我疼的差点没哭出来。当大后发现我的腿不是很直,我在想是不是和那一脚有关系。去年回家听说那个女汉子班长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了。而关于幼儿园课堂上的情景我却没有丝毫印象。

从今往后会无期的人(致我再没见过的人)(3)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关于考试的印象,那年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们班主任是我一个堂爷爷,而那次考试我好像只考了46分,那时候对考试的分数好像没什么概念,当最后他老人家把60分以下的同学叫到讲台上每人手上打了几下板子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可能考的不好,但是直到我站在讲台上挨了打之后我还弄不明白46分和60分有什么区别,不都有一个“6”的吗?

我忘记了我不喜欢写作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从周一到周五的中午我基本上就没有回家吃过午饭,因为那时候老师规定如果作业写不完的话中午吃饭的时候要留在学校继续写。还有几次因为写作业的事甚至不想上学了,逃了一天学之后就被爸爸妈妈知道了,第二天早上依然不想上学,硬被妈妈拉起来把书包挂我脖子上在后面赶着我去学校,在路上我想妈妈可能跟着跟着累了到半路上就回去了吧,我就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却发现妈妈始终跟在我身后不远不近的地方。走过一个转弯处好久回头一看,果然,妈妈不见了,我就又往回返,刚走到刚才那个转弯的地方,突然妈妈就冒出来了,给我屁股一顿打,直到我哭着求妈妈别再打了并保证要好好上学,妈妈这才住手。也从此打消了我逃学的念头现在想来那时候妈妈也真不容易,觉得那时候特对不起妈妈。可是作业依然没有好好做,依然会经常被老师留在学校不让回家吃午饭。刚开始大我两年级的小姑姑中午会带饭给我吃,到后来小轮到我两年级的弟弟,再后来弟弟长大了些觉得丢人也不好好给我带饭了,再后来我早上走的时候就给自己在书包里塞一个馒头,就这样一直到上初中。

之前看到电影《一座城池》,竟感到惊喜,韩寒的小说改电影了。毫不犹豫的点开,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虽然如此,今年我还是义无返顾的看了《后会无期》,除了对韩寒的热衷,还因为海报上的一句话:连世界都没观过,谈什么世界观。看完之后,感觉比《一座城池》好出很多,虽然风格还是那种黑色的幽默。

从今往后会无期的人(致我再没见过的人)(4)

我想93后很难对这部电影有所感动,因为他们很少有人经历过身边的人走着走着就永远再也见不到了的情况。我的手机通讯录里有203位联系人,有些人从来没联系过,甚至有些人的电话号码都换过还几个了。事实上一直都是在添加联系人,从来没有删除过,很多人也并不是为了联系才添加的。为的是帮自己多存一份回忆。一个人的时候我会翻这些名字,一个个面孔一段段回忆就会浮现在脑海里。

电影主题歌同名歌曲《后会无期》也很棒,平静,哀怨,真实。

后会无期,有些人注定不会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