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一明一暗两条线,明线就是宝黛钗的爱情纠葛,读者看得清清楚楚。暗线就是元春在后宫的得宠与失宠,还有贾家在朝廷上的得势与失势。这条暗线交待得比较隐晦,但我们仔细分析,前后对比,还是能找到线索的。关键的一点,就是贾家先后进行的两场葬礼。

红楼梦元妃为什么退步(红楼梦里的元妃)(1)

林黛玉进贾府时,作者通过黛玉之眼,交待了贾家宁、荣二府的富贵奢侈。但是,贾家人吃什么,用什么,有什么大的规矩礼数,这只是静态描写。接下来,曹雪芹又通过一个葬礼,写出了贾家的富贵至极、权势熏天。

谁的葬礼呢?就是宁国府大爷贾珍的儿媳秦可卿的葬礼,这是作者给读者描写的贾家第一件大事。本来葬礼是给死人办的,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可是经过曹雪芹的描写,却写出了贾府的热闹,贾府的权势和富贵,除了贾宝玉吐了一口鲜血,“贾珍哭得泪人一般”,并没有什么悲伤表现在贾家人的脸上。

红楼梦元妃为什么退步(红楼梦里的元妃)(2)

宁国府的当家奶奶死了,各府的亲朋故旧皆来凭吊。首先是四王八公,侯伯将军皆来路祭,据书中描写: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理国公柳彪之孙、齐国公陈翼之孙、治国公马魁之孙、修国公侯晓明之孙;缮国公之孙石光珠。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定城侯之孙、襄阳侯之孙、景田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堂客算来,亦共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顶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十余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红楼梦元妃为什么退步(红楼梦里的元妃)(3)

贾家不过死了一个孙媳妇,这么多王公侯伯却来捧贾家的场,真是太不寻常了。问题是,当今皇上却没有一点表示,连道圣旨都没有,你说怪不怪。在帝都,天子脚下,几乎朝廷上一半的高官要员,都去贾家私会,而皇帝却毫不知情,这可是犯了朝廷大忌啊。

如今太上皇还在,四王八公皆是太上皇的人,他们明显是不把当今皇帝看在眼里啊(或许有人会奇怪,红楼梦里怎么会跑出一个太上皇?第十六回,贾琏提及元妃省亲时,曾亲口交待太上皇的存在)。

红楼梦元妃为什么退步(红楼梦里的元妃)(4)

为什么秦可卿死后,贾元春突然被封为贤德妃?还不是因为新皇帝看到太上皇一派的四王八公,通过秦可卿的葬礼私下聚会,向他示威,所以才不得不暂时示弱,将贾元春封为贵妃,以安抚太上皇一派。

可是到了第六十三回,贾敬死了之后,朝廷上两派的斗争形势却逆转了。太上皇失势,新皇帝得势,元妃在后宫也就跟着失宠,贾家自然也大不如前了。在“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这一回,贾敬死了,贾家又办了一次葬礼。

红楼梦元妃为什么退步(红楼梦里的元妃)(5)

与秦可卿的葬礼不同,这一次皇帝并没有不闻不问,而是主动下了一道:【原来天子极是仁孝过天的额外恩旨日: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入都,恩赐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钦此。】

在秦可卿的葬礼上,皇帝没有下旨,你们四王八公私自聚会,向我示威。当时我没办法,只得暂时向你们屈服,可今时不同往日,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红楼梦元妃为什么退步(红楼梦里的元妃)(6)

皇帝的这道圣旨,可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他说“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潜治词就是说:我看看谁还敢去祭吊,现在去贾府的,就都是贾家的死党了,我马上就会找你们秋后算账的。果不其然,其后不久,元妃在后宫失宠,没多久就不明不白地死去,贾家也紧接着被抄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