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物品食用(野生蘑菇不要随便吃)(1)

野生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有“素中之荤”的美誉,是一道山珍美味,备受很多人的喜爱。很多人喜欢采食蘑菇,不过有些享受到了蘑菇的鲜美,而有些人却吃蘑菇吃进了ICU(重症监护室)。

武汉一中年男子,于2018年6月2日12时左右进食两碗自采蘑菇汤,6月3日开始出现腹泻、呕吐,呕吐10余次,腹泻20余次,呈黄稀水样便,伴乏力,无里急后重,无腹痛,6月3日23:07就诊于某区人民医院,考虑为“毒蕈中毒(即毒蘑菇中毒)”,予以输液等治疗后,中毒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于6月4日就诊于武汉市某大型三甲医院急诊科,完善相关检查,也诊断为“毒蕈中毒”,考虑患者病情非常危重,为求进一步的监护与治疗,所以转入该院ICU,医嘱予以抗凝、护胃、护肝、护肾、促肠蠕动、抗炎、降颅内压、抗感染、安神、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物品食用(野生蘑菇不要随便吃)(2)

什么是毒蕈中毒?

蘑菇是一类真菌,又称为蕈。毒蕈是指有毒的野生蘑菇。我国已发现有190多种毒蕈,其中引起人严重中毒主要有10种,分别是白毒伞、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和鹿花蕈。毒蕈主要致病物为其所含毒素,毒蕈中毒素的毒性较强。因为毒蕈在外观上与无毒的食用蘑菇很难做出区分,容易被误食,且一旦被误食就会导致中毒,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如肝、肾损害),常常危及中毒者生命,由于没有特效解毒剂,毒蕈中毒的死亡率极高,而且往往表现为家庭聚集性中毒的特点。

毒蕈中毒患者有哪些主要症状?

(1)胃肠型:误食毒蘑菇后10分钟至2小时出现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等,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

(2)神经精神型:如:幻听、幻视、谵语、昏迷、惊厥、抽搐等。

(3)溶血型:潜伏期为6小时至2天,最初时主要表现为肠道症状,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严重者甚至因急性肾衰而死亡。

(4)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病情凶险,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肝、肾损害最为严重,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

如何解救毒蕈中毒?

(1)若误食了毒蘑菇,应及早送医院治疗。如在离医院较远的地方,家人应首先让误食者口服大量浓茶水、牛奶、甘草水等,然后用食指抠喉部催吐,再紧急送到医院治疗。

(2)胃肠型的患者:在初期进行催吐(最好在4小时内)、洗胃和导泻等加速毒物排出,此外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3)神经精神型中毒的患者:如果是含毒蝇碱的毒蕈中毒,出现毒蕈碱样症状(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恶心、腹痛、多汗、流涕、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等),可使用阿托品或盐酸戊乙奎醚。如果是含异噁唑类衍生物的毒蕈中毒,出现精神错乱,幻视等症,可用镇静剂等;由毒牛肝菌中毒引起小人国幻视症等精神症状,可按精神异常处理。

(4)溶血型的患者:可合用泼尼松、可的松、小苏打等;严重贫血者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输血治疗。

(5)肝脏损害型的患者:可应用巯基解毒药(如二巯丁二钠、二巯丙磺钠)。

(6)肾衰竭的患者:可采用透析疗法,对大多数毒蕈生物碱的清除有一定作用。

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物品食用(野生蘑菇不要随便吃)(3)

如何预防毒蕈中毒?

(1)无识别毒蘑菇经验者,不要自采蘑菇食用。有毒野生蘑菇类常具备以下特征:色泽鲜艳度高;伞形等菇(菌)表面呈鱼鳞状;菇柄上有环状突起物;菇柄底部有不规则突起物;野生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2)要精心加工,清洗要认真,腐烂变质的蘑菇不食用,烹调时必须炒透煮熟。

(3)一次不能食入过多的蘑菇,而且吃蘑菇时最好不喝酒,因为有些毒素在酒精作用下,会加重中毒症状。

#清风计划# #蔬果表白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