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了一次“国人暴动”。关于这次“国人暴动”的性质,后世学者作了不同的认定,或认为是平民起义,或认为是工商业者起义,众说纷纭。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来看一下“国人”指的什么。
西周对全国实行“国”、“野”分治统治方式。周代的城邑一般有两层城墙,从而将城市从内到外分别为城和郭,住在城内的人称“国人”。
由于贵族内部分化严重,很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随着社会地位的下降,和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和社会下层的一般平民杂处,其中以平民为主,成了“国人”的一部分。住在“国”中的奴隶不能算作国人。
这些人,尽管具有自由的身份,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要依附于贵族。他们与各级贵族既有联系,又相对立,加上来自不同阶级,成为多种社会矛盾的汇合点。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国人”即国中之人,主要由公卿大夫、士和工商组成,而主体为公卿大夫、士等奴隶主贵族集团。
而“野”,也称为鄙、遂,指的是城外被征服的广大农村。这里分布着被征服族的农村公社、氏族部落等。于是,居住在“野”中的,就被称为“野人”或者“鄙人”。
“国人”与“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国人”有参政进仕、当兵、受教育等权利,而“野人”没有。此外,“国人”与“野人”在受剥削的程度上也有所不同。
因此,“国人暴动”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百工和商人为反抗(周厉王)过度勒索而起义,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事件,即周朝社会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贵族的一次阶级斗争。
另一种认为并非平民造贵族的反,而是诸侯公卿士大夫挑战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来讲,就是共伯和、召伯虎、周定公、瑞伯、凡伯等王室改良派重臣,利用民众不满情绪精心策划了此次造反,侧面反映出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
至于哪一种正确,还要看一下“国人暴动”的背景。
周厉王时,朝廷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和睦。他一边不断南征荆楚,逼得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奋起反抗;另一边还要防御西边游牧部落偷袭。连年征战,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为满足自己的享乐,周厉王还听从荣夷公之见,推行“专利”政策。朝廷向那些在利用山林湖泽谋生的百姓征税,百姓不满,怨声载道。
为压制百姓的言论,周厉王让卫巫监听百姓的言论。残暴不仁的卫巫,滥施刑罚,国人从此在公开场合什么也不敢说,只能以目示意。召公劝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不听,还因能堵住百姓之口而兴奋不已。
在高压政策下,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表面了百姓还是十分顺从的样子,其实不满的情绪已经越来越高张,最终终于激起镐京里“国人”的反抗。
周厉王无法,为保命,赶紧带着亲信从镐京出逃,沿渭水河岸,一路逃到彘(山西霍州),后来就死在了彘,“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
可见,冲进王宫的“国人”包括了平民贵族。不过,话又说回来,此次“暴动”也应该有诸侯公卿士大夫的参与。当周厉王仓皇下令,命军队前来镇压时大臣们的回答却是:“我们周朝士兵都来自于国人,因此国人就是士兵,士兵就是国人。如今国人都暴动了,到哪里去调集士兵?”
还有,当“国人”冲进王宫时,周厉王已逃走,但百姓们激愤难平,于是将矛头转向太子姬静,为什么要放过诸侯公卿士大夫呢?
不过“国人”想杀太子姬静,是暗中“参与”的诸侯公卿士大夫们始料未及的。召穆公随即把姬静藏到自己府上。国人获知立即冲到召穆公家,要他交出太子。为保住王太子,召穆公只能将自己之子代替王太子。《竹书纪年》中记载:“(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太子姬静这才躲过一劫。
厉王出逃,国不可一日无君。周定公和召穆公召开贵族会议,经过商议:政事暂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管理,重要政务则交六卿合议,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