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要问我国古代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有哪些,您可能会掰着手指头数,大泽乡农民起义,西汉绿林农民起义,东汉黄巾农民起义,唐代黄巢农民起义,宋代的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江起义,方腊起义, 钟相、杨幺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清代的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他们对暴政、反动统治忍无可忍,揭竿而起。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是怎么回事?

围师遗阙来自哪个典故(篝火狐鸣是怎么回事)(1)

鱼腹丹书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10年),胡亥当上了皇帝,但大权实际上操纵在赵高手中。

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今北京密云),由陈胜、吴广担任屯长(戍守队伍的小头目),带领900多人的穷苦农民到渔阳去防守,当队伍走到大泽乡(今安徽宿州)时,遇见连绵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前行,只好暂时驻扎下来。

陈胜、吴广负责带领队伍按时到达,胆敢延误,按照秦时酷法,脑袋统统搬家。

面对死亡威胁,陈胜、吴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难道我们一个个就白白去送死吗?

“不能坐以待毙!”二人商量后,决定起义!

为了让900多名兄弟认为是正义之举,是顺应天意而为,陈胜、吴广将一块事先用朱砂写好的“陈胜王”绸布条塞到鱼肚里,当烹调时,发现了“丹书”,大伙惊讶不已。

到了晚上,吴广又悄悄地到附近祠堂里,点起篝火,装着狐狸的叫声,喊“大楚兴,陈胜王”,睡梦中被惊醒的戊卒听到叫声又惊又怕。

戊卒思忖着,“鱼腹丹书”“篝火狐鸣”显灵了,大楚即将取代暴秦,陈胜就是王

农民起义叫“揭竿而起”,为什么?

围师遗阙来自哪个典故(篝火狐鸣是怎么回事)(2)

陈胜、吴广见时机已到,就对戊卒大喊:“弟兄们,我们已经延误时期,再去必死无疑,大丈夫不死则以,要死也死个名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大伙都明白,与其人头落地,不如造反起义,都同意追随陈胜、吴广,听从他们的号令。

由于没有“九长九短”十八班兵器,戊卒们就砍树干,以棍棒做刀枪。

随着陈胜的一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揭竿而起,陈胜、吴广带领着900多名戊卒,高喊着“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反了。

义军势如破竹,连克数县,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声势浩大。

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是哪一个?

随后,陈胜、吴广在陈县(今河南睢阳)建立了张楚政权,国号“大楚”,并推举陈胜为王。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最终被秦将章邯所败,坚持六个月就失败了,陈胜本人也被车夫庄贾所害,葬于芒砀山。

围师遗阙来自哪个典故(篝火狐鸣是怎么回事)(3)

大泽乡起义

但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张楚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明朝政治家郭正域也曾指出:"自古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秦之强盛,兼并六国,卒之扰乱天下者,非六国也,乃陈胜、吴广一二小民也。"

司马迁也高度赞赏陈胜、吴广的首创革命之功。在《陈涉世家》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

“世家”,作为传记的一种,主要服务对象是王侯将相。在司马迁看来,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作为反抗暴力统治的“首创”精神非常值得点赞,认为陈胜首事反秦,又曾建立“张楚”政权,虽然只有短短的6个月,但具有非常之功,作为特例,被列入《史记》三十世家之一。

陈胜、吴广的国号,为什么叫张楚?

围师遗阙来自哪个典故(篝火狐鸣是怎么回事)(4)

一个“楚”字,引发了笔者无限的思考,楚不仅有“楚王问鼎”(楚庄王有企图夺取天下的野心),还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国虽被秦灭,但楚国遗民还有如此铮铮誓言,足见楚人之“蛮横”。

在这里,现代词“豪横”显然不够味!

楚民的“蛮横”还表现在,当年楚民不服周天子,周昭王视察楚地,楚民将其船舶动了手脚,直接让其沉船喂鱼!

春秋时期,楚庄王一鸣惊人,率先称霸;战国时期,楚国疆域最广,一度使诸侯朝秦暮楚,也曾是最有实力灭秦的国家。

楚被秦灭后,不管是陈胜的张楚,项羽的西楚,都寄托着复兴楚国的情怀。

项梁更有意思,在陈胜死后,直接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也尊为楚怀王(孙子用爷爷的名号),复建楚国,楚怀王作为天下共主。在这杆旗帜下,项羽、刘邦率兵灭了秦朝,也算实现楚民“亡秦必楚”的夙愿。

至于,陈胜政权为什么叫张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编更倾向《汉书》说法:“先是楚为秦灭,以弛;今立楚,为张也!”

结语

秦朝如此短命,令秦始皇始料不及,他原本的顶层设计是自己为始皇帝,然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陈胜吴广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尔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青史永垂!

这次起义,也很好的教育了后世统治者,比如汉初,没有了繁重的徭役和严苛的刑法,取而代之的是奉行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社会得到了休养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