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性质,很多学生对惯性的概念理解有偏差。虽然学生认可质量大惯性大,但在学习中自觉不自觉的还认为速度大惯性大,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呢?有哪些方法来进行纠正呢?

纠正措施一:建立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意识

向学生提高通过初中学习,在初中教材中提到有哪些因素对惯性有影响?学生都会说到:初中提到质量大惯性大,也还会有学生说好像还有速度大惯性大。其实,在初中教材中只提到的是质量大惯性大,可而知若还有其它影响因素,教材还是要指明的。既然教材没有指出还有其它因素影响惯性,那就可以理解为影响惯性大的因素就是一个——质量,因此,也就存在了决定惯性大小的惟一因素就是质量。

纠正措施二:建立比较惯性大小的标准程序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显然若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能力强惯性就大,又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难对变速度变化慢,即加速度小)时必须施加相同的力。比如,在运动会上抛铅球,同一名同学改成抛石子,显然石子抛的远表明石子离开手时的速度比较大,而在手中初始加速时的速度都为0,相同的人施加相同的力且作用时间相差不大,可想而知石子在手中的加速度比较大,惯性小,其根本区别在于石子的质量小。

如何论证惯性与速度无关(如何纠正速度大惯性大的错误认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