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全国参与夏季高考招生的高校密集公布学校招生计划的季节,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谁强(中山大学VS中南大学)(1)

中南大学2022年招生计划分析

对于很多名校来说,除学校所在地的招生计划之外,其它省市招生中超过100人计划的省市很少,在大部分省市的计划人数都是几十人甚至是几人。比如2022年华南理工大学在内蒙古42人、宁夏24人、青海31人等,人数都比较少,而中南大学在这几个区的招生规模对比,内蒙古201人、宁夏15人、青海104人,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高校针对不同省市的计划分配迥异,作为部属高校,有一个统一的家长,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这是我们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分配过程中不得不提出疑问的地方。

我们来看看2022年中南大学的招生计划分配,在包含普通类、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艺术类以及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计划中,全国各省市获得的计划总数分布如下:安徽334人、北京20人、福建267人、甘肃273人、广东334人、广西368人、贵州288人、海南78人、西藏23人、河北350人、河南518人、黑龙江128人、湖北244人、吉林138人、江苏169人、江西359人、辽宁133人、内蒙古218人、宁夏127人、青海136人、山东349人、山西285人、陕西224人、上海6人、四川279人、天津87人、新疆258人、云南241人、浙江188人、重庆149人、湖南779人等。

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谁强(中山大学VS中南大学)(2)

中山大学2022招生计划对比分析

中南大学的这个招生计划,除了京津沪、海南、西藏等因为高考生人数较少从而招生计划比较少之外,其它省市招生规模均在100人以上,更有除湖南本地外,另有7个省市计划人数超300人、超200人的省市还有10个,合起来超过200人招生计划的省市达到了18个之多,在国内高校招生中,估计是绝无仅有,除了中南大学,就没有第二所985高校的招生计划是如此分配的。

我们再看广东的中山大学招生计划分配,少于100人的省份有12个,超过200人的省份只有8个,而超过300人计划的省市就只有广东1个。下面大家直接对比:安徽217人、北京48人、福建170人、甘肃108人、广东3630人、广西230人、贵州186人、海南45人、西藏16人、河北132人、河南257人、黑龙江79人、湖北205人、吉林82人、江苏110人、江西219人、辽宁87人、内蒙古58人、宁夏44人、青海49人、山东192人、山西118人、陕西117人、上海38人、四川209人、天津50人、新疆72人、云南172人、浙江114人、重庆142人、湖南228人等。

从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分省市招生计划分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两所学校2022年招生总人数分别为7350和7424人,两校招生规模几乎相当,但分省市计划之悬殊,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当然,还有大家都非常明了的浙江大学,也是一样,虽然其总招生规模只有6000余人,但是浙江本地录取仅“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计划就达到980人,2021年浙江一省录取人数则达到3136人,占招生总人数的一半左右。

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谁强(中山大学VS中南大学)(3)

写在后面

很多的湖南考生觉得中南大学的这种分配制度不公平,可是从笔者来说,从部属高校的层面来说,这种分配方式才是真正的公平所在。一所部属高校,他留给每一个省市的考生机会都比较多,而不是留给某一个省或者某几个省市考生。高考制度的设计,是一个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如果没有了最起码的招生计划分配公平性,那么其流动机制就形成虚设。

让每一个省市的考生都有更多的机会就读每一所高校,减少部属高校的本地招生率,让该地的考生更多地走出来读其它的高校,形成一种全国人才培养的良好流动机制,这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公平性的体现,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