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方面坚持探索,特别是在各学科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实践方面积累了的宝贵的基础经验,阶段性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智慧教育课内外一体化流程的案例成果。

该成果依托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线上线下教育融合难点与突破路径研究”课题组展开实践,在本次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举办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实践案例”征集活动中喜获一等奖。

本次案例评选,专家组从教学设计或实践规划及其实施情况、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程度、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成效、案例文本质量、案例推广价值共五个维度,对案例进行综合考量,最终评选出23个一等奖,33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以及7个优秀组织奖。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成果丰硕,喜获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1)

一等奖名单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2)

荣誉证书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3)

课题组评价意见:

笔者能认识到教育改革带来的师生负担加重问题;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并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后作业布置指导、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反馈等相结合,在达成育人目标的同时减少了学生负担;基于数据的教学反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极大地发挥了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功能;教师协同开展实践,形成推动教学改革合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所总结的经验对于其他学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4)

项目主持人风采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5)

史晓锋,男,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陕西省首批学科带头人。第五届新世纪杯优质课评赛全国一等奖,北京大学基础教育国培计划项目初中数学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课题研究及网络研修部级先进个人,北师大版教材修订组成员,陕西省初中数学史晓锋工作坊坊主,西安市首批名师 研修共同体主持人,西安市首批卓越教师。

案例简介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6)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7)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8)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9)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10)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11)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12)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13)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14)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15)

西安高新学校评价(西安高新第二学校)(16)

研究的缘起与后记:

现今学校更多的改革是在现有的教育教学内容上做加法,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做的是同一件事情,且在教学压力未减的情况下,不断拓展内容、丰富形式,不断挤压正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增加的教学负担转变成量大且难的作业,让作业练习成为教师心中促进教学提升的最佳手段,大量作业成为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让应付学习成为学生的常态,成为学生学习积极性减退的诱因。同时先进理念与教学实际的差距,让先进的理念无法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只有静下心来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研究学生的发展规律,直面教育问题,回归教育的本位,才能产生更多可能。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依托信息技术途径,从教育教学的隐形问题出发,借助智慧教育的优势引导教师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为学生反思、感悟探索出可行的路径,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从而让教育教学脱离题海战术,在减负的同时提升教学的质量,做好教育保底,也为更多先进的理念、思路腾挤出更多的时间空间,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让线上和线下两种教育互为补充,深度融合,把自主学习放到线上,把交互式学习放到线下,把困难小的学习放到居家,把困难大的学习放到返校的线下。这样既提高了学校效率也提升了学习效果。

伴随着本项工作的持续深入的开展,教育将迎来新一轮挑战和考验,也可以看作是一次发展的契机,真正实现从教的主导向学的主导变化,同时基于这一实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会得到更好地落实,学生的个性化将会被更好的被关注。

随着本模式的全面深入的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腾挪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育实践环境也发生很大改善,必将为先进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