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至,炙热的阳光照亮如诗如画的记忆,把热烈而又明媚的青春模样,充实而自由的美好年华,镌刻在校园的怀抱里。

未来至,从五湖四海而来的学子,在枝桠间流淌的蝉鸣中起航,带着对未来鲲鹏万里、鹰隼试翼,相约顶峰再见的殷殷期许,奔向天南地北。

盛夏至,已经走过120个夏的西北大学静静伫立在十三朝古都,目送学子从这里向未来出发,又等待着学子相聚于此,续写永不完结的至未来篇章——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

夏日至,致远方,愿此去前程似锦

夏天的风,裹挟着祝福,温柔地将离别的信息送往大学校园。时光流转,走过120载岁月的西北大学,扎根三秦大地,汇聚名师大家,以开放的胸襟和奋进的姿态,作育英才,以学报国。在无数个盛夏,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从西大出发,去往更宽广的领域探索、创造,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青春之花。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2)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世纪的那些夏天——

怀抱着“我为祖国找石油”热忱与理想的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专业学生,从有“中华石油英才之母”之称的西北大学奔赴祖国各地,在石油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20世纪80年代,全国15个石油勘探局中,一度有13个局的局长或总地质师出于西北大学。

活跃于不同领域,牛汉、雷抒雁、迟子建等怀揣文学理想的作家,在文学世界中用或朴素、或华丽的词藻描绘出西北大学“作家摇篮”的美誉;在经济理论发展的道路上,张曙光、刘世锦、魏杰等一批专家学者从西北大学出发,用前沿经济理论筑起“经济学家摇篮”的丰碑。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3)

120年办学历程中,包括29位两院院士、4位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7位国际科研机构院士等在内的诸多杰出校友从西北大学“复兴大道”出发,汇入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传承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和“为科研事业艰苦奋斗”的西大力量,在祖国富强、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挥洒汗水,贡献才能。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4)

跨越120个夏天,在一代又一代西大人的努力下,如今的西北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正书写着全新的故事篇章。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西北大学考古学、地质学成功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考古学成为陕西省属高校唯一新增建设学科。

在软科2021中国最好学科中,学校27个学科上榜。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0个学科上榜。

在2022年5月ESI排行榜中,学校地球科学、化学等10个学科稳居全球前1%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5)

西北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6)

2022年5月ESI排行榜:西北大学上榜学科情况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7)

以学科为支撑,西北大学专业建设也成果显著。

学校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相关专业占学校可申报专业总数近70%。

在软科2022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西北大学84个专业上榜,上榜专业占比达95.5%,其中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位居全国第2,获评A 23个专业获评A类专业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8)

西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9)

时间流逝,2022年的盛夏如约而至——

浸润在西北大学优良的育人环境之中,诞生于不同的时代、成长于不同的背景,却有着相同的志向和抱负的西大人在这条“复兴大道”上相聚,历史与现实自然地交汇在一起,延续着百廿西大、育人沃土的辉煌篇章。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0)

在西北大学璨若星河的人才星球中:

他是主持、参与六项科研项目,斩获十余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保送清华大学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赵晨宇

她是44门课满绩,连续三年专业、综合成绩排名双第一,保研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王小雨

她是参与十四运一线报道,发表十余篇文章,即将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深造的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周敏华

她是在SSCI期刊Land上累计发表四篇学术文章,直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城市与环境学院2018级本科生陈泽慧……

“TA”是在西北大学渡过数载求学时光,触摸梦想的每一位西大学子,也会是即将步入西北大学,续写全新奋斗故事的未来的“你”。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1)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依次为赵晨宇、王小雨、周敏华、陈泽慧

从五湖四海相聚西北大学,他们写下关于“未来星空”的无限畅想,换来了浩瀚无垠的广阔天地。从西北大学走向世界各地,2022届毕业生将带着镌刻有“你的名字”的专属蓝田玉印章,拓下永久的西大印记,然后跃入人海,做一朵奔涌向前的浪花,前往各自的远方。

盛夏至,拨穗正冠,礼成毕业,离别的故事如期上演,只愿西大学子此去前程似锦,再遇初心如故。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2)

未来至,致青春,愿来时皆是坦途

在这个夏天,离别与相遇同时上演。蝉鸣声声,骄阳刺眼,挥手告别生活三年的高中母校,青年学子笑容满面,带着肆意张扬的性格和野蛮生长的韧劲,与来自祖国各地的学子相遇在西北大学,奔赴下一场山海,延续着美好而又炙热的青春,执笔书写着未来新篇。

不同的夏日,相同的兴奋与期待,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已经在西北大学悄然展开——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3)

步入西北大学,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艺各类学科,为希望在不同领域中大展宏图的学子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完全学分制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模块和发展方向的机会,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需求,让学子化身“自由的读书人”;面向全校开放专业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或跨院系选修课程,则又为学有余力、希望在更宽广领域探索的莘莘学子提供了多面发展的平台。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4)

汇聚中科院院士、双聘院士等名师大家,西北大学一批优秀教师团队在窗明几净的智慧教室循循善诱,为学子讲授基础课程、开设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还有“侯外庐”“杨钟健”学术讲座、创新论坛、名家讲坛满足学子的求知欲。偶尔,诺奖得主也会惊喜现身西大作分享交流,让学子在聆听中感受治学之道,从优秀学者的身上汲取滋养、畅想未来。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5)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达·约纳特教授做客西北大学“诺奖论坛”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6)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大卫·温兰教授做客西北大学“诺奖论坛”

此外,西北大学还鼓励教师将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及时运用和固化到教学过程中。

中亚考古队揭示出的乌兹别克斯坦人群自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连续性、张志飞教授带领的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将苔藓动物门的地质历史前推至少5000万年的重大发现等诸多前沿科技成果,都有可能“现身”课堂之上,让西大学子能够近距离感受科研创新的神奇魅力。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7)

聆听,是开始;实践,则是深化。这个盛夏,未来的科研新星已然就位,准备在西北大学的实验室中大展拳脚,触摸科技创新梦想。

截止2021年9月,学校共建有22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中心,覆盖全校18个院系的343个本科教学实验室,为本科学子提供了施展本领的平台和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

浸润在浓厚科研氛围之中,在教师的带领下,西大学子自由探索着科学的真理,将思考凝结在实验记录中,绘制出科研创新的梦想蓝图。近年来,西北大学本科学子屡屡发表优秀学术论文,展现出了后备科研力量的强劲实力。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8)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19)

2022年5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接连发表学术论文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坐落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十强城市之一的西安,西北大学也充满了“国际范”。截止2022年4月,西北大学已与美、英、法、德、日等近30个国家及地区的1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学子搭建了国际化培养平台。

有志于出国求学,又恰好满足条件的学生,还可借助国家留学基金委平台,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中外合作奖学金项目、国际组织实习项目等渠道,申请国家公派赴国外知名大学机构或国际组织进行学习交流或实习。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20)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21)

精彩的大学生活并非只有学习与科研,从六百年城墙守望者的太白校区,漫步到拥有樱花教室的长安校区,逛至风光无限的桃园校区,生活的烟火气在西北大学随处可见:

全国高校中可容纳观众数量最多、地上面积最大的万人体育馆中,在设施完善的“彩虹”综合训练馆中,在热血澎湃的田径运动会上,西大学子身姿矫健,意气风发,用汗水与笑容、用挑战和超越,交织出青春无限可能。

玉兰苑、紫荆苑等各大食堂中的极致美食盛宴,端午的绿豆糕,中秋的冰皮月饼等“惊喜投喂”,触动味蕾,让西大学子在美食中见人间烟火,品世间百味;完善的奖助学金制度,暖心、贴心的服务,让学子在求学路上没有后顾之忧……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22)

西北大学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剪影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23)

西大百廿校庆限定版绿豆糕

跨越120个盛夏,西北大学在告别与相遇中不断孕育英才,为一代代学子插上梦的翅膀,助他们鲲鹏万里,扶摇直上。

2022盛夏至,2022届学子告别西北大学,启程向未来,奔赴祖国各行各业建功立业,筑梦青春。“夏”一站,西北大学,2022级学子即将迈入西大,在追求卓越中创造人生价值,成就未来

玉兰花开之际,欢迎各位优秀学子乘坐梦想之舟,以长风破浪、势如破竹的姿态,在西北大学续写百年名校的青春故事!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24)

西北大学秋景(盛夏已至未来已来)(25)

欢迎关注“西北大学招生办”头条号!

本文素材来源:西北大学官网、西北大学官微、西北大学信息公开网、西北大学食品与工程学院官网、人民日报、人民资讯、软科、最佳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