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上海关键词(见证更绿更美的上海)(1)

鸟瞰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 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推开窗子、走出家门,市民总能收获“小欢喜”。眼前的郁郁葱葱、到处的鸟语花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公园中的城市。

如何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资源?上海一直动足脑筋、想尽办法在尝试。市绿化市容局昨天介绍了10年来上海在绿化林业、景观照明等方面取得的成就。10年间,上海新造林约37万亩,森林覆盖率增至19.42%;截至2021年底,全市绿地面积17.12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8.8平方米。数字见证更绿更美的上海。

绿 绿道总长1306公里

10年来,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其中,外环生态专项基本建成近5000公顷规模的环城绿带;黄浦江45公里岸线贯通工程全面完成;虹桥商务区“绿谷”、迪士尼核心区等一批高品质绿地项目先后建成;徐汇中环绿廊、宝山南大、吴泾化工区等一批环境综合整治区域绿地建设项目成效显著;桃浦中央公园、三林、张家浜、东沟、康家村等一批楔形绿地全面进入建设阶段,取得较大进展;7座郊野公园建成并开园运营,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建成对外开放。

“十三五”期间,17廊(片)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初见成效,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的千亩甚至万亩大型森林已展现在市郊大地。自2012年启动开放式休闲林地建设试点以来,8个千亩开放休闲林地相继建成,小微开放休闲林地、城市公园多点开花,将原本“看得见走不进”的密林改造成“可穿行的城市绿洲”,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开放共享、多彩可及”的生态空间。

“十三五”以来,每年以200公里增长的绿道,让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不仅看得见,更能走得进。截至2021年底,绿道总长达1306公里,已建成黄浦江滨江绿道、苏州河绿道和外环绿道等。

从2011年始,上海开始林荫道建设,目前创建命名林荫道317条,多条林荫道串联,连线成片,形成15个林荫片区。围绕“一路一景”,从2017年启动绿化特色道路创建,截至2021年底,已创建命名绿化特色道路61条。

园 公园数量10年增3.5倍

10年来,一大批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具备城市公园条件的公园绿地不断纳入城市公园名录,公园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上海公园数量增加到532座,是2011年153座的3.5倍。其中,城市公园399座、口袋公园103座、乡村公园29座、主题公园1座。

伴随着上海公园加快提质升级的步伐,86座公园完成改造。延长开放比例达到城市公园总数的90%以上,60%左右的公园更实现全年全天延长开放。积极有序推进有条件的公园实现免费开放,桂林公园、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世纪公园、上海植物园、曲水园先后实现免费开放,收费公园减少至12座。

从2016年开始,绿化部门按照“小”“多”“匀”的布局特色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截至2021年底,新建、提升改造310座口袋公园,总面积约111.5万平方米。

彩 景观照明“量质”齐升

过去10年,上海景观照明快速发展,“量质”齐升,形成了别具魅力的申城夜景,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城市名片”。

黄浦江核心段“流光溢彩”,完成了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之间45公里岸线、近1000栋建筑、25个码头、4座跨江大桥景观照明的新建、改建,实现黄浦江核心段景观照明整体效果全面提升,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光影秀品牌。

苏州河两岸“温馨雅致”,围绕“堤岸、滨水步道、滨水绿化、建筑、桥梁”五大体系,结合宾馆饭店、商务楼宇、历史建筑、风貌街区、革命遗址以及住宅小区特点,完成42公里岸线、28座桥梁、300余幢楼宇的景观照明建设及提升改造,为市民游客创造夜间休闲好去处。

重要节点亮点纷呈,今年小陆家嘴地区部分楼宇及岸线、东方明珠电视塔、苏州河华政段楼宇、延安路高架长宁段楼宇等完成景观照明提升改造,贡献了一批新的网红打卡点。

截至2021年底,上海“美丽街区”总数达452个,总面积约338平方公里,覆盖率约27.3%。苏州河“生活秀带”20.2平方公里公共空间市容环境品质得到提升,共完成425项计划项目及97项增项任务,虹口最美河畔会客厅、黄浦“苏河之门”、静安总商会绿地、长宁“一带十点”、普陀岸线公园、嘉定南四块码头等景观节点已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新地标。

作者:史博臻

编辑:范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