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名臣众多,犹如满天星斗,载入正史者不计其数,若问古之刚正不阿,廉洁公正之名臣,列位脑海 之中第一印象便会浮现此位宋朝官员,其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不附权贵,判案如神,铁面无私等,深 得百姓之爱戴。那么此人是谁呢?且听笔者悔昔继续道来:

没错,此人非是别人,乃宋朝名臣包拯,字文正,其不管在正史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之中,包公的形象统 一:清正廉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民做主,深得百姓传唱与赞赏,因而,在民间影响力极重,后 世更是把包公奉若神明崇拜及宣扬,包公渐渐地在民间传说或文学作品之中被神化,成为了神一般的人 物,艺术加工成其乃奎星转世,且被渲染成具有日审阳夜审阴等神奇之说法。

包公断案小故事女子堂上选夫(女子窗台垂布吊情郎)(1)

包青天影视形象剧照(图)

关于包公的古典小说等文学作品很多,诸如《三侠五义》、《合同文字记》、《包公传(百家公案)》 等等,而《包公传(百家公案)》这本典籍,笔者悔昔认为乃神化包拯故事且神化次数最多的古典典籍 ,该书籍详细描述了包公一百多个神奇的断案故事,或有神或有怪或是涉及天庭或涉及地府等断案故事 ,当然这百个故事真身也并非全是包公,只是作者将历朝历代的种种公案都加到包拯身上,已达神化包公,引人入胜喜爱此书。

​在该书中有一个故事很特别,为什么说特别呢?因为其他大部分故事都涉及到鬼怪之说,而此故事却没有,而是展现包公断案的机智、断案如神的特点。那么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且笔者悔昔将来:

有这么个公案十分的有意思,话说有一秀才名唤许献忠,时常路过一户沿街屠户人家,这屠户有个女儿名唤萧淑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常在楼上刺绣,每每许献忠经过之时,皆会四眼对望,时间长久了,两人倒也是熟了起来,最终发展成了恋人,为了能够与情人相会,又不被人发觉,这萧淑玉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窗户口系一条白布,然而让秀才凭借白布爬上去,且看她原话如此说道:“倚梯在楼,恐夜间有人经过看见你。我今备一圆木在楼枋上,将白布一匹,半挂圆木,半垂楼下。你夜间只将手紧抱白布,我在楼上吊扯上来,岂不甚便。”这许献忠一听高兴的不得了,于是夜夜来相会。

包公断案小故事女子堂上选夫(女子窗台垂布吊情郎)(2)

女子影视形象剧照(图)

所谓纸包不住火,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时间一长,两人约会的事情被邻里都知道了,只有女子的父亲萧屠户不知。有一天晚上,秀才的朋友请其喝酒,忘了当晚与萧淑玉有约会,而萧淑玉却不知情,照旧将白布放于楼下。

这个地方夜晚新换了一个和尚打更,路经屠户楼下时,见有白布悬挂着,他就想把这白布给偷了,于是扯了扯白布,那楼上的萧淑玉以为情郎来了就开始往上扯白布,和尚被莫名的扯了起来,他明白肯定是偷汉姑娘的作为,于是顺势爬了上去。等到和尚到了房里,萧淑玉一见不是自己的情郎,吓得大叫,那和尚害怕无奈之下杀了萧淑玉,然后拿了钱财从窗户逃走了。

翌日,屠户发现女儿被杀,邻里知晓后,才将其女儿与许献忠偷情半年之事说给屠户听,并说这绝对是秀才干的。于是屠户一纸诉状将秀才告上了开封府包拯处,包公接下此案,让人将秀才带去问话,在询问与思考一番后,包公论断秀才非是杀人越货之人,必有隐情,通过打听,包公知晓夜晚常有一和尚打更,于是设下了一个局。

包公断案小故事女子堂上选夫(女子窗台垂布吊情郎)(3)

秀才、女子影视形象剧照(图)

那一日夜晚,和尚依旧打更,夜深人静,突然,和尚出现一皮肤女子,并且对和尚说:“换我命来,你要来奸我,我不从罢了,我阳数未终,你无杀我的道理。无故杀我,又抢我钗珥,我已告过阎王,命二鬼吏伴我来取命,你反念阿弥陀佛讲和;今宜讨财帛与我并打发鬼伎,方与私休,不然再奏天曹,定来取命。念诸佛难保你命。”

和尚吓得战战兢兢地说:“我一时欲火要奸你,见你不从又要喊叫,恐人来捉我,故一时误杀你。今钗珥戒子尚在,明日买财帛并念经卷超度你,千万勿奏天曹。”说完,和尚面前走来了两位公差,和尚还以为是鬼差,问“是鬼差吗?”那知道公差说:“非也,包大人也见你也!”和尚这才明白,这原来是个局,那女鬼其实是包公找人假扮的。如此,案件由此告破,包公如此巧妙断案如神还了许献忠的清白。

其实《百家公案》里的故事,大部分读起来还是非常有意思,且非常引人入胜与深思的,虽然大部分有鬼怪之说,但是我们都知道,许多古代作者常常借物寓意来表达对现实的看法,如此,从中便可窥伺出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来!(文:潘悔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