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不贤而内省焉)(1)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焉!孔子说,见到贤能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要向内反省自己的不足。

孔子作为华夏民族的至圣先师,在道德修养以及待人接物方面都有着伟大的成就。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仁义治国”的为政理念,提倡通过个人的“修身立德”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尽管命运多舛,孔子却从来不为自己的贫苦生活而有丝毫埋怨,他常常以:“不怨天,不尤人,上学而下达,知我者其天乎?”自喻。

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焉!”此语出自《论语•里仁》,表达了君子当不断修养自己的道德,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反省,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孔子说:“君子见到贤能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者要向内反省自己的过失与不足。”

见贤思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不贤而内省焉)(2)

在此处,孔子前半句说“见贤思齐”,这比较容易理解。而后半句中的“见不贤而内省焉!”,是指:见到不贤能的人要从自己的内在反省自己的过失与不足;之所以能够看到不贤的存在,是因为自身道德有缺失所致。这便如:当我们不知道手机扫码付款的时候会以为路边的小食店是免费的;实际上,那是自己认识的缺陷而已。

见贤思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见不贤而内省焉)(3)

孔子作为华夏民族的至圣先师,由其本人以及弟子所创建的儒家学说,为后世的社会治理以及文明进步都提供了丰沃的思想基础。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语诚不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