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1篇(论语关键字第二十一讲)(1)

《论语关键字》第二十一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关键字:思齐

解读:

孔子说:“看见有能力的人,就要想着如何向人家看齐,见到没有能力的人,就要自我反省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一项优秀的学习能力和高情商的表现。

过去网络上有个流行语,叫“羡慕嫉妒恨”,指一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心中就会生出羡慕、嫉妒、怨恨等负面情绪,酸溜溜地不是个滋味。

这本来是一句调侃的话,但其中却流露出当下社会的一些浮躁不安的风气。社会竞争压力大,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一看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有钱,比自己幸福,自然心中会生出落差感,

见贤思齐,就是要主动地向一切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占据一定位置的人,都必然有一两项过人之处。哪怕是你平时所讨厌的某个上司或同事。

老子《道德经》上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意思就是说,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也是善人的老师。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珍惜得到的经验教训,这样的人虽然看上去很聪明,实际是天底下最糊涂的人。

见贤思齐,是孔子自身学识不断提高的秘诀,也是老子大智大慧的关键。只有学习才能提高,嫉妒羡慕恨不能让人提高,也不能让人成熟,更不能让人成功。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改造自我的过程,不断地去吸收好的知识和技能,把自身那些不好的、不成熟的东西剔除出去,最终达到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目的。

热爱学习的人,不在意其学习的对象是什么身份。黄帝曾向小童问路,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咱们的考古工作者,就向盗墓贼学习过“洛阳铲”的用法。只要对方有一技之长,就足以担当自己的老师。

见不贤而内自省,这一点其实做起来更加有难度。因为很多人看到不如自己的人,第一反应就是鄙视和庆幸,心想“幸好那不是我”。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是不会得到提高和改变的。

你应该想的是,“万一那是我怎么办?”

一个人懂得自省,哪怕有了自省的想法,都表示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

论语21篇(论语关键字第二十一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