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难解之谜

那就是

为什么天气预报里

气温有时低于实际温度?

天气预报最后几句话(什么气温预报常常)(1)

明明说30℃

但感觉环境温度都超过40℃了

……

是我们的感觉不对

还是气象台报错了?

其实……

我们没有错,气象台也没有错

因为气象台预报的“气温”与人的体感温度是一个不同的概念。

小编研究了一下

发现这里气象知识还真不少

气温预报是怎么来的?

气象台预测的气温是大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是标准气温。它是在百叶箱里测到的。

大家看看下面就是这个白箱子

天气预报最后几句话(什么气温预报常常)(2)

百叶箱:英文名称:screen;instrument shelter百叶箱是安置测定温度、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

结构

百叶箱通常由木质和玻璃钢两种材料制成,箱壁两排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呈“人”字形,箱底为中间一块稍高的三块平板,箱顶为两层平板,上层稍向后倾斜。

作用

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天气预报最后几句话(什么气温预报常常)(3)

百叶箱是安放在防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通风自然的草坪上,温度表放置在百叶箱里,温度的数据是在距地面1.5米上测出的。

这是全球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标准。它代表着自然状态下,不受干扰的标准空气温度。

体感温度和气温的差距

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只代表空气的冷暖程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人体对环境的冷暖感受,而影响体感温度的环境因素很多,比如地表面性质不同,周围的温度也不同。

天气预报最后几句话(什么气温预报常常)(4)

炎热的夏季,当空气温度在37~38℃时,地表温度一般可达60~70℃。如果此时站在水泥地、柏油路上,人就有超过40℃的感觉。

这是因为地表温度高、传热快,再加上太阳直接辐射、城市“热岛效应”等影响,都会使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而如果站在草坪上,人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此外,老年人由于血管渐渐老化,扩张性能变差,抗高温的能力降低,其“体感温度”一般比年轻人高。

资料来源 |中国天气网 气象知识气象e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