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体蟾仙诗文中的神仙心迹:大道无情,大爱永恒

道家日常修诵的经典功课清静经,一开头就以太上老君名义,以这个道教体系里拥有无上权威的天尊的名义,明白果断,简截直陈:”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名无形倒也不怕,但是顶顶重要的,你得记住,大道是无情的,没有私庇什么,偏爱什么,拣择什么,没有私底下体己你我的私恤感情,它一体浑然,公道恒平,冷静理性地运行日月乾坤,万物品类各依定数,生老病死,轮回兴替,一任真常自己轮回。修道就要向道而行,无限接近,直至融入,修道士首先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把俗常红尘中多愁善感的七情六欲,收拾放下,虚空粉碎,淡化澄沉。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1)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世间万物兴替流转

最方便的门径,一个俗通人皆的“情”字,足可追体神仙心迹,感受永恒大爱

可见,欲修大道先“无情”!问世间,情为何物?情,可以是心情,感情,表情,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交情,可以是同情,共情,滥情,可以是矫情,虚情,实情,盛情,薄情……究竟到底,情为何物?只可意会,不可言尽传!其实,情,乃心念行迹也!

好在,人皆有情!所以,以情解法,倒也方便理解,籍此,我们的俗眼尘心,正好就便去看神仙修道的门径和火候:修道的人大都先从“情”字入手,火候久了,虽然还没有飞升成仙,但凡有了一些进境成就的,看上去都有几分仙风道骨,冲和淡泊,清静祥和,很少再见到动不动就流露出浓烈的俗情热忱了,那些还没有化干净的,就算内心深处情愫暗生洪波涌起了,也得憋着忍着。过去形容那些涵养修为深的,城府套路深的,有个好词,叫作“太上忘情”,可见诸多要害,也总在这个“情”字,因为大道无“情”,所以似乎练到“无情”了,好像就上道了!

这是俗解,那么这里就有问题了,白玉蟾这样得了仙果的,位列神霄天界的“玩形人”(白玉蟾语义),他作为肉身凡胎人的“情”去哪里了呢?果真无情了吗?究其实,尘心俗解不足以窥,真正的答案是:一入大道,便了俗情,道风无涯,大爱永恒!可无俗情,但有真爱!细读体悟白玉蟾的诗文,字里行间流露的皆是大爱真心,行迹言语了无俗情,心迹依稀可寻,追体一下,可以慰藉片刻当下尘世跌宕的浮躁而寂寞的世道人心!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2)

追体仙迹,慰籍片刻当下浮躁而寂寞的世道人心

敢问今生有分可仙乎?人人皆可,况于汝乎!

白玉蟾在艰苦扑鲁,萍漂浪迹的修道生涯里,遇到了陈楠(泥丸),陈楠觉得老白虽然邋遢疯癫,却是尘世中难逢难遇难得的道胚仙材,要带他一路云游回罗浮山修炼仙道。老白不免惶恐,稽首再拜而问道:“玉蟾事师未久,自揣福薄缘浅,敢问今生有分可仙乎?”陈泥丸云:“人人皆可,况于汝乎?”泥丸一语可见,大道本来就是博爱真心,不作彼此分别。

陈泥丸说:过来,我告诉你:修仙有三个等级,炼丹有三品成就。一等是天仙之道,能变化飞升,上士可以学。以身为铅,以心为汞,以定为水,以慧为火,在片饷之间,可以凝结,十月成胎,此乃上品炼丹之法,本无卦爻,亦无斤两,这个法子很简易,所以用心传授。第二等是人仙之道。能出入隐显,中士可以学之,以气为铅,以神为汞,以午为火,以子为水,在百日之间,可以混合,三年可以成就个大模样,这是中品的炼丹法,虽有卦爻,却无斤两,其法要妙,用口传授。第三等是地仙之道,能留形住世,庶士可以学之。以精为铅,以血为汞,以肾为水,以心为火,在一年之间,可以融结,九年成功,这是下品的炼丹法门,既有卦爻,又有斤两,其法繁难,用文字传之。这三个品等的炼丹法和药材都不一样:上品丹法,以精神魂魄意为药材,以行住处卧为火候,以清静自然为运用;中品丹法,以心肝脾肺肾为药材,以年月日时为火候,以抱元守一为运用;下品丹法,以精血髓气液为药材,以闭咽搐摩为火候,以存思升降为运用。(更多可参见其修仙辨惑论) 稍微品咂,就豁然开朗,这三仙三品大概其的主旨大义了,照这个路子去炼心炼气炼性情,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的坚持下来,只要有点成就,哪怕是成了最末的地上神仙,炼成了最下品的“金丹”,任凭白云苍狗兴替,光阴富贵流转,昨日之我的肉身俗窍混沌心中的这段“情”,定然是消磨淡化澄净了,转化了!往哪个方向转化?在道化情,转用以爱!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3)

情归何处?在道化情,转用以爱,乌飞兔走,伦常罔替

泥丸专门打招呼式的强调,不要以为你认识字,对着书死炼是没有用的,你按图索骥,空自傲慢,就算认得字,拼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成事!他警告说:“大抵妙处不在乎按图索骥也,若泥象执文之士,空自傲慢,至老无成矣”。

修道生涯,也是出离红尘的苦乐年华。热爱的,不能长葆,终将远离;牵挂的,不能执着,终将放手。不因为爱,而可以亲近,也不可以因为憎,而可以逃避。最终,满腔热爱的,减淡了!刻骨憎恨的,消蚀了!一轮明月,一缕清风,转朱阁,低绮户,兜兜转转,最终清风明月一相遇,不须辨别,终究还是自家人!

最方便的门径:像个凡人那样活着,混俗和光,不欲自异,大爱永传!

白玉蟾的弟子彭耜曾经虔诚的请教白玉蟾有关肉身俗情类似问题,白玉蟾怎么回答的?可以看看静余玄问篇:

修道士除了自涕唾精津气血液之外,还有真实的肉身不?必去此而就彼,凡人的肉身是有滴!除了自喜怒哀乐爱恶欲之外,有真性不?必是此而非彼,你看看,凡俗的性情是有滴!冥然无所念,宴然无所思,终日食而不味,终日衣而不丝。如果我把心思就放这些外物上,那么一样的忧虑饥寒饱暖,一样的在乎生死苦乐,仅仅这样,显然是很低等的!这不是觉悟后的、知道了“道”的境界的高级见识!你应该继续往上提升,如果能心明体悟地知道了“道”,那么张道陵、许逊、葛洪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大神,虽然有老婆孩子,但也是神仙!在日常饮食吃肉喝酒,也是神仙!他们的行迹很接近和平常人一样,但是,“其心异于人”。什么情况?就是皮囊外壳看上去跟常人一样,内瓤心灵不一样!呵呵!就拿我老白来说,我之所以“混俗和光者,不欲自异耳!鱼欲自异于鱼,舍水跃岸则死;虎欲自异于虎,舍山入市则擒”,这段话几近白话,很好了理解,他不愿意和平凡人世造成隔阂,让自己和人类区别开来,为什么呢?为了混吃混喝吗?不是!因为我爱!心灵受道之大爱驱动,让我爱人类,让我爱人间世界林总万类!因为他们都是“道”这个万物之母生出来的,我在修道悟道的路上,每日精勤不辍向道而行,终于攀登进了合道大境,沐浴爱河。这爱是慈母的爱,是大爱!只管去呵护体恤帮助,只有付出,没有分别!我们的生死都有定数,身份贵贱自有天定!世俗中的人们啊,为什么不能乐天知命,恶死好生,恶贱好贵,这一切都是徒劳!这个肉身俗形,不是我可以占有永保的!肉身俗形的浓情会湮灭减淡,而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真爱却是可以永恒传递的!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4)

肉身俗形浓情会湮灭减淡,大爱却可以永恒传递

最切实的示现:回向真常,苦乐转换,自家黄金满地有谁知?

 白玉蟾90岁以后,写一组十首的水调歌头自述,读起来襟怀里云淡风轻,其实是经历了风雨雷电后的澄净虚空,如果天边还有一丝半缕的情愫烟霞,那也是指引红尘升腾的信物,寻觅神仙心迹,攀登炼化此生此境,做个情怀澄净虚空,葆有真实大爱的人!觉悟了的蟾仙不无自得的吟到,“家里满地黄金有谁知”,这黄金其实就是修炼结晶的真心大爱!  一开篇,他就敞开赤子真心面对芸芸众生,大话直白劝唤世人:“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石头里缘何怀玉,为什么明净的珍珠藏在蚌壳的腹中?大道借此借此显示修炼的天机。更何况更加灵妙的妙中之妙,不容易说明白给你知晓啊!告诉你,这就是黄金矿的开采秘密!  他以身心实行给世人示现,求法实修过程中的苦乐辩证转换!修道游仙路上,衣食不继,邋遢艰难,辛苦不辛苦?在红尘中会不会遭受奚落责备和冷眼?会的,一切皆有可能,看你怎么待持!他说:吃了几多辛苦,学得这些法门路子。蓬头赤脚,街头巷尾游荡无为。雨天没有蓑衣遮蔽,烈日下没有斗笠挡晒,多少风烟雨雪,有时就像是活在阿鼻地狱一样煎熬!仿佛是一具骷髅骨,忍尽了千万饥渴!头不梳,面不洗,且愍痴自家屋裹,黄金满地有谁知。这里一声惭愧, 那里一声奚落调数,我都是满面笑嘻嘻,不会嗔怪动恼气:他已经调服了自己浊世中的刚强嗔慢……  说到此,你若问修炼艰苦吗?苦!谁能知道?求法艰难吗?难!难上加难!他既感慨又庆幸:寻师访道,不知行过了几重天下河山。饮尽了几度风雨饥寒,在无人怜问之际,遇到了陈泥丸,幸会了这一段奇好因缘,自此按照泥丸传授的口诀修炼。在街头巷尾,虽然沉默无言,但是心里无限喜欢!现在的白叟蟾仙,已经得法成丹,“虽是蓬头垢面,今已九旬来地,尚且是童颜。未下飞升诏,且受这清闲”。至此,前番所受的种种苦,种种累,种种辱没轻贱,都是沐浴淘洗灵魂真性过程中的尘埃,经历世间这一切,都值得了!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5)

种种辱没轻贱,都是沐浴淘洗灵魂真性的尘埃,经历世间这一切,值得了!

  爱助同道,未来不迎,过往不追,一任缘起缘灭,是最好的协同参契。在修炼生涯中,遇到云游天下的过客,也有气味偶然相投的修道士,那就同参协修。短暂时光,偶然的相聚,有时候,像云,飘散了,像水,远流了。往来闽浙山水,忘情优游。人世间的是和非,名与利,一时都抛开断除,不再贪求。自己内心深处觉醒了然了,随任是南来北往的,不需问他是大张还是小李,有缘遇到了,就款待挽留,且吃随缘饭,莫作俗人那样悲欢离合的闲愁。  读这些文字,一定用心去感受:蟾仙深深的爱着这烟火尘世,他希望唤醒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平凡的有限生涯中觉悟圆满!人生如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应当惜时精进!修炼生涯,苦求不得其法,自然郁闷煎熬,遇到了名师指点传授,就应该昼夜精进。最可惜的是,那些遇到了名师指点传授,却不专注精勤,蹉跎晃荡过了,最终还是精衰气竭,碌碌无所作为,度过了平庸的一生。他说,最可叹息的是,天下那么多的人,都知道这个修炼法门,却不能坚持笃地身心去实修践行!只是口头上说的头头是道,看看炼丹的经书,其实内心实修笃行的定力却几乎没有,做不到始终如一的坚持!他也不无惋惜捉急,仿佛看到:收接这些碌碌无为,没有觉悟自性的无量众生的地狱大门,已经打开了,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正捉急忙慌的办理手续,踏往前投的路程。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6)

人生如白驹过隙,春秋倏忽,应该惜时精进

最坦诚的劝慰:得人身,休蹉过,急须修,不惑痴,不狡诈,不风颠

  他仿佛兀自站在云端,看着滚滚烟尘中的匆匆过客,不免丝许婉叹:堪笑尘中客,都总是迷流。冤家缠缚,算来不是你风流。不解去寻活路,只是檐柳负锁,不肯放教休。三万六千日,受尽百年忧。乌飞兔走,剎那又是死临头。只这眼前快活,难免无常两字,何似出尘囚。炼就金丹去,万劫自逍遥。这首近似白话,婉叹之余,竭诚劝进世人!  白玉蟾直截了当,有宝尽示,不对世人故弄玄虚,直接横断大江,现出最见功效的修行功法,他说有一个最好的修行方法,不用问师传授。你只需要教君饥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没必要移精运气,也不用行功打坐,但是就是得做到这样一点,那就是要澄净心田。每天保持无思无虑,那就便是活神仙了!不惑痴,不狡诈,不风颠。随缘饮啄,算来命也付天然。万事不由计较,凡再任天然。一切依顺大道,因自然便而然。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7)

受尽百年忧,乌飞兔走,又是死临头

最长情的告白,此外复何求,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

 他以修炼功成的觉悟逍遥引导众生向道前行: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水流云散,于今几度寥花秋。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8)

我也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

  他直白揭示:真正有心去修道觉悟自性的人,不用寻神水,也莫问华池。黄芽白雪,算来都是假名字。坤牛乾马,便是离龙坎虎,不必更猜疑。药物无斤两,火候不须时。偃月炉,朱砂鼎,都不是真的器物。真铅真汞,也不须。自己的金公姥女,渐渐打成一块,胎息象婴儿。按照张张平叔的法子,不要犹疑,潜心炼化。  他以自身体会直接告诉世人,要登堂入室进入那奇妙的神仙境界,修炼的功夫就是体定一个“闲”字,工夫譬似闲。这个闲是很高的修炼境界,到了这个境界,一阳初动,玉炉起火,修炼还丹。制服捉住天魂地魄、龙腾虎跃的这些飞动升腾翻滚的意象心念,调适气息运行,忘言守中,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圆。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能破除周匝身处的饥寒煎熬痛苦,那天上神仙境界,其实就是此刻的凡人世间!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9)

一个“闲”字功夫,忘言守中无思,是很深很高的修炼境界

最可宝贵的心传之密,神霄雷法五宝,还是人品宝贵

在白玉蟾的神霄雷法的五宝里,有个五宝说,他告诉弟子彭耜说,他的师傅陈泥丸有五宝:一曰智,二曰信,三曰仁,四曰勇,五曰严。接着他详阐发解释这五个宝的内涵,智:临事多变,使人莫测,谓之智。信:专心致志,守一如常,谓之信。仁:济人利物,每事宽恕,谓之仁。勇:处事果决,秉心刚烈,谓之勇。严:谨勿笑语,重厚自持,谓之严。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10)

我有五宝,人世间第一等珍宝,汝可佩之

他进一步阐发了东西南北中五雷与这五宝的关系:东方蛮雷,仁者也,能为风雨,长养万物。南方蛮雷,勇者也,申明号令,赏善罚恶。西方蛮雷,严者也,肃杀元气,霹雳群动。北方蛮雷,智者也,伏藏坎位,遇时而起。中央蛮雷,信者也,四时蜚伏,令不妄发。 他告诉彭耜:你现在要施行行五雷之法,就必须得此五宝,才可以奏效。我是从先师陈泥丸那可得此很久了,现在以告传告给你。此乃心传之秘,大抵是“真中有神、诚外无法”,子可佩而行之。(更多可参见其五宝说)

雷,是自然界威力巨大的力量,震慑天地乾坤,惊镇山川万物。彭耜是白玉蟾最喜爱的弟子,他在诗文里时常视爱徒若儿子。爱一个人,就希望他帮助他成长修炼,也拥有这样的力量,那就把最高秘密的修炼法门告诉他,这个法门就是道德高洁智慧圆融品格完整的人生修炼!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11)

雷,震慑天地乾坤,惊镇山川万物

大道博爱,是慈母的无私大爱!爱它,就帮助他成长!爱它,就给他示现人生最可宝贵的秘密!就让他获得宇宙间最威毅的力量!

白玉蟾的三教合一观(白玉蟾诗文浅品之5)(12)

真的爱他,帮助他盛开,帮助他成长!帮助他获得宇宙最威毅的力量!

,